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讲_文言文中考

 我来答
进击的宋苗同学
2023-03-15 · TA获得超过28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1.2万
展开全部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方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要首先应该快速浏览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阅读文段,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它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要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1、文言实词的理解

(1)、通假字:用读音相同或形体相近而意义上没有关联的字来代替本字。

如: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古今异义

如: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一词多义:

为 ①为人五,为窗八 ②

(4)、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如:①我将东徙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作动词如: 有一老父衣褐

B、动词作名词如: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惧有伏焉

作使动用法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C、形容词作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

作动词如:①峨大冠,拖长绅者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

作意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

2、文言虚词的理解



作代词(代人、事、物或作指示代词)

如:①以我酌油知之 ②不能损魁父之丘

作动词,译为“到、往” 如:①子将安之 ②吾欲之南海

作助词

名词前,助词“的”。如:①是非君子之道

动、形前,助词无义。如:①虽我之死②悍吏之来我乡

语气助词,无义。如:①久之,蛇竟死②公将鼓之

放在动宾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如:①何陋之有②牡丹之爱



表并列 如:①黑质而白章 表承接 如:①学而时习之

表转折 如: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人不知而不愠

表修饰 如:①夹道而伏 ②弃甲曳兵而走



作人称代词 如:帝感其诚

作指示代词,译为“这、这些”“那、那些”“其中、其中的”

如:①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视其书

作句中语气助词,表感叹,反问语气如: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②其如土石何? 以

作介词,译为“把、让、用、凭、因为、按照、根据”等如:①可以为师矣②不以物喜 作连词 ①表修饰关系 如:①虏太子申以归

②表目的,译为“来”“用来” 如: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以光先帝遗德

③表结果,译为“以致” 如:①以塞忠谏之路 ②以伤先帝之明

作动词 如:①以五十步笑百步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作动词 如:吴广为上将

作判断动词“是” 如:①俱为一体 ②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作介词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作名词 如:①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

二、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翻译句子(填补法、扩充法、调整法)

步骤:①抓关键词 ②弄清句式 ③表达完整

三、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理解文意 步骤:①读懂全文 ②找中心句或关键句

附:一、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如:①( )便舍船 ②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③问( )所从来 ④以( )告富者

二、判断句 如:①环滁皆山也。 ②心之官则思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三、倒装句

A、状语后置 如:①杀人以梃与刃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主谓倒装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

C、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①何苦而不平? ②子将安之?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如:①吾子未之思也。 ②彼不我恩也。③时不我待也。

凭借“是”“之”将宾语提前

如:①惟命是从 ②今子是之不察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

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

“渐入佳境。”

①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

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②③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

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



【答案】 9.(4分)(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A

11.(4分)(1)(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2分)画绝 痴绝(每点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从:( )

(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答案】(1).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

(2).结束(完了,停止)(1分) 跟随(1分)

(3).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4).疑(1分) 信(1分)

(5).(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1分)(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1分)(3)自身的努力(1分)

鹦鹉噪虎

①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

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

②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

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 ) (2)故噪而去之(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 。(3分)

周敦颐

①②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

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

③④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

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 ②主簿:官名。 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有狱久不决 狱( ) (2)囚得免 得(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14.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3分)

15.联系全文,对“王逵最终所明白的道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周敦颐善于断案,才智在自己之上。

B. 周敦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自己拗不过他。

C. 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根据实情来断案。

D. 为人不能太残酷凶悍,要善意待人。

一.12.行走(2分);所以(2分)

13.(寒鸦)问鹦鹉,鹦鹉没有话来回答它。(3分)

14.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2分)

15.凡事不要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的策略。(3分)

12.(2+2分)(1)案件 (2)得到、获得、得以

13.(2分)有个囚犯按法律不应该死,王逵想要严厉地惩办他。(关键字:法、深)

14.(3分)王逵对囚犯的量刑不公正,还不听取周敦颐的意见。

15.(3分)C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