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在1000字左右)谢谢了

猴阑阶4
2013-12-09 · 超过7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70.5万
展开全部
1、分析阐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 答;(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凡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不能不讲实践。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2)实践的特点: ①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作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 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而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实践的这三个特点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用这一特点去否定另一特点的思想是错误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因为: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生产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践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形式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实践形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