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先后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了战略大转移。长征胜利地跨越了12个省、总行程达2.5万里以上。虽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据地。
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正当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
这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宣称的那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
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阐述三个方面:
1、红军长征胜利原因之一,红军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红军长征途中牺牲人数最多的是湘江战役。1934 年10 月 10 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从 17 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 8.6 万余人。
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按照原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渡过湘江,控制了渡河点。
但因红军队伍携带辎重过多,致使行动迟缓,虽拼死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难的路程。据不完全统计,爬雪山过草地途中,红军牺牲的人数约万人左右。可以说,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
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正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动力之一。
2、红军长征胜利原因之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长征开始后,迭次失利。为此,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逐渐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多次在作战的电报、报告中提出批评意见。
有的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这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到湘江战役之后达到顶点。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而这些成果,又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3、红军长征胜利原因之三,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存在。
陕甘边、陕北两个地区的党组织在三十年代前期,先后发动了武装革命,创立了根据地的斗争。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双方逐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和互相支援。
最后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于1935年2月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达到了完全统一。谢子长负伤去世后,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两军在刘志丹统一指挥下。
粉碎了第二次反革命围剿,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靖边、保安六座县城,把两个苏区联成一片,创造了大片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再次强调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要作用,他说:“过去有的同志很急躁, 希望革命明天就胜利。
但是可惜没有胜利 ,一拖拖了十年 。有了30万党员、 几十万军队 ,头大了 ,急躁起来了, 结果只剩了一个陕北 。
有人说, 陕北这地方不好, 地瘠民贫。 但是我说,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 ,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 , 一个出发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1934年10月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长征的由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初并没有使用“长征”这个名称。中央红军行动之初,所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到湘鄂西地区与红2、红6军团会合,然后实施反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恢复中央苏区。因此,当时所使用的名称是“长途行军与战斗”、“远征”、“转移”或“战略转移”。
而在中革军委与红军总部机关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中则称之为“西征”“突围”。这些名称,一直使用到了1935年5月中央红军经过彝民区。此时,距离中央红军离开江西中央苏区已经有七个多月的时间了。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彝民区,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在成立冕宁县革委会大会上,朱德讲话中又提到“长征”一词。这是最早见到使用“长征”一词。
1、长征胜利的具体时间: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挽救了陕北的党,挽救了陕北革命
二、粉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
三、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奠定了中国革命步步走向胜利的基础
长征的发展阶段
1、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2、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3、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4、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5、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6、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各部队
1、时间
1934年10月进行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意义
长征是在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胜利的。
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给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影响。
长征的历史背景: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被迫长征。 历史意义:完成了战略转移,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的宗旨,发扬了革命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