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是什么?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地理环境在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一切与人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矿产、水文等。社会发展则包括人类向前运动过程的两个方面,纵向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发展过程,横向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各方面整体运动的发展过程,考量一地的社会发展需要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托进行考察,尤其是对于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南五省市川、滇、黔、渝、藏;西北五省市陕、甘、靑、新、宁;内蒙、广西、湖南湘西、湖北恩施)。
西部地区可谓幅员辽阔,它的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了全国的71.4%,人口2.87亿,仅占全国的22.99%,如今,我们所了解的西部是边远、落后、穷。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里有大片的矿产资源。可是,如果我们熟知历史的话,那么便可以清楚的指导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她的祖先不是起源于如今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恰恰是现在这个被戴上“贫穷”“落后”帽子的西部地区,这一点可以以考古发现为证,据考古发现,长江上游出土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所以说“中国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近代以来,西部地区缘何落后,缘何衰落,我们需要思考原因,在这里着重考察其中的地理环境因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从政治经济方面来看,在古代经济中心一般就是政治中心,以陕西西安为例,西安曾以古都而闻名,它曾做过十六朝的古都,其中以秦、汉、唐最为出名,这里盛极一时与它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据史料记载陕西北部的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在西周、春秋时期温暖湿润、草木繁盛,环境的恶化主要是自唐代以后,又经过近代,现代的破坏才演变成今天这样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的模样,同样的还有内蒙古高原,就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那里还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地方,而在60年代以后,由于黑河断流,居延海干涸,草场沙化,曾经的“居延海大粮仓”已不复存在。还有河西走廊,青海湖等的退化都十分严重,那么由这些历史的变迁中可以推知西安自唐以后不在作为国都,地位逐渐下降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变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地域的变迁同样影响着社会经济状况,如阿尔泰山、天山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森林草场的发育,适宜发展畜牧业,南疆地区则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高寒地带的青藏高原地区则种植青稞,饲养牦牛。由此可以推知地理环境的变迁与差异影响着一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经营方式,甚至是政治制度。再来看今天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是站在它穷经济,富资源的立场上,利用资源,创造效益,发展经济。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则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特别注意加强生态建设,无一不是以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来考量,所以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从文化层面来看,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形,孕育了它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西部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成为西部地区文化的一个符号。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联系了起来,文化交流碰撞,古地中海、古阿拉伯、古印度、中亚文化在此汇集,所以多元性又是西部另一个重要特征,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而农耕文明又为《诗经》《乐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再如关中地区的“关中八大怪”如“秦腔不唱吼起来”“板凳不坐端起来”“面条像腰带”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它的又一特征——民族性,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部文化。
再次,西部地区独特而重要的战略位置使西部地区变得更为重要。这里幅员辽阔,面积占全国的71.4%,与14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18702公里,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而“东突”“藏独”问题不断,稳定问题仍然非常重要,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经略西部。有军事家曾这样说过,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内陆安全的天然屏障,辽阔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及云贵高原是中华大地、东部沿海地区的可靠战略依托,失去西部就等于向敌人亮出了脊背。稳定西部,建设一个稳固的国家安全与战略发展的战略后方,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其他各方的种种威胁和挑战。而在未来,水资源将成为比石油资源更为短缺的一种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7,北方地区仅为1/10,而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这也成为捍卫生存,长远发展的根基。
我们不承认地理环境决定论,不是唯环境论者,但是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时断不可否认和忽略的,所以要实现西部地区的大跨越,大发展,必须牢牢握住保护自然地理环境这一主题,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差距。
西部地区可谓幅员辽阔,它的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了全国的71.4%,人口2.87亿,仅占全国的22.99%,如今,我们所了解的西部是边远、落后、穷。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里有大片的矿产资源。可是,如果我们熟知历史的话,那么便可以清楚的指导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她的祖先不是起源于如今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恰恰是现在这个被戴上“贫穷”“落后”帽子的西部地区,这一点可以以考古发现为证,据考古发现,长江上游出土的云南元谋人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所以说“中国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完全正确的。那么近代以来,西部地区缘何落后,缘何衰落,我们需要思考原因,在这里着重考察其中的地理环境因素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从政治经济方面来看,在古代经济中心一般就是政治中心,以陕西西安为例,西安曾以古都而闻名,它曾做过十六朝的古都,其中以秦、汉、唐最为出名,这里盛极一时与它独特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据史料记载陕西北部的陕北高原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在西周、春秋时期温暖湿润、草木繁盛,环境的恶化主要是自唐代以后,又经过近代,现代的破坏才演变成今天这样千沟万壑、沟壑纵横的模样,同样的还有内蒙古高原,就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那里还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地方,而在60年代以后,由于黑河断流,居延海干涸,草场沙化,曾经的“居延海大粮仓”已不复存在。还有河西走廊,青海湖等的退化都十分严重,那么由这些历史的变迁中可以推知西安自唐以后不在作为国都,地位逐渐下降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变迁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地域的变迁同样影响着社会经济状况,如阿尔泰山、天山山地的迎风坡,有利于森林草场的发育,适宜发展畜牧业,南疆地区则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高寒地带的青藏高原地区则种植青稞,饲养牦牛。由此可以推知地理环境的变迁与差异影响着一地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经营方式,甚至是政治制度。再来看今天所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是站在它穷经济,富资源的立场上,利用资源,创造效益,发展经济。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则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特别注意加强生态建设,无一不是以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来考量,所以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从文化层面来看,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形,孕育了它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西部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成为西部地区文化的一个符号。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联系了起来,文化交流碰撞,古地中海、古阿拉伯、古印度、中亚文化在此汇集,所以多元性又是西部另一个重要特征,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而农耕文明又为《诗经》《乐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再如关中地区的“关中八大怪”如“秦腔不唱吼起来”“板凳不坐端起来”“面条像腰带”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它的又一特征——民族性,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部文化。
再次,西部地区独特而重要的战略位置使西部地区变得更为重要。这里幅员辽阔,面积占全国的71.4%,与14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达18702公里,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而“东突”“藏独”问题不断,稳定问题仍然非常重要,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西部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经略西部。有军事家曾这样说过,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内陆安全的天然屏障,辽阔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及云贵高原是中华大地、东部沿海地区的可靠战略依托,失去西部就等于向敌人亮出了脊背。稳定西部,建设一个稳固的国家安全与战略发展的战略后方,才能从容应对来自其他各方的种种威胁和挑战。而在未来,水资源将成为比石油资源更为短缺的一种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7,北方地区仅为1/10,而西部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淡水资源,这也成为捍卫生存,长远发展的根基。
我们不承认地理环境决定论,不是唯环境论者,但是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问题时断不可否认和忽略的,所以要实现西部地区的大跨越,大发展,必须牢牢握住保护自然地理环境这一主题,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缩小差距。
参考资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1ff1940100vim1.html
光点科技
2023-08-16 广告
2023-08-16 广告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着重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和创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资产——数据资产。而数据资产则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资产,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明显,挖掘数据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中国西部地区分为西北 西南 还有青藏高原
西北主要为沙漠 草原 戈壁 黄土高原 植被稀疏 降水少
西南地区 地处横断山脉 地形崎岖破碎 十里不同天 降水丰富 喀斯特地貌 还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海拔超高 空气稀薄冰川雪山纵横 又有河谷地带 气候复杂
西北主要为沙漠 草原 戈壁 黄土高原 植被稀疏 降水少
西南地区 地处横断山脉 地形崎岖破碎 十里不同天 降水丰富 喀斯特地貌 还有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海拔超高 空气稀薄冰川雪山纵横 又有河谷地带 气候复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地理位置:身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
水文:以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量小;
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草原和荒漠,水源多的地方会有一些树木;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
水文:以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量小;
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草原和荒漠,水源多的地方会有一些树木;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参考资料: 高中地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