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败于赵括吗
长平之战,是败于赵括吗
这是公元前260年发生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当时的秦国和赵国,主要参战的将军有4人。 秦国主将先是王龃牙,后改为白起。 赵国方面先是老将廉颇,后改为小将赵括。
请记住这四个人的名字。 这是我们后来理解“长平之战”的重要信息。
过去,我们对长平之战的印象是四个字的——“纸上谈兵”。 简而言之,面对秦国大兵的绝境,赵老将廉采取固守坚城的办法,打持久战,企图拉拢秦军。
秦军不能打持久战,就用反间计让赵王临战换人将军,让年轻的赵括担任司令。结果,赵括精通兵法,但没有实际经验,主动出击后,中了秦军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的失败,首要责任人是赵括,他不应该轻敌出击; 第二负责人当然是赵王。他不能中秦军的反间计划。
这看起来有道理,但仔细看看这场战争前后,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谈谈战争的过程吧。首先,秦国不打算和赵国去不了,其主要目标是韩国。 论实力,韩国当时已经是二三流国家,屡战屡败,放弃了大片土地。 最可怕的后果是秦军抢占韩国,孤立了一个叫做上党的地方。
上党是韩国的边郡,今天在山西省东南一带。上党这个地方地势高,战略位置重要,有“天下之脊”之称,在天下屋脊之意,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在没有本国支援的情况下,光靠上党当地军民是抵挡不了秦国大军的。 按照韩国国君韩桓惠王的意思,你们既然已经孤立国外,干脆投降算了。
但是,上党的军民不做了,怎么办? 正好,赵国就在身边,爽快地投降了赵国,找到了靠山。 这时,出现了第一个细节,对于上党的投降,赵国内有两种意见。 第一是这个便宜的东西得不到,一得到就会招来灾祸。
第二种意见说接受,上党这么大,是战略要地,还有17座城堡。 我们平时用百万军队,打了多年,也未必能筑城。 下次坐下来好好享受,拿下17座城堡,这个便宜的为什么不拿下?
最后,赵国还是接受了上党。 可是秦费了那么大的工夫,结果让赵大甩卖,你觉得能干什么? 所以,秦大军又杀回来了,主将是王龅牙。
这时,赵派兵阻止,派老将廉出马,两军要在长平这个地方对峙。 我们一直认为廉颇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参选一定没问题。 但实际上廉颇一开始也主动出击,但结果三战三败。
最后只能进行长期防守。请注意,廉并不是积极地选择了持久战,而是在短兵无法接战的情况下被迫转入守备战。
这时,出现了第二个细节。
在流传的版本中,秦国的战线很长,运输困难,不能打持久战,所以总是说廉颇的做法很明智。 就这样拖下去,一定能把秦军拖下去。
但事实上,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富民强,水利工程兴盛,国力远胜于以往。 所以,打持久战,最先不拖的反而是赵国,赵国向秦国派遣使者协商和平。
接下来是我们最熟悉的反间计。 秦向赵造谣,说我们不怕廉颇,我们就怕赵括。 我们一直说,这是赵王太愚蠢了,秦王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但是,这没那么简单。
首先,在秦军散布谣言之前,赵王对廉不满。 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 国家不能再消耗了。 你还在这里打持久战。 也就是说,赵王在讲和不成的情况下,有着速战速决的想法。
但廉有相当的资格,威信很重,赵王暂时拿他只是无奈。 被反间计提醒后,他想起赵国除了老将廉颇之外,还有少年有名的赵括。
于是,无论其余人如何劝诫,赵王都交换了廉颇。 实际上,赵国最大的错误并不是交换的赵括是否只能“纸上谈兵”。
而把廉颇换成赵括的动作,释放了我赵国要改变战略主动出击的额外信息。
所以秦方的部署,并不是针对赵括这个人,而是针对赵军主动出击的举动。 你看,秦国先打先锋换将军,派白起上前线换王龅牙。
注意,这个动作是极度保密的,胆敢泄密的人立即处死。然后,把国内的生力军全部调到前线,这些情况赵括是都不知道的。
所以,就在赵括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白起制定的是诱捕计划。因此,后来的战争过程其实很简单。
赵括率领主力主动进攻,白起先是佯装败走,然后切断赵括的后路,把赵军围困了四十天,只等到赵军弹尽粮绝,赵括战死,这场战役才结束。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关键的问题,赵军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刚才的叙述就可以发现,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所谓的赵括“纸上谈兵”。
而是在整件事情上,赵国根本就没有一个一贯到底的战略目标,赵国做的所有决策都是“应激反应”。
你看,最开始上党一投降,赵国就接纳了,以为秦军就算来也只是一场小战役。所以,最开始廉颇只是在长平这个地方做简单的驻守,兵来将挡嘛。
后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之后,赵国感觉打不下去,居然主动跑到秦国议和——这就等于告诉秦国,我打不下去了嘛。最后,议和不成,就临阵换将,以至于全军覆没。
你再回过头来看秦国,早在长平之战以前很多年,秦国就做好了随时打全面战争的准备。“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基本的生产力和战斗力,然后先拿下蜀地修筑了都江堰,这些都是秦国的经济保障。
而且,秦国随时可以做出全国性的军事动员,为了对付赵括,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被派去前线。
在赵国眼中,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关于利益的争夺。而在秦国眼中,一城一池皆为死斗。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一旦确定,就雷打不动。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围绕这个战略目标的,这才有可能成功,就像秦国这样。
而像赵国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所谓的最佳策略,战略目标变来变去,以占便宜开始,以吃大亏结束,那就是必然的了。
长平之战,是败于赵括吗
老将廉颇的败绩,使得赵国陷入危机之中。赵国国君赵肃王只好亲自出马,改任小将赵括为将军,希望能够扭转战局。赵括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将领,精通兵法,但缺乏实际指挥经验。他决定采取冒险的战术,主动出击。然而,他却中了秦军埋伏,全军覆没。长平之战的失败,主要责任人就是赵括。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赵括的身上。事实上,赵国本身陷入了困境。当赵国接受上党投降的时候,就已经得罪了秦国,纵使没有长平之战,秦国也不会善罢甘休。另外,秦国主将先是王龃牙,后改为白起,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白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将领,他指挥的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赵国很难与之抗衡。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赵国国君赵肃王在决定派赵括为将军时,并不是一个完全错误的选择。赵肃王并没有预见到白起将会成为秦军的主将,也没有料到赵括会中秦军的埋伏。因此,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咎于赵括完全是不公平的。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赵括的冒险出击确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赵国的困境和秦国主将的强大实力同样重要。将战争的责任完全推给赵括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然而,当赵国发现秦军实力强大,不可轻敌时,赵王又希望通过和平协商解决问题,表现出了赵国战略的不一贯性。
随后,赵国选择交换廉颇为赵括,进一步释放出赵国改变战略主动出击的信息。这使得秦国能够准确预测赵军的行动,并采取相应的部署。秦军先打先锋换将军,派白起上前线,调动国内生力军,制定严格保密的计划,实施诱捕战术。赵括率领主力主动进攻,却被白起围困,最终赵军弹尽粮绝,赵括战死,战役以秦国胜利结束。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赵国的失败并非仅因赵括缺乏作战经验。而是赵国缺乏一贯到底的战略目标,并在整个过程中只做出“应激反应”的决策。最初对上党投降的接纳,以为只是小规模战役,导致廉颇只在长平驻守,未能妥善准备对抗强大的秦军。
综上所述,赵国在对抗秦国的战争中,由于战略思维不清晰,战术决策不果断,导致最终失败。而秦国则利用赵国的战略变化以及赵括的上位,针对赵军主动出击做出了精确的部署,最终取得胜利。
最后,秦国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征服了赵国,实现了统一的中国。可以说,赵国的失败除了军事实力不足外,还与秦国在经济和基础建设方面的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胜利并不仅仅靠军事力量,还需要有强大的国力和良好的国家治理能力。只有综合实力过硬的国家,才能在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而且,秦国随时可以做出全国性的军事动员,为了对付赵括,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被派去前线。在赵国眼中,长平之战就是一次关于利益的争夺。而在秦国眼中,一城一池皆为死斗。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战略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一旦确定,就雷打不动。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围绕这个战略目标的,这才有可能成功,就像秦国这样。而像赵国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寻找所谓的最佳策略,战略目标变来变去,以占便宜开始,以吃大亏结束,那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