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生平详细资料
展开全部
张良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代开国谋臣张良,并非体魁雄伟、英气非凡的人物,而是貌若妇人的文弱书生。他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汉王朝的建立立卞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反秦复韩 圯上受书
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报国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来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张良趁此机会,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不得不急速而逃。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侯。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降宛取蛲 佐策入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颖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颖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蛲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刘邦依计而行,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蛲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蛲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6年元月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似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
谏主安民 斗智鸿门
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毫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使许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以为可以尽享天下了。连刘邦也情不自禁,被秦宫里的一切倾倒,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大军刚人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纣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是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秦”、“助桀为虐”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愉快地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劫,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正赶上刘邦部下曹无伤密告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同年十二月,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人关,而今沛公身处危难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义的。我必须去向他辞行再走。”随即,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忙问张良:“这可怎么办?”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刘邦:“您估计我们的军队能抵挡住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有气无力地说:“确实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张良一想,当务之急是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虑,使他放弃进攻刘邦的计划。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项伯是个关键人物。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刘邦问:“项伯和你,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长我几岁。”于是,刘邦对张良说:“你替我把项伯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人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人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宁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并防备有非常的变故发生。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亲赴鸿门,已势在必行;刘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机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后为难。张良知己知彼,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不料我侥幸先人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动了“妇人之仁”,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刘邦先入为主,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自己对刘邦如此这般倒有违约之嫌,顿觉有些理屈词穷。
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不禁骇然,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答道:“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说:“一条好汉,赏给他酒!”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樊哙站着一饮而尽。再劝再饮,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接着,便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说:“坐!”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人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再说刘邦留下车骑,在樊哙等四将的护卫下,轻骑简从,经骊山、过芷阳、抄近路,不辞而别,秘密地返回霸上。而身在虎穴的张良沉着冷静地与项羽等周旋。此刻他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进帐辞谢道:“沛公不胜酒力,醉不能辞,o谨使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足下;另备玉斗一双,敬献范将军足下。”项羽无奈,只好收下白璧,不了了知。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到地上,拔剑击得粉碎,愤怒地说:“唉!竖子(对项羽等的轻蔑称谓)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必将成为他的阶下囚!”
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明烧栈道 暗渡陈仓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的栈道。张良此计,可谓用心良苦,它为刘邦的巩固发展和日后东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刘邦人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同年冬,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的确,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下邑奇谋 画箸阻封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挡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耍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人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虚抚韩彭 兵围垓下
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势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欲自立为齐王,使人禀告刘邦求封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不由得怒气上冲,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久困于此,朝夕望他前来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当时,张良正坐在刘邦的旁边,张良清醒地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于是,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刘邦亦精明,反应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刘邦本来就爱骂人,有此一骂本不足为奇,况且先后衔接自然,天衣无缝,竟然没露出什么破绽。
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授印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和权宜之计,居然笼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对此,东汉苟悦曾有一句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说:“取非其有(指齐地本非刘邦所有)以予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刘邦率大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惨遭失败。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不胜焦躁,便问身边的张良:“他们为什么没有如期前来?”此时,张良对韩、彭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见刘邦询问,忙答道:“楚兵既将灭亡,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没有确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来赴约,原因正在于此。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张良计,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两个月后,韩、彭果然派兵来援。
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壁县沱河北岸)。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汉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史称汉高祖。同年五月,汉高祖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即萧何、张良、韩信)。他语中盛赞张良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的字)。”
劝都关中 谏封雍齿
国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处,这无疑对新兴的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起初,汉高祖刘邦本想长期定都洛阳,群臣也多持此见。一天,齐人娄敬求见刘邦,陈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劝刘邦定都关中。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而这时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却纷纷陈说建都洛阳的好处。这些人多是六国旧人,眷恋故旧,乐土重迁,劝道:“东都洛阳,绵延几百年。东有成皋,西有肴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地理形势坚固易守。”独有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他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左有肴函之险(即肴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陕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汉代开国谋臣张良,并非体魁雄伟、英气非凡的人物,而是貌若妇人的文弱书生。他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为汉王朝的建立立卞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反秦复韩 圯上受书
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青年时代的张良,怀着这种报国复韩的雄心,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访求刺客。后来得一力士,制铁椎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京东游。张良趁此机会,与力士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结果误中副车,不得不急速而逃。
张良椎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侯。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降宛取蛲 佐策入关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共商大事。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颖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颖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
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蛲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刘邦依计而行,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蛲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蛲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6年元月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似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
谏主安民 斗智鸿门
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毫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使许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以为可以尽享天下了。连刘邦也情不自禁,被秦宫里的一切倾倒,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大军刚人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纣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是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秦”、“助桀为虐”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愉快地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劫,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正赶上刘邦部下曹无伤密告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同年十二月,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人关,而今沛公身处危难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义的。我必须去向他辞行再走。”随即,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忙问张良:“这可怎么办?”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刘邦:“您估计我们的军队能抵挡住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有气无力地说:“确实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张良一想,当务之急是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虑,使他放弃进攻刘邦的计划。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项伯是个关键人物。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刘邦问:“项伯和你,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长我几岁。”于是,刘邦对张良说:“你替我把项伯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人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人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宁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并防备有非常的变故发生。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亲赴鸿门,已势在必行;刘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机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后为难。张良知己知彼,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不料我侥幸先人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动了“妇人之仁”,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刘邦先入为主,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自己对刘邦如此这般倒有违约之嫌,顿觉有些理屈词穷。
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不禁骇然,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答道:“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说:“一条好汉,赏给他酒!”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樊哙站着一饮而尽。再劝再饮,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接着,便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说:“坐!”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人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
再说刘邦留下车骑,在樊哙等四将的护卫下,轻骑简从,经骊山、过芷阳、抄近路,不辞而别,秘密地返回霸上。而身在虎穴的张良沉着冷静地与项羽等周旋。此刻他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进帐辞谢道:“沛公不胜酒力,醉不能辞,o谨使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足下;另备玉斗一双,敬献范将军足下。”项羽无奈,只好收下白璧,不了了知。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到地上,拔剑击得粉碎,愤怒地说:“唉!竖子(对项羽等的轻蔑称谓)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必将成为他的阶下囚!”
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明烧栈道 暗渡陈仓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的栈道。张良此计,可谓用心良苦,它为刘邦的巩固发展和日后东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刘邦人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同年冬,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的确,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下邑奇谋 画箸阻封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挡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耍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人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虚抚韩彭 兵围垓下
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势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欲自立为齐王,使人禀告刘邦求封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不由得怒气上冲,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久困于此,朝夕望他前来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当时,张良正坐在刘邦的旁边,张良清醒地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于是,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刘邦亦精明,反应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刘邦本来就爱骂人,有此一骂本不足为奇,况且先后衔接自然,天衣无缝,竟然没露出什么破绽。
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授印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和权宜之计,居然笼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对此,东汉苟悦曾有一句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说:“取非其有(指齐地本非刘邦所有)以予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刘邦率大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惨遭失败。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不胜焦躁,便问身边的张良:“他们为什么没有如期前来?”此时,张良对韩、彭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见刘邦询问,忙答道:“楚兵既将灭亡,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没有确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来赴约,原因正在于此。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张良计,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两个月后,韩、彭果然派兵来援。
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壁县沱河北岸)。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汉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史称汉高祖。同年五月,汉高祖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即萧何、张良、韩信)。他语中盛赞张良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的字)。”
劝都关中 谏封雍齿
国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处,这无疑对新兴的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起初,汉高祖刘邦本想长期定都洛阳,群臣也多持此见。一天,齐人娄敬求见刘邦,陈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劝刘邦定都关中。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而这时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却纷纷陈说建都洛阳的好处。这些人多是六国旧人,眷恋故旧,乐土重迁,劝道:“东都洛阳,绵延几百年。东有成皋,西有肴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地理形势坚固易守。”独有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他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左有肴函之险(即肴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陕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5000.cn/wenming/dhhs/content.jsp?id=35945&s_code=030805
展开全部
我提供司马迁的《留侯世家》(摘自《史记》)的译文,看看你有没有用得着它吧: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父亲张平是厘王、悼惠王的宰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国消灭了韩国。因为张良年轻,未尝做过韩国的官吏。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仪。在淮阳的东面见到仓海君,找到一个大力士,给他做了一柄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皇帝向东巡游,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中狙击秦皇帝时误中了随行的车辆。秦皇帝非常愤怒,命令大搜天下,紧急捉拿刺客,这全是因为张良的缘故。于是张良更名改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信步在下邳桥上游逛,有一个老翁,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的身边,故意把他的鞋掉到桥下,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拿上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一顿。因为他年老,就强忍着下去取上鞋来。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已为他取上鞋来,因此也就跪下为他穿上。老翁把脚伸出来让张良穿好,然后笑着走了,张良很吃惊,望着老人离去。老翁离开一里多路后又返了回来,说:“小伙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平明时,和我在这里相会。”张良感到他很奇怪,跪下说:“是。”五天以后平明时,张良前往赴约。老翁已经先到了,他生气地说:“与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迟到?”老翁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以后鸡鸣时张良前往。老翁又已经先到了,他又生气地说:“为什么又迟到?”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在夜未半时就前往赴约。过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就会有所成就。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也没有再说其他话,从此也没有再见过他。天亮后张良看老翁给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很珍贵它,并经常学习诵读它。张良住在下邳,爱打抱不平。项伯曾杀过人,依从张良隐藏起来。十年以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住在留县。张良打算去归属景驹,在路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着几千人马,占领了下邳以西的地区,于是张良就去归属了沛公。沛公任张良为厩将。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很欣赏他,经常采纳他的计策。张良向他人讲说《太公兵法》,都不能听明白。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的聪明。”所以就跟从了沛公,不再离去见景驹了。
等到沛公到了薛县时,见到了项梁。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张良于是劝项梁说:“你已经立了楚国的后代,而韩国公子中的横阳君成很贤能,可以立他为王,来增加盟党。”项梁派张良寻找韩成,立韩成为韩王,任张良为韩国的申徒,与韩王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原来韩国的领地,夺取了好几座城邑,不久秦国又夺了回去,于是他们就在颍川一带往来打游击。
沛公从雒阳南面穿过轘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攻下了韩地的十几座城,打败了杨熊的部队。沛公于是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坚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好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乘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沛公进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贵重宝物以及美女数以千计,心里想留下来住在这里。樊哙劝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皇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来到这里。为天下铲除残贼,应该以简朴为本。现在刚入秦宫,就想耽溺于享乐,这样做就是所谓‘助桀为虐’,而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听樊哙的话。”于是沛公返回驻扎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准备攻打沛公,于是项伯连夜进入沛公的军营,私下见了张良,打算和张良一起离开。张良说:“我为了韩王来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我逃跑离去是不义。”于是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真的想背叛项羽吗?”沛公说:“那小子教我把守住关口不要让诸侯们进来,秦国之地可全归我而称王。所以我听了他的话。”张良说:“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败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久说:“当然不能,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硬把项伯邀请来。项伯入见沛公。沛公与项伯一起敬酒,为他祝寿,缔结婚姻。让项伯回去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所以拒守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等到沛公见项羽后来解脱危难,记载在《项羽本纪》中。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领有巴、蜀地区。汉王赏赐给张良黄金百溢,珍珠二斗,张良全部献给了项伯。汉王因此也派张良去厚赠项伯,使项伯为他请领汉中地区。项王答应了,于是汉王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前往封国时,张良送到褒中,后派张良回到韩地。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了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绝了栈道。
张良回到了韩地,韩王成因为张良跟从汉王的缘故,项王不派韩王成到封国,让他跟从自己一起东去。张良劝项王说:“汉王烧绝了栈道,已无返回之心了。”于是把齐王田荣反叛的事上书告诉了项王。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王。
项王到底不肯派韩王去封国,于是封他为侯,后又在彭城杀死他。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这时汉王也已经返回关中平定了三秦。又封张良为成信侯,让他跟从自己向东去攻打楚军。到了彭城,汉军战败而还。到了下邑,汉王下马蹲踞着坐在马鞍上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于是汉王便派随何去劝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合彭越。到了魏王豹反叛时,汉王派韩信率兵去讨伐他,顺势攻下了燕、代、齐、赵。而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
汉高祖三年,项羽在荥阳紧急包围了汉王,汉王又害怕又发愁,于是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军的策略。郦食其说:“从前商汤伐夏桀,分封他的后代于杞。武王伐纣,分封他的后代于宋。现在秦朝失德弃义,侵略诸侯国家,消灭六国的后嗣,使他们无立锥之地。陛下真能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全部授予他们印玺,这样他们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仰慕陛下的德义,希望做陛下的臣妾。德义推行之后,陛下就可以南向称霸,楚王一定会整理衣冠前来朝见陛下。”汉王说:“很好。赶快刻制印玺,趁先生此行就给他们带去。”
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张良从外地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到我跟前来!食客中有为我谋划削弱楚军计策的人。”于是把郦食其的话全部告诉了张良,说:“在你看来怎么样?”张良说:“谁给陛下谋划这个计策?(如果您这样做,)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请让我借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算一下。”接着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而在杞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一个不能做到的。武王伐纣而在宋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够得到纣王的头。现在陛下能够得到项籍的头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二个不能做到的。武王入商之后,表彰商容的门里,释放了禁拘的箕子,修建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能修建圣人的坟墓,表彰贤者的门里,尊重智者的门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三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发放巨桥的粮食,散发鹿台府的钱财,用来赐给贫穷的人。现在陛下能散发府库里的钱粮来赐给贫穷的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四个不能做到的。武王灭商以后,把战车改为载人的车,倒置干戈,用虎皮蒙盖起来,以此告示天下不再用兵。现在陛下能废武行文,不再用兵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五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战马放在华山之南去牧养,表示不再打仗。现在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六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牛放在桃林的北面去牧养,表示不再运输粮草。现在陛下能让牛去放牧而不再运输粮草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七个不能做到的。况且现在天下的游士离开他们的亲戚,远弃祖墓,告别故旧,跟从陛下走南闯北,只是日夜盼望得到一块封地。如今恢复六国,封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事奉他们的君主,和他们的亲戚团聚,返回他们的故里祖坟,陛下和谁一起去夺取天下呢?这是第八个不能做到的。况且楚国当今强大无比,重新封立的六国后代就会再被削弱而屈从楚国,陛下怎么能够得到他们并使他们臣服呢?如真的采用了食客的计谋,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停止了吃饭,并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儿败坏了老子的大事!”命令立即销毁印玺。
汉高祖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齐王韩信王印。这件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这件事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汉高祖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张良未曾立过战功,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同分封。
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谈说。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哩。”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所怨恨有仇的。现在军吏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帮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忧愁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让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心情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赶紧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敬劝高帝说:“建都关中。”高帝对此事犹豫不决。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六国人,多数人劝高帝建都雒阳,说:“雒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黾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雒水,它的地势很坚固足以凭借。”留侯说:“雒阳虽然有此险固,但它地区狭小,不过数百里,土地也硗薄,若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至于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大山,沃野千里,南面有巴蜀一带的富饶资源,北有畜牧之利,凭借三面的险阻来防守,只用东边一面来控制诸侯。诸侯安定的话,黄河、渭水可以运输天下的物资,向西供给京师,若诸侯有变,出兵可顺流而下,足以靠它运输军需。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刘敬所说是正确的。”于是高帝当天就准备车马起驾,西行定都关中。
留侯跟从高帝进入关中。留侯身体多病,于是就练导引健身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
高帝打算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大臣们很多人进谏劝阻,但未能得到最后的决定。吕后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重用他。”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强求留侯,说:“你曾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你怎么能够高枕而卧呢?”留侯说:“当初皇上曾多次处于困难危急之中,侥幸采用了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了,由于偏爱的缘故而想更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纵然臣下一百多人但又有什么用呢?”吕泽强求说:“一定要为我出谋划策。”留侯说:“此事难以用口舌相争。天下有四个人,连皇上也不能招致。这四人年纪老了,都因为皇上轻视侮辱人,所以逃避藏匿在山中,坚守节操不做汉朝臣子。然而皇上很尊重这四人。现在你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卑躬,用安适的车子,派遣辩士去坚决邀请,应当会来。来了之后,以为宾客,时常跟从你上朝,让皇上看见他们,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而询问他们。问了他们,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送去太子的信,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礼物,迎接这四个人。四个人到了,客居建成侯家。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反叛,皇帝生了病,打算派太子领兵前往攻击叛军。四个老人互相商量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保全太子。太子率兵,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就劝建成侯说:“太子率兵打仗,有了功劳地位也不会再提高,若无功返回,那么从此就会受到祸害。况且和太子一起出征的众将领,都是曾经和皇帝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现在派太子去统率他们,这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他们都不肯为太子效力,太子不能立功是必定的了。我听说‘母亲受宠爱,儿子常被抱’,现在戚夫人日夜侍候皇帝,赵王如意常常被抱在胸前,皇帝曾说‘终究不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这就很明白,赵王如意取代太子地位是必定的了。你为什么不赶快请吕后乘机向皇帝哭诉说:‘黥布是天下的猛将,而且善于用兵,现在众将都是陛下过去的同辈人,让太子去统率这帮人,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没有人肯被太子所用,而且让黥布知道此事,就会击鼓向西进军。皇帝虽然生病,但只要勉强乘坐辎车,躺着统领军队,诸位将领就不敢不效力。皇帝虽然辛苦,但为了妻子儿女也要努力坚持。’”于是吕泽当夜去见吕后,吕后乘机在皇帝面前按照四人的意思哭诉了一番。皇帝说:“我想这小子本来就不足派遣,老子自己去吧。”于是皇帝亲自率兵向东进发,留守的大臣们都送到灞上。留侯有病,也勉强起来,到了曲邮,拜见皇帝说:“我应当随从您去,但病很重。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帝不要和楚人硬拼。”乘机劝皇帝说:“让太子为将军,监领关中的军队。”皇帝说:“子房虽然有病,也要勉力躺着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兼任少傅的事务。
汉高祖十二年,皇帝从击败黥布的军队那里回来,病情益发严重,更加想改立太子。留侯进谏,没有被采用,因此就称病不再管事。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称说,拼死为保全太子力争。皇帝假装答应了他,但还是打算改立太子。到皇上设置酒宴时,太子在旁侍奉。有四个人随从太子,年龄都有八十多岁,胡子眉毛雪白,衣冠非常奇特。皇帝很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回话,各自报告姓名,分别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帝于是大为吃惊,说:“我寻了你们多年,你们躲避我,今天你们为什么和我儿子交往呢?”四人都说:“陛下轻待士人善于骂人,我们守义不愿受辱,所以害怕而逃亡躲藏起来。听说太子为人仁慈孝顺,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来了。”皇帝说:“麻烦诸位善始善终,好好地照应太子吧。”
四个人向皇帝祝寿完毕;小步急走离去。皇帝目送他们,招来戚夫人指着四个人给她看,说:“我想改立太子,那四个人却辅佐他,羽翼已成,难以变动了。吕后真的要做你的主人了。”戚夫人痛心落泪,皇帝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于是他唱道:“鸿鹄高高飞,一举腾千里。羽翼已丰满,横越绝四海。横越绝四海,还有何法想?虽然有弓矢,还往哪里用?”唱了几遍以后,戚夫人痛哭流涕,皇帝起身离去,结束酒宴。最终没有改立太子,原本靠了留侯招来这四个人出山的力量。
留侯跟从皇帝去攻打代国,出奇计攻下马邑,以及立萧何为相国,留侯和皇帝从容地谈了很多天下大事,因为和天下存亡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之后,不惜万金家产,为韩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居列侯,这是平民百姓所企求的富贵之巅,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辟谷、导引、轻身的养生之术。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侯。他的儿子不疑继承了侯爵。
子房当初在下邳桥上见到的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曾经预言过),十三年以后他跟从高帝路过济北,(后来)果然看到在谷城山下有块黄石,留侯把它取回去作为珍宝供奉起来。留侯死了以后,和黄石葬在一起。每逢冬夏到坟上祭祀留侯,同时也祭祀黄石。
留侯不疑,在孝文帝五年时因犯了不敬之罪,被削去了封爵,废除了封国。
太史公说:学者们多数认为没有鬼神,然而认为有精灵。至于像留侯所见到的给他书的老人,也可以说是件怪事了。高祖曾多次遭遇困厄,而留侯经常出力立功,难道可以说不是天意吗?高祖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夺取胜利在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我原以为他人长得大概魁梧雄伟,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就像妇人美女一般。正如孔子所说:“以貌取人,就会错看了子羽。”对于留侯也可以这么说。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父亲张平是厘王、悼惠王的宰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国消灭了韩国。因为张良年轻,未尝做过韩国的官吏。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仪。在淮阳的东面见到仓海君,找到一个大力士,给他做了一柄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皇帝向东巡游,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中狙击秦皇帝时误中了随行的车辆。秦皇帝非常愤怒,命令大搜天下,紧急捉拿刺客,这全是因为张良的缘故。于是张良更名改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信步在下邳桥上游逛,有一个老翁,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的身边,故意把他的鞋掉到桥下,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拿上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一顿。因为他年老,就强忍着下去取上鞋来。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已为他取上鞋来,因此也就跪下为他穿上。老翁把脚伸出来让张良穿好,然后笑着走了,张良很吃惊,望着老人离去。老翁离开一里多路后又返了回来,说:“小伙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平明时,和我在这里相会。”张良感到他很奇怪,跪下说:“是。”五天以后平明时,张良前往赴约。老翁已经先到了,他生气地说:“与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迟到?”老翁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以后鸡鸣时张良前往。老翁又已经先到了,他又生气地说:“为什么又迟到?”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在夜未半时就前往赴约。过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就会有所成就。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也没有再说其他话,从此也没有再见过他。天亮后张良看老翁给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很珍贵它,并经常学习诵读它。张良住在下邳,爱打抱不平。项伯曾杀过人,依从张良隐藏起来。十年以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住在留县。张良打算去归属景驹,在路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着几千人马,占领了下邳以西的地区,于是张良就去归属了沛公。沛公任张良为厩将。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很欣赏他,经常采纳他的计策。张良向他人讲说《太公兵法》,都不能听明白。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的聪明。”所以就跟从了沛公,不再离去见景驹了。
等到沛公到了薛县时,见到了项梁。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张良于是劝项梁说:“你已经立了楚国的后代,而韩国公子中的横阳君成很贤能,可以立他为王,来增加盟党。”项梁派张良寻找韩成,立韩成为韩王,任张良为韩国的申徒,与韩王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原来韩国的领地,夺取了好几座城邑,不久秦国又夺了回去,于是他们就在颍川一带往来打游击。
沛公从雒阳南面穿过轘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攻下了韩地的十几座城,打败了杨熊的部队。沛公于是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坚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好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乘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沛公进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贵重宝物以及美女数以千计,心里想留下来住在这里。樊哙劝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皇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来到这里。为天下铲除残贼,应该以简朴为本。现在刚入秦宫,就想耽溺于享乐,这样做就是所谓‘助桀为虐’,而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听樊哙的话。”于是沛公返回驻扎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准备攻打沛公,于是项伯连夜进入沛公的军营,私下见了张良,打算和张良一起离开。张良说:“我为了韩王来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我逃跑离去是不义。”于是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真的想背叛项羽吗?”沛公说:“那小子教我把守住关口不要让诸侯们进来,秦国之地可全归我而称王。所以我听了他的话。”张良说:“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败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久说:“当然不能,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硬把项伯邀请来。项伯入见沛公。沛公与项伯一起敬酒,为他祝寿,缔结婚姻。让项伯回去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所以拒守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等到沛公见项羽后来解脱危难,记载在《项羽本纪》中。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领有巴、蜀地区。汉王赏赐给张良黄金百溢,珍珠二斗,张良全部献给了项伯。汉王因此也派张良去厚赠项伯,使项伯为他请领汉中地区。项王答应了,于是汉王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前往封国时,张良送到褒中,后派张良回到韩地。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了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绝了栈道。
张良回到了韩地,韩王成因为张良跟从汉王的缘故,项王不派韩王成到封国,让他跟从自己一起东去。张良劝项王说:“汉王烧绝了栈道,已无返回之心了。”于是把齐王田荣反叛的事上书告诉了项王。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王。
项王到底不肯派韩王去封国,于是封他为侯,后又在彭城杀死他。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这时汉王也已经返回关中平定了三秦。又封张良为成信侯,让他跟从自己向东去攻打楚军。到了彭城,汉军战败而还。到了下邑,汉王下马蹲踞着坐在马鞍上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于是汉王便派随何去劝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合彭越。到了魏王豹反叛时,汉王派韩信率兵去讨伐他,顺势攻下了燕、代、齐、赵。而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
汉高祖三年,项羽在荥阳紧急包围了汉王,汉王又害怕又发愁,于是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军的策略。郦食其说:“从前商汤伐夏桀,分封他的后代于杞。武王伐纣,分封他的后代于宋。现在秦朝失德弃义,侵略诸侯国家,消灭六国的后嗣,使他们无立锥之地。陛下真能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全部授予他们印玺,这样他们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仰慕陛下的德义,希望做陛下的臣妾。德义推行之后,陛下就可以南向称霸,楚王一定会整理衣冠前来朝见陛下。”汉王说:“很好。赶快刻制印玺,趁先生此行就给他们带去。”
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张良从外地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到我跟前来!食客中有为我谋划削弱楚军计策的人。”于是把郦食其的话全部告诉了张良,说:“在你看来怎么样?”张良说:“谁给陛下谋划这个计策?(如果您这样做,)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请让我借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算一下。”接着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而在杞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一个不能做到的。武王伐纣而在宋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够得到纣王的头。现在陛下能够得到项籍的头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二个不能做到的。武王入商之后,表彰商容的门里,释放了禁拘的箕子,修建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能修建圣人的坟墓,表彰贤者的门里,尊重智者的门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三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发放巨桥的粮食,散发鹿台府的钱财,用来赐给贫穷的人。现在陛下能散发府库里的钱粮来赐给贫穷的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四个不能做到的。武王灭商以后,把战车改为载人的车,倒置干戈,用虎皮蒙盖起来,以此告示天下不再用兵。现在陛下能废武行文,不再用兵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五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战马放在华山之南去牧养,表示不再打仗。现在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六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牛放在桃林的北面去牧养,表示不再运输粮草。现在陛下能让牛去放牧而不再运输粮草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七个不能做到的。况且现在天下的游士离开他们的亲戚,远弃祖墓,告别故旧,跟从陛下走南闯北,只是日夜盼望得到一块封地。如今恢复六国,封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事奉他们的君主,和他们的亲戚团聚,返回他们的故里祖坟,陛下和谁一起去夺取天下呢?这是第八个不能做到的。况且楚国当今强大无比,重新封立的六国后代就会再被削弱而屈从楚国,陛下怎么能够得到他们并使他们臣服呢?如真的采用了食客的计谋,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停止了吃饭,并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儿败坏了老子的大事!”命令立即销毁印玺。
汉高祖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齐王韩信王印。这件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这件事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汉高祖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张良未曾立过战功,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同分封。
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谈说。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哩。”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所怨恨有仇的。现在军吏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帮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忧愁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让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心情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赶紧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敬劝高帝说:“建都关中。”高帝对此事犹豫不决。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六国人,多数人劝高帝建都雒阳,说:“雒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黾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雒水,它的地势很坚固足以凭借。”留侯说:“雒阳虽然有此险固,但它地区狭小,不过数百里,土地也硗薄,若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至于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大山,沃野千里,南面有巴蜀一带的富饶资源,北有畜牧之利,凭借三面的险阻来防守,只用东边一面来控制诸侯。诸侯安定的话,黄河、渭水可以运输天下的物资,向西供给京师,若诸侯有变,出兵可顺流而下,足以靠它运输军需。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刘敬所说是正确的。”于是高帝当天就准备车马起驾,西行定都关中。
留侯跟从高帝进入关中。留侯身体多病,于是就练导引健身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
高帝打算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大臣们很多人进谏劝阻,但未能得到最后的决定。吕后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重用他。”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强求留侯,说:“你曾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你怎么能够高枕而卧呢?”留侯说:“当初皇上曾多次处于困难危急之中,侥幸采用了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了,由于偏爱的缘故而想更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纵然臣下一百多人但又有什么用呢?”吕泽强求说:“一定要为我出谋划策。”留侯说:“此事难以用口舌相争。天下有四个人,连皇上也不能招致。这四人年纪老了,都因为皇上轻视侮辱人,所以逃避藏匿在山中,坚守节操不做汉朝臣子。然而皇上很尊重这四人。现在你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卑躬,用安适的车子,派遣辩士去坚决邀请,应当会来。来了之后,以为宾客,时常跟从你上朝,让皇上看见他们,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而询问他们。问了他们,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送去太子的信,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礼物,迎接这四个人。四个人到了,客居建成侯家。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反叛,皇帝生了病,打算派太子领兵前往攻击叛军。四个老人互相商量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保全太子。太子率兵,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就劝建成侯说:“太子率兵打仗,有了功劳地位也不会再提高,若无功返回,那么从此就会受到祸害。况且和太子一起出征的众将领,都是曾经和皇帝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现在派太子去统率他们,这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他们都不肯为太子效力,太子不能立功是必定的了。我听说‘母亲受宠爱,儿子常被抱’,现在戚夫人日夜侍候皇帝,赵王如意常常被抱在胸前,皇帝曾说‘终究不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这就很明白,赵王如意取代太子地位是必定的了。你为什么不赶快请吕后乘机向皇帝哭诉说:‘黥布是天下的猛将,而且善于用兵,现在众将都是陛下过去的同辈人,让太子去统率这帮人,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没有人肯被太子所用,而且让黥布知道此事,就会击鼓向西进军。皇帝虽然生病,但只要勉强乘坐辎车,躺着统领军队,诸位将领就不敢不效力。皇帝虽然辛苦,但为了妻子儿女也要努力坚持。’”于是吕泽当夜去见吕后,吕后乘机在皇帝面前按照四人的意思哭诉了一番。皇帝说:“我想这小子本来就不足派遣,老子自己去吧。”于是皇帝亲自率兵向东进发,留守的大臣们都送到灞上。留侯有病,也勉强起来,到了曲邮,拜见皇帝说:“我应当随从您去,但病很重。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帝不要和楚人硬拼。”乘机劝皇帝说:“让太子为将军,监领关中的军队。”皇帝说:“子房虽然有病,也要勉力躺着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兼任少傅的事务。
汉高祖十二年,皇帝从击败黥布的军队那里回来,病情益发严重,更加想改立太子。留侯进谏,没有被采用,因此就称病不再管事。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称说,拼死为保全太子力争。皇帝假装答应了他,但还是打算改立太子。到皇上设置酒宴时,太子在旁侍奉。有四个人随从太子,年龄都有八十多岁,胡子眉毛雪白,衣冠非常奇特。皇帝很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回话,各自报告姓名,分别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帝于是大为吃惊,说:“我寻了你们多年,你们躲避我,今天你们为什么和我儿子交往呢?”四人都说:“陛下轻待士人善于骂人,我们守义不愿受辱,所以害怕而逃亡躲藏起来。听说太子为人仁慈孝顺,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来了。”皇帝说:“麻烦诸位善始善终,好好地照应太子吧。”
四个人向皇帝祝寿完毕;小步急走离去。皇帝目送他们,招来戚夫人指着四个人给她看,说:“我想改立太子,那四个人却辅佐他,羽翼已成,难以变动了。吕后真的要做你的主人了。”戚夫人痛心落泪,皇帝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于是他唱道:“鸿鹄高高飞,一举腾千里。羽翼已丰满,横越绝四海。横越绝四海,还有何法想?虽然有弓矢,还往哪里用?”唱了几遍以后,戚夫人痛哭流涕,皇帝起身离去,结束酒宴。最终没有改立太子,原本靠了留侯招来这四个人出山的力量。
留侯跟从皇帝去攻打代国,出奇计攻下马邑,以及立萧何为相国,留侯和皇帝从容地谈了很多天下大事,因为和天下存亡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之后,不惜万金家产,为韩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居列侯,这是平民百姓所企求的富贵之巅,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辟谷、导引、轻身的养生之术。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侯。他的儿子不疑继承了侯爵。
子房当初在下邳桥上见到的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曾经预言过),十三年以后他跟从高帝路过济北,(后来)果然看到在谷城山下有块黄石,留侯把它取回去作为珍宝供奉起来。留侯死了以后,和黄石葬在一起。每逢冬夏到坟上祭祀留侯,同时也祭祀黄石。
留侯不疑,在孝文帝五年时因犯了不敬之罪,被削去了封爵,废除了封国。
太史公说:学者们多数认为没有鬼神,然而认为有精灵。至于像留侯所见到的给他书的老人,也可以说是件怪事了。高祖曾多次遭遇困厄,而留侯经常出力立功,难道可以说不是天意吗?高祖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夺取胜利在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我原以为他人长得大概魁梧雄伟,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就像妇人美女一般。正如孔子所说:“以貌取人,就会错看了子羽。”对于留侯也可以这么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6-21
展开全部
张良,字子良,汉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参谋。他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是贫寒的家庭。张良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聪明才智。他曾经游历大江南北,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人,以及民间的英雄豪杰。他在江湖上修行期间结识了韩信、彭越等人,成为他们的好友。后来,他拜入儒家门下,深入学习经书,精通各种儒家经典。公元前206年,刘邦在吕梁之战中被项羽打败,流亡到了陈留,遇见了张良。张良为刘邦提出了“舍利弗之计”,让刘邦得以重新起兵,最终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张良也因此成为了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参谋。张良帮助刘邦平定了韩信等人的叛乱,后来又协助刘邦攻打了其余的诸侯国,统一了大部分中国的领土。张良为汉朝的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公元前186年,张良病逝,终年56岁。他在生前曾经写下了《封禅书》等经典著作,供后人效法,并传授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策略。张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忠诚、正直、智慧的人,他的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张良生平简介
张良(?~前186), 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
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张良力陈其弊。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张良(?~前186), 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
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张良力陈其弊。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