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作品

谁有卡夫卡的地洞... 谁有卡夫卡的 地洞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4-01-08
展开全部
地洞我把洞修成了,看样子还挺成功。从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大洞口,但实际上它不通向任何
地方,进去几步就会碰上坚硬的自然岩石。我无意炫耀自己故意玩了这么个花招,从前有过
许多徒劳无功的造洞尝试,倒不如说这就是这些尝试之一的残余,然而我毕竟觉得留下一个
洞口不掩埋有其长处。当然有些花招是弄巧成拙,这我比其他谁都清楚。留下这个洞口提醒
人家注意此处可能有什么名堂,这肯定是冒险。谁若是以为我胆子小,谁若以为我大概只是
由于胆怯才修了我这洞,那就把我看扁了。离此洞口约一千步远的地方才是地洞的真正入
口,由一层可以揭起的地衣遮蔽着,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毫无疑
问,可能有谁会踩到这块地衣上或是把它碰下来,那我的地洞就无遮无挡了,谁若有兴趣,
谁就能够闯进来永远毁掉一切,不过应当注意必须具备某些并不多见的才干才能这样。这我
非常清楚,我的生命如今正处于其颠峰,可即使如此也几乎没有完全宁静的时刻,我会死在
深色地衣下面的那个地方,在我的梦中,常常有一只贪婪的鼻子不停地在那里嗅来嗅去。
大家会想,我本可以堵上这个入口,上面用薄薄一层坚硬的土,再往下用松软的土,这
样无论何时我费不了多少劲就能重新打通这条出路。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谨慎要求我
能够立刻跑出去,正是谨慎要求——遗憾的是次数那么多——拿生命冒险。这一切都靠相当
艰难的计算,而机敏的头脑的自我欣赏常常是能继续算下去的唯一原因。我必须具备立刻跑
出去的条件,不论我如何警觉,也会受到由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来的攻击,不是这样吗?我
住在我这洞府的最里头过着宁静的生活,而那个对头在此期间正不声不响地掏着洞从某个方
向慢慢向我靠近。我不想说他嗅觉比我灵。也许他对我的了解和我对他的了解一样少。但有
些食肉动物劲头十足,他们在地里到处乱拱,我的地洞规模宏大,他们希望能在什么地方撞
上一条我的通道。当然,我有呆在家里、熟悉一切通道和知道方向的优势。闯入者可能很易
成为我的牺牲品,一个味道甜美的牺牲品。但我会老,比我强壮的家伙比比皆是,我的对头
不计其数,也许会发生这种情况,我逃脱了一个敌人,却又落进另一个敌人的魔掌。咳,什
么事都会发生!不过无论如何我应当坚信,会有个十分便利畅通无阻的出口就在某个地方,
我用不着费一点儿事就能从那里出去,这样我才不会正在那里在绝望地刨土时(尽管把土刨
起来很容易),突然——苍天保佑我!——感觉到追捕者的牙齿咬住了我的大腿。不仅外面
有敌人威胁着我,地下也有这样的敌人。我还从未见过他们,但那些传说讲的就是他们,我
对它们坚信不疑。那些生活在地下的家伙,就连传说也无法描述他们。即便已经成了他们的
牺牲品也几乎看不到他们。他们来了,地底下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地方,若是听到身下土里有
他们的利爪抓土的声音,那你已经没指望了。这种时候就是呆在自己家里也没用,或者不如
说是呆在他们家里。若碰上他们,即使那种出口也救不了我,可能它根本不是在救我,而是
在毁我,但它是一种希望,没有它我无法生活。除这条宽敞的通道外,将我和外部世界联系
起来的还有一些窄而又不那么危险的通道,它们给我提供着新鲜空气。它们是那些森林鼠修
的,我巧妙地把它们恰当地安排在我的地洞里。它们还能让我嗅到远处的气味,给我提供了
保护。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通过它们来我这里,他们是我的食物,因此我根本不用离开我的
地洞,就能猎到足以维持我那简朴生活的小动物,这当然很有价值。
我这地洞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寂静。当然,这种寂静是虚假的,它可能会突然中止,一切
也就结束了,不过这种寂静暂时还在。我可以在我的通道里悄无声息地转上几个小时,偶尔
某个小动物会发出阵窸窣声,我立即就让他在我的利齿间安静下来,有时会响起土簌簌落下
匿名用户
2014-01-08
展开全部
  摘 要: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地洞》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幽居世界,展示了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生活方式相对抗的内在生活方式,还原了他的心灵世界图景。
在《地洞》中,作者描写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地洞”。地洞是由一个小动物为了有一个藏身之处而精心营造的。由于精心设计和建造,这个地洞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其中既有曲曲折折的各种各样的通道,有安全的中心广场,又有掩盖得十分巧妙不易被觉察和发现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以这是一个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在这个防御工事里,小动物也曾有过由此而来的自豪、幸福和快乐。小动物认为“我把洞修成了,看样子还挺成功”。“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同时,小动物还感到“这地洞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寂静”。在这里,它“什么也听不见,洞里一片寂静。林间的微风吹了进来,既温暖又凉爽”。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是一个既安全而又舒服的地方,是一个可供栖息和储藏的堡垒。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他描绘这样一个地洞,似乎又不是一个一般的场所。地洞的规模和结构更像人的作品,地洞的功能和意义也更指向于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从艺术创作的内在特征来看,地洞更应该是作者以形象化和象征的创作方式所创造的一个精神家园,是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对应物。因为了解和熟悉卡夫卡的人都知道,卡夫卡是一个具有哲学家头脑的敏感的作家,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他那“洞察神灵”的能力不仅没有使他获得足以抗击他周围“异化”环境的力量,反而使他带着对外在现实世界的失望而更加沉溺于他的纯精神世界之中了。他对精神的需要使他对文学的酷爱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无比执著,他毕生都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巨大幸福,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一生没有结婚,损害了健康,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年仅41岁就因病去世了。他一心朝着“持久的艺术”的方向严肃地探索着努力着,他对艺术的追求近乎完美和苛刻。正像他在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饥饿的艺术家》中所描写的那位艺术家那样,饥饿艺术家“对饥饿表演这一行爱得发狂”,他认为他有无限的忍饿能力,他的艺术可以达到“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为此,他要“无限期地饿下去”以达到艺术上“最出色的程度”。于是这位执拗的艺术追求者就陷入了悖谬的境地:他的追求是无限的,但通向“无限”的道路——却是有限的,为了最高的艺术,他的道路最终只能是死亡。所以饥饿艺术家所追求的“永恒不灭”的艺术,并不是一般艺术的高峰,而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而这一些,也正是卡夫卡作为一个艺术家所渴望和所追求的。就像那位饥饿艺术家那样,卡夫卡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既符合他自己的审美要求,又能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理想的艺术,为此他也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这已经成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最高信仰。在卡夫卡的一生中,卡夫卡一直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的“内在的需要”,为了满足他的这种内在需要,卡夫卡一生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和短篇小说,如《美国》《诉讼》《城堡》,以及《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中国长城建造时》《饥饿艺术家》《地洞》等,以此来构筑他庞大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描绘和构造是卡夫卡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伟大的事业。而卡夫卡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名篇《地洞》就是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准确描绘和表达。“地洞”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小动物以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智慧去设计、建造和修整地洞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是人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状态和形象,是卡夫卡晚年时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心灵图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