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的启示

 我来答
江城游侠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1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5万
展开全部
  安然公司破产的启示

  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销售商,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去年12月2日公司宣布破产,以其破产前498亿美元的资产规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并广泛受到人们关注。其股价在2001年11月28日单日跌幅达75%,创下了美国股市单日跌幅历史之最,而该公司的股价在2000年的高峰时期曾达90多美元,目前该公司股价不到1美元。
  安然公司在1985年成立时只是一家天然气分销商,而且债务累累,公司债券曾一度被评为垃圾债券。公司管理层从那时起开始采取扩大公司规模、利用金融市场融资的策略,公司采取控股50%的方式控股了3000多家子公司,涉及煤、纸浆、纸业、塑料、金属以及光纤宽频等非主业行业。并不断利用重组、资产置换、财务制度做出较好的业绩,以维持其过高的股价,然后再用公司股票作为信用来抵押套现。其破产的导火索是公司一家网络子公司安然在线的担保出了问题,由此牵出了安然公司的巨额债务问题,在此连锁反应下,安然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
  据报道,安然破产案还和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及多位政界要人有牵连,事发后,美国众议院、美国证监会、美国司法部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调查。安然破产之后,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额的损失,还引发了养老金巨额缩水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可以说,安然公司对我国的管理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管理层而言,监管无止境。在美国这样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也会出现这么大的造假案,的确令人震惊。不禁让人想起史美伦女士的话,“监管永远走在市场的后面”。管理层的监管必须“与时俱进”,在人才和监管能力上不断提高,才可能跟上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对上市公司而言,盲目扩大规模和多元化未必是好事。安然公司为了融资的需要不断盲目扩大规模,涉足对自己而言是陌生的领域,包括高科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高科技直接将安然推向了深渊。在目前各行业竞争局面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规模的盲目扩大不仅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也将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即多元化可能意味着风险的增加。
  对中介机构而言,谨慎、诚信、严守执业准则仍然是发展和生存之本。据报道,安然公司破产案和美国著名会计公司安达信也有牵连,安达信销毁大量直接证据,涉嫌阻碍调查。此事对安达信的声誉造成影响,安达信的教训值得中介机构认真吸取。任何上市公司的造假,必然要与某类中介机构有业务合作。这些上市公司造假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暂时瞒过监管和一般投资者,但中介机构对其中的内情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心存侥幸,将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信誉风险,最终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对投资者而言,时刻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永远是必要的。安然公司虚报盈余、掩盖巨额债务等造假行为,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国内的银广夏等上市公司造假手法,好像在利用财务制度造假方面中外有很大的共性。不要轻信重组,不要轻信持续的高成长,不要过分信赖公开披露信息,永远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原则,才能在证券市场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宏源证券 李玉为

  《京华时报》 (2002年1月16日第二十一版
光印达
2025-08-08 广告
要成为深圳光印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您可通过以下路径建立深度合作:访问光印达官网提交企业资质与需求说明,或直接联系客户经理进行技术对接。所有长期合作均需签署包含质量协议、保密条款的战略合作框架,并纳入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订单...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印达提供
weizhengVictor
2015-12-19 · TA获得超过32.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6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安然倒下了,这个曾是全美乃至全球的“巨无霸”几乎在一夜之间迅速崩塌。虽已烟消云散,却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决策失误,盲目投资酿恶果。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美国人梦寐以求的独步天下之梦想似乎已经变为了现实,由此助长了美国人唯我独大的心理,加上美国经济的复苏和随之而来的知识经济,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一些新型的科技领域和衍生金融工具很快成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对象。
安然正是在这种形势的感召下开始加速扩张的。1991年安然在英国建立起第一家海外发电厂,1992年成立了“安然资本公司”,从事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并且很快就确立了自己在这一新市场中的霸主地位。为了早日实现从“全美最大能源公司”到“全球最大能源公司”的转变,安然公司将它的发展计划扩展到了印度、菲律宾和其他国家,在北美的业务也从原来的天然气、石油的开采与运输扩展到了包括发电和供电在内的各项能源产品和服务业。
于是,安然不满足做世界一流的能源公司,提出要做美国最大的公司,当时安然总裁杰弗里·斯基林认为“这个目标体现出了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为实现这一目标,安然实施了疯狂的扩张政策,从美国到印度,从能源管道到宽带网络。然而,安然的扩张,并未能给其带来利润,而且成为无法填平的黑洞,在承认了12亿美元的虚假利润后,安然宣告破产。安然的实践证明:盲目追求多样化,不顾一切地上项目,不切实际地热衷于新经济,是企业规模极度扩张,风险失控并最终导致公司破产的根本原因。
——权力过度集中,公司治理失衡。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分析安然事件时就曾这样说:“我们总是认为在现代公司中由职业经理人代替股东进行管理的机制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的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内部人滥用职权创造了可能性。” “安然公司的崩溃不只是一个公司垮台的问题,它是一个制度的瓦解。”美国实行的是单一委员会的法人治理,其决策权主要在董事会和CEO,由于独特的CEO文化,美国公司的CEO权力很大,唯一能给予制衡的是董事会。因此,美国公司董事会制度中最使投资者关注的是董事会的独立性。而安然公司最后在任的15位独立董事中,有10人几乎都与安然公司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这样, CEO不仅能够绝对地拥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甚至还包揽了企业以及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大权。
——激励机制异化,助长弄虚作假。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公司开始大范围的普及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公司把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报酬给予董事、经理、员工,甚至管理顾问、法律顾问和其他的服务提供商。当股票期权成为经理人报酬的主要来源的时候,经理人自然会关注公司股价。期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管理层励精图治,高效管理公司,但同时也使某些私欲膨胀的CEO们想尽办法使自己手中的期权变现。经理人有强大的动力来操纵公司的利润数字。高层管理者们拿投资人的钱去冒太大的风险以使公司获得高额利润,这样他们就能拿到数以亿万计的期权。当他们的冒险失败时,他们就不怕以身试法,篡改账目,虚报利润,竭尽全力维持公司股价,以防自己手中的期权缩水。这样,经营者就变成了一个为股票价格而不是为公司业绩服务的哄抬股价者,从而为信息的虚假披露埋下祸根。
----推崇个人主义,丧失团队精神。制度是根,文化是本。安然破产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安然推崇个人主义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导致安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安然也曾提出“我们用坦然和真诚与客户、未来工作在一起,我们说到做到,我们绝不做那些我们承诺不做的事情”的核心价值。但是,后来它丢失了。如为了保证员工的不断进步和形成团队精神,安然公司设立了绩效评估系统,即由本部门经理和同事对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横向比较。按绩效将员工分为五个级别,这些级别决定了他们的奖金和命运。然而,事与愿违,安然的绩效评估系统实际上形成了个体重于团队的企业文化。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和约翰是竞争对手的话,我为什么要去帮助他呢?”一位安然员工如是说。缺乏团队精神,成为公司前进的致命伤。因为,个人并非无所不能,越是创新、越是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就越需要集体和团队。个人主义还助长了蔑视“制度”和自以为是。在斯基林掌管安然期间,他就着手改革公司文化。他给员工更多的自由,鼓励员工尽量利用公司规章范围内的有利条件,甚至可以在不报告顶头上司的情况下独自采取行动。一位安然年轻的经理主管人员想涉足宽带业务领域,斯基林让他放手去干,甚至没有将此事通知他的顶头上司。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