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场屈辱的战争

 我来答
烽火急讯传闻
2023-06-16 · 超过3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5万
展开全部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场屈辱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中英法第二次合伙侵华战争,是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由英国、法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对清朝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是我们必须了解和反思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清朝广州海关查获一艘悬挂英国旗帜的中国商船“亚罗号”,并逮捕了12名中国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以为清朝侵犯了英国国旗的尊严,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清朝方面认为“亚罗号”是走私船,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巴夏礼遂命令英国舰队炮轰广州城,并与法国、美国等国结盟,向清朝发动了战争。

这场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贪婪和清朝对外交的软弱。自从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就不断地向中国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如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传教士在内地传教等。清朝政府在面对外敌的压力下,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赔款赔银、开放市场、放弃主权。这样的政策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激起了西方列强更大的贪欲和侵略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开始,到1860年结束,历时四年多。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州战役,从1856年10月到1858年1月;第二阶段是北方战役,从1858年6月到1860年10月。

在广州战役中,清军虽然奋勇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指挥混乱、内部分裂等原因,最终被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城。清政府被迫派遣恭亲王奕䜣前往天津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并于1858年6月签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如开放11个通商口岸、允许外交使节进驻北京、割让九龙半岛南岛等。清政府虽然签订了《天津条约》,但却不愿履行其中的条款,尤其是允许外交使节进驻北京的条款。这引起了英法等国的不满,于是他们决定派遣使节前往北京,迫使清政府批准《天津条约》。

在北方战役中,英法联军先后攻占了大沽炮台、天津城、大营门等地,一路向北京进发。清军在多次交战中节节败退,无力阻挡外敌的侵略。1860年9月,英法联军到达北京郊区的八里桥,与清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清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城,并于9月18日焚毁了圆明园,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损失。清政府在惊慌失措中,派遣恭亲王奕䜣再次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并于10月24日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比《天津条约》更加严苛,除了确认《天津条约》的所有内容外,还规定了增加赔款、割让库伦、开放内河航运、允许传教士在全国自由传教等条件。这样一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以清朝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它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封建帝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也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保守,以及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它更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也使中国人民产生了改革开放和寻求救国出路的思想。在这场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潮流,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和民族复兴。这场战争也为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战争来看我H
2023-07-06 · 超过10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万
展开全部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中英法第二次合伙侵华战争,是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由英国、法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对清朝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是我们必须了解和反思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阿洛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清朝广州海关查获悬挂英国旗帜的我国商船“阿洛号”,逮捕我国船员12人。

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认为清朝侵犯了英国国旗的尊严,要求释放船员并道歉。清朝方面认为“阿洛号”是走私船,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巴夏礼随后下令英国舰队炮击广州城,与法国、美国等结盟,向清朝发动战争。

这场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列强对我国的贪婪和清朝对外交的软弱。自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对我国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例如,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传教士在内地任教。清朝政府面对外敌的压力,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赔偿赔偿金、开放市场、放弃主权。这样的政策换取了和平,反而引起了西方列强更大的贪婪和侵略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开始,到1860年结束,历时四年多。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广州战役,从1856年10月到1858年1月;第二阶段是北方战役,从1858年6月到1860年10月。

在广州战役中,清军虽然奋勇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指挥混乱、内部分裂等原因,最终被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城。清政府被迫派遣恭亲王奕䜣前往天津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并于1858年6月签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了更加苛刻的条件,如开放11个通商口岸、允许外交使节进驻北京、割让九龙半岛南岛等。

清政府虽然签订了《天津条约》,但却不愿履行其中的条款,尤其是允许外交使节进驻北京的条款。这引起了英法等国的不满,于是他们决定派遣使节前往北京,迫使清政府批准《天津条约》。

在北方战役中,英法联军先后攻占了大沽炮台、天津城、大营门等地,一路向北京进发。清军在多次交战中节节败退,无力阻挡外敌的侵略。1860年9月,英法联军到达北京郊区的八里桥,与清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清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城,并于9月18日焚毁了圆明园,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损失。清政府在惊慌失措中,派遣恭亲王奕䜣再次与英法等国进行谈判,并于10月24日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比《天津条约》更加严苛,除了确认《天津条约》的所有内容外,还规定了增加赔款、割让库伦、开放内河航运、允许传教士在全国自由传教等条件。

这样一来,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以清朝的全面失败而告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它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封建帝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也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保守,以及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它更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抗,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它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和中国的落后,也使中国人民产生了改革开放和寻求救国出路的思想。在这场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潮流,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和民族复兴。这场战争也为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