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考试答案(判断)
1、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是否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是否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是否4...
1、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是 否
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
是 否
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是 否
4、《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是 否
5、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
是 否
6、周邦彦用体物写志的笔法作词。
是 否
7、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是 否
8、《赋源》的作者是张惠言。
是 否
9、“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谣诼”化用的《楚辞》里的语言。
是 否
10、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是 否
1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是 否
12、词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
是 否
13、“似梦里,泪暗滴”,这六个字都用的仄声。
是 否
14、“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与“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形成了递进关系。
是 否
15、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清乐曲调的流行。
是 否
16、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是 否
17、李商隐的《西溪》是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的。
是 否
18、《尔雅》对荷花的解释中称其华为菡萏。
是 否
19、苏东坡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词的美感。
是 否
20、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是 否
21、叶嘉莹认为词学要在异中看见同,在变中看到常。
是 否
22、《离骚》中“退将复修吾初服”,即退而加强道德修养之意。
是 否
23、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是 否
24、境界以宏大为高。
是 否
25、“郑声”是指诗经里郑卫的国风,内容以描写男女之前的情爱居多,后被作为淫靡之音的代名词。
是 否 展开
是 否
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
是 否
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是 否
4、《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是 否
5、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
是 否
6、周邦彦用体物写志的笔法作词。
是 否
7、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是 否
8、《赋源》的作者是张惠言。
是 否
9、“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谣诼”化用的《楚辞》里的语言。
是 否
10、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是 否
1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是 否
12、词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
是 否
13、“似梦里,泪暗滴”,这六个字都用的仄声。
是 否
14、“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与“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形成了递进关系。
是 否
15、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清乐曲调的流行。
是 否
16、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是 否
17、李商隐的《西溪》是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的。
是 否
18、《尔雅》对荷花的解释中称其华为菡萏。
是 否
19、苏东坡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词的美感。
是 否
20、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是 否
21、叶嘉莹认为词学要在异中看见同,在变中看到常。
是 否
22、《离骚》中“退将复修吾初服”,即退而加强道德修养之意。
是 否
23、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是 否
24、境界以宏大为高。
是 否
25、“郑声”是指诗经里郑卫的国风,内容以描写男女之前的情爱居多,后被作为淫靡之音的代名词。
是 否 展开
展开全部
1、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是 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 否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是 4、《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是 5、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否6、周邦彦用体物写志的笔法作词。 是 否7、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是 8、《赋源》的作者是张惠言。否9、“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谣诼”化用的《楚辞》里的语言。 是 10、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否1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是 12、词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 是 13、“似梦里,泪暗滴”,这六个字都用的仄声。 是 14、“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与“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形成了递进关系。 否15、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清乐曲调的流行。 是 16、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否17、李商隐的《西溪》是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的。 是 18、《尔雅》对荷花的解释中称其华为菡萏。 是 19、苏东坡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词的美感。 否20、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是 21、叶嘉莹认为词学要在异中看见同,在变中看到常。 是 22、《离骚》中“退将复修吾初服”,即退而加强道德修养之意。 是 23、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否24、境界以宏大为高。 否25、“郑声”是指诗经里郑卫的国风,内容以描写男女之前的情爱居多,后被作为淫靡之音的代名词。 是
展开全部
第一 正确
第二 错误
第二 错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是 2、否 3、是 4、是 5、否 6、是 7、是 8、否 9、是 10、否 11、是 12、是 13、是 14、否 15、是 16、否 17、是 18、是 19、否 20、是 21、是 22、是 23、否 24、否 25、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