
新能源车主要焦虑什么问题?
对新能源车车主而言,没电最焦虑,新能源汽车如何解决长途“里程焦虑”?现在其实很多人觉得续驶里程不够,即“里程焦虑”,是什么原因呢?大多是充电不方便,所以,需要把充电变得更方便,通过增加充电设备来解决“里程焦虑”。现在中国大概有100多万个充电桩或者充电站,私人的大概60万个,公共的大概40多万个。最好方式是什么?就是只要买一个电动汽车,就有相应的充电方式,平时最好在家里或者单位慢充。如果要跑长途应急的时候,可以快充,不一定要充满。不用按照电池的电量来看,而是强调充100分钟能跑100公里还是200公里,这样一来,如果能够构成一个体系,“里程焦虑”就不复存在了。电动汽车需要有合理的续驶里程,比如那种特别小的车,续驶里程150公里 、200公里就很好,在这方面,要有一个合理的里程范围,并不是越长越好。但是现在国内主机厂大多数车型续航里程还停留在300到400公里,这样的话就有点小欠缺!厂家为了增加续航里程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第一招就是“大力出奇迹”,直接扩大电池容量,增加续航里程。提升续航里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塞一个大容量的电池。它可以体积更大,也可以能量密度更高。第二是电动机的选择。在电动机的选择上,工程师们基本分为两种流派:“价高电多力大砖飞”和“续航成本限制马力”。对于依赖补贴又受售价限制的自主新能源车来说,更偏向于选择功率更小也更经济的动力方案来尽量延长续航里程。第三轻量化车身。胖子是没有未来的!整备质量越大,续航也会相应越短,就好像肥胖体质跑得更慢且更费力一样。为了给行驶里程“续命”,电动车的轻量化设计必不可少。特斯拉、蔚来以及捷豹都在自家的电动车上采用了铝车身技术,最大程度强化续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