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称为百兵之君
剑称为百兵之君
剑,古代兵器之一,隶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重点,金属制作,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形态,长短皆有。使用方法,单手或者双手,也可投掷。剑是冷兵器时代是殿堂级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文剑武刀这样一个说法。古代的读书人可以佩剑,在游侠盛行的年代中,文人的剑并不是用来修身养性的,比如三国之时,许多看似文人的其实都是游侠出身,一句话不合适,立马抽出宝剑,张口便道,尔等可是笑某手中宝剑不利么!
在此之后,宝剑的确是有了文武之分,文剑讲究的特点是纹饰精巧,典雅秀丽,钢柔并寓。武剑与其的区别是坚轫锋利,斩铁如泥。弹剑而歌的文人讲求一种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思想境界,那么剑就是一种意境上的道具;武人则充分展现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报国态度,兵器是用来杀人的,豪饮敌人鲜血才最主要。严谨一点的话,文剑多为装饰而用,有剑穗,武剑则开锋,有血槽;剑柄和剑身之间还要有剑格,让使用者方便握剑。
俗话说,剑为百兵之君,棍为百兵之首,刀为百兵之帅,枪为百兵之贼,但除了剑分文武之外,其他十八般兵器或者是什么二十四路外五行的东西都没有文武之分。从商周时代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开始,战争就是一个国家对外掠夺、对内镇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武器的发展与改进就这么在鲜血淋漓中得到了非常的重视。从最早的青铜器开始说起,剑这个东西一方面是身份的表现,但最主要的还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冶炼水平。比如荆轲拿了短剑刺秦王之时,秦始皇的长剑竟然到了太长拔不出来的地步,但此剑一出则尽显锋利,值得注意的是荆轲虽然浑身冒血,却并未死去。
如果那是一把青铜刀,荆轲当下便死,毕竟剑虽锋利,还要学会一定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威力,而刀就简单多了,蛮力劈砍即可。可以说剑在这时候象征者一种霸权,便是武官也配有仪剑,真正的沙场点兵之时,士兵使用的却多是长枪之类的武器,便是近战也有刀斧手,而没有短剑手。若是从剑法讲起的话,那么文剑的剑穗在剑法中也是有说法的,比如长穗剑,练起来剑走龙蛇,潇洒飘逸,甚至可以认为是和舞蹈挂钩的,而武剑讲求步伐灵活,招法多变,动作迅猛。
传统武侠从南拳北腿,东枪西棍的道路出发,让剑这一兵器在江湖上出现了不同的色彩。俗话说宝剑赠英雄,于是乎,江湖上能够成为大侠的几乎全部都是仗剑走天涯的高手。至于什么邪派,反派则什么兵器奇怪用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问题是一把神兵利器的诞生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没有什么天外陨铁或者西域玄铁的来历,怎么能够在对阵之时,说什么此剑重三斤六两,长三尺三寸,文似灵龟,名曰灵宝的大话?
宝剑有灵,必要师出有名,当年楚王问过一句话,夫剑,固能有精神若此否?这是个疑问句,可能楚王也觉得宝剑自带灵性的属性让他有点惊异,但铸剑的大师却言之凿凿的说有这么一回事,并且一定要相信!
古代出名的铸剑大师挺多,为楚王铸造龙渊,泰阿,工布的干将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吴王阖闾也请了干将为自己铸剑,《吴越春秋》有云,干将作剑时,必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然后沐浴更衣,候天伺地,吉日一到,方可开炉铸剑。可见铸剑是非常讲究的,但与吴王铸剑之时,炼了许久,却连铁都没有化掉。眼看限期将至,夫人莫邪说,你这不行,忘记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了吗,当年师父也有此等情况,最后还是夫妻二人都跳进了治炼炉中,才铸出了宝剑!
最后,三百童男女鼓风吹碳之时,莫邪加了点头发,指甲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却不想宝剑就这样成功了!吴王一试果然锋利,随手砍了块石头,竟然应手而开,顿时大喜道,果真的洛氏五十六,国产不锈钢。就这样,干将得了一百金的赏钱。后来吴王又想练钩,所献者甚多,其中也有个出名的,遇到了和干将一样的问题,就把两儿子都给杀了祭炉。可见在铸剑师这个行当中,老婆孩子甚至自己的性命都不太重要,养大了唯一的作用就是炼不开铁的时候用来人道毁灭。
从科学角度出发的话,先不说这宝剑兵器有没有什么灵性,于青铜器晚期而言,当时人们冶炼金属时用的还是木炭,相对的技术也不成熟,木炭的温度可以冶炼青铜,但达不到冶铁的高度。加上当时的文化影响,于是在关键时刻加入活人这种高脂肪的生物之时,大量的生成了碳元素,就有效的提高了炉内温度。铁在当时还有个别名叫做恶金,就是不好收拾的意思。其实往里边扔人和其他动物都没什么区别,但问题是在古人心里动物是没有灵性的,怎么能够用来铸剑?而人的精气皆在血中,以之铸剑定使剑生灵气,这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剑魂,剑魔的来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