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11-04
展开全部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2013-11-04
展开全部
和谐社会包括政治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们要从当前的环境问题中吸取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入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关怀,倡导新的生态道德观,以法治的方式引导公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以此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生态道德观,倡导绿色生活模式。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虽然我们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如何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缺乏有效的对策。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道德观,提高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素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严格控制人口骤增,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支付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不能过大。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人口密度大、资源较为稀缺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循环经济遵循“无废论”原则,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而言,循环经济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意义上讲,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济,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
四、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树立新的政绩观。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建设重大项目、开发改造城市等重大决策前,必须由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减少因重大项目的决策失误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在“源头”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同时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核各级干部。新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更应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代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美,人类就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自由,这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审美需求。(作者是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树立生态道德观,倡导绿色生活模式。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虽然我们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如何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尚缺乏有效的对策。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态道德观,提高正确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是与非、善与恶的素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严格控制人口骤增,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三、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支付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不能过大。我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人口密度大、资源较为稀缺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对整个社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循环经济遵循“无废论”原则,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而言,循环经济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意义上讲,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济,是经济和环境的双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
四、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树立新的政绩观。在制定重大经济政策、建设重大项目、开发改造城市等重大决策前,必须由有关专家对项目实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减少因重大项目的决策失误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做到在“源头”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上来。同时以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核各级干部。新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经济增长的总量水平,更应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代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优美,人类就能够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自由,这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同时也是人类内在的精神享受和审美需求。(作者是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