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根据提示用规定在原文上修改语文学习要注重实践活动的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学习写作
现在,有许多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一提起习作就头疼,几乎到了“谈作色变”的程度。有的学生这样说:“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是他们的词汇不够,抑或是生活平淡、无事可写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教师命题——指导审题——回忆往事——指导写法——学生练写——老师批改”,从老师的主观意识出发来命题,老师主宰了习作指导的全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实际,从理性开始,于抽象入手,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严重违背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性。更严重的是,有的老师随意拔高习作要求,不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不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学生闭门造车,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习作时缺乏情感的启迪,无灵感可言,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限制了习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要经历“观察——激情——积累——表达”的过程,只有经过广泛的、全面的、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厚积薄发,才能在习作时,激动灵感,激发创作、表达的欲望。但他们年龄小,社会接触面窄,知识相对匮乏,情感相对稚嫩,虽然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但由于不注意观察积累,导致无法真正地把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丰富多彩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所有的写作素材,无法激发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等到真正习作时,他们就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即使有的同学有话可说,但如果老师的指导不当,学生没能掌握表情达意、具体描述的方法,他们也往往只是三言两语,甚至语无伦次。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情况,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吾口说我心,吾笔写我事,吾言表我情”的境界,现场习作是一种极好的训练方式。
现场习作,就是老师根据习作的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如参观、访问、现场表演、有意创设的障碍和考验、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情境中的人和事、人与物的种种动态与静态,倾听情境中的种种声音,亲身感受现场的气氛,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趁热打铁,即时指导,适当发挥自己的想像,引导他们有条有理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集表演、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于一身,既解决了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习作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笔者认为,现场习作符合课标提出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减少束缚,自主拟题,有创意表达。”“在实践中练写,在自改互改中提高”的要求,可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补充。
要想成功地指导好现场习作,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巧妙创情境
创设能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情境,是指导学生写好现场习作的关键。创设的情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学生的创作火花被点燃了,习作时自然兴致高涨,不吐不快。
比如,近段时间,天气反复无常,学生有时带了伞,天空却是万里无云;没带伞,突然又是风雨交加,学生万般无奈,无法回家。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时,我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能让我们提前知道今天会不会下雨该多好啊!”我了以后,产生了一个设想。
下周的活动课时,我就同学们提出的话题,上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事物能让我们预先知道天气变化,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这些天气变化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课外去认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在下雨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或小制作,来验证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
第二周的汇报课上,我是这样指导的:
师:上一周,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什么任务?
生:老师让我们自己设计小实验或小制作,来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
师:刚接受任务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生1: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我觉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生2: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我还想去试一试,看看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现在,你觉得你成功了吗?
生3:我成功了。我用小实验知道今天不会下雨,所以,今天我没带伞。
生4:我也成功了。我的小制作告诉我今天不会下雨,我也没带伞。
师:能告诉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吗?
生:(有的说他看到盐会溶于水中,就想到用盐来验证下雨前,空气中的湿气大,水分多,盐会不会变湿;有的说他认真地观察了家里养的小金鱼,下雨前,它会在水面游;有的说,他制作了会预报天气的花,下雨前,花会变色……)
师:你们很会想办法,能说说你们的实验或制作过程吗?
(生说了自己的实验和制作过程)
师:大家的实验和制作成功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很高兴。
生:很激动。
这里,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个能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扣人心弦的情境,学生由于亲身经历了观察和实践,在交流“怎样做,怎样想,心情怎样”时,自然是跃跃欲试,滔滔不绝。
2.过好观察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的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观察和认识吗?”情境满足了学生好玩、爱动、好奇的心理,如果没有学生的细致观察,再好的情境也还只是孩子的一个游戏,也还是无法调动学生思维与表达欲望。俗话说“观察是作文的源泉”,“观察又是认识的基础”。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知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时,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倾听人物的对话或自白,由他们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了解和掌握事情的发生起因、发展态势、最后的结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做好观察指导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适当做些记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3.训练说话关
习作是学生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任何作文都离不开说话训练。指导学生说话,是将学生观察到的场景,经过大脑的思维、归类、分析、综合、整理后进行表达的过程,解决学生说话没有顺序、写不具体、说不通顺的问题。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引导学生按照观察顺序,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情境中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想法及由动作、神态、对话中揣摩到的人物内心活动说具体,把句子说通顺。由于现场习作是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他们的创作激情就能在实践和体验中被激发出来,他们就能兴致勃勃、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请看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观察、实验和制作做得很成功。谁能把你是怎么做的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成功呢?
生1:我回家之后,呆呆地坐在床边,想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忽然,妈妈叫我了:孩子,这些天天气潮湿,放在柜子里的盐都化了,赶快去帮我买盐去!我猛地一拍大脑,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盐一遇水就湿,下雨前天气潮湿,盐会返潮的!如果我把棉花用染了色的盐水浸泡后晒干,做成花,下雨前,天气湿度大,盐返潮了,花的颜色就会变深,不就知道会下雨了吗?我就能提前准备好雨伞了,不会再淋雨了。想到这些,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说干就干,我找来了棉花,泡了盐水,先把棉花浸湿,再晾干,然后找了一块纸板,画上我最喜欢的梅花图案,把晾干的棉花贴好,做成了一朵会预报天气的梅花。大家看,这就是我制作的会预报天气的梅花。(说着说着,这位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态。)
师:他真聪明!能从妈*的话中得到启发,做出了会预报天气的梅花。听了他的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2:他的方法我也想到了,只是我是从妈妈给我买的《十万个怎么办》这本书里看到的。(他拿出这本书,翻到介绍怎样预知天气变化的那篇文章)
生3:他说的非常好!不但把他怎样做成会预报天气的梅花的过程说清楚了,还详细地介绍了他做之前的不知所的心理和做成后的激动心情。
师:还有谁要说的?
生4:回到家里,我的心里烦透了,心中暗暗骂道:这老师布置的什么任务啊!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嘛!可我仍想试试,看看自己会不会想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拼命地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我找到了!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下雨前,蜘蛛会把网织得更结实,织的网丝会更密。于是,我就天天去观察家门前桂花树上的蜘蛛,果然,前天,我看到蜘蛛又在忙着修补蛛网,那天就下雨了。当时,我高兴地喊了起来: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把妈妈吓了一跳,连忙跑过来问这问那,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呢。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这样吧,我们把自己的观察、实验或制作写下来,要求:不但要写清过程,还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想法或心情、感受,好吗?
4.重视自改关
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虽然学生的习作是亲身经历,印象深刻,但毕竟还只是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稚嫩,还是无法真正做到文通句顺,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引导他们通过自读自改、同学互改,让他们在修改习作的实践中交流思路,领悟习作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领悟和体会写作的技巧,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每次写完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先自己用普通话认认真真地读上一遍,读完后想想,每句话是否都能读得通顺,是否写清楚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否写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再认真地找找有没有错别字;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说说是否能听清楚自己的文章写了什么,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先后顺序是否正确,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后,根据找出来的不足之处,自我修改,同学互改。还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优秀习作、问题比较明显的习作),一起讨论,互学互改。
现在,有许多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一提起习作就头疼,几乎到了“谈作色变”的程度。有的学生这样说:“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是他们的词汇不够,抑或是生活平淡、无事可写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根源还在于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教师命题——指导审题——回忆往事——指导写法——学生练写——老师批改”,从老师的主观意识出发来命题,老师主宰了习作指导的全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实际,从理性开始,于抽象入手,是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严重违背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性。更严重的是,有的老师随意拔高习作要求,不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不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学生闭门造车,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习作时缺乏情感的启迪,无灵感可言,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限制了习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要经历“观察——激情——积累——表达”的过程,只有经过广泛的、全面的、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厚积薄发,才能在习作时,激动灵感,激发创作、表达的欲望。但他们年龄小,社会接触面窄,知识相对匮乏,情感相对稚嫩,虽然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但由于不注意观察积累,导致无法真正地把大千世界万千事物丰富多彩的内容转化为自己所有的写作素材,无法激发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等到真正习作时,他们就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了。即使有的同学有话可说,但如果老师的指导不当,学生没能掌握表情达意、具体描述的方法,他们也往往只是三言两语,甚至语无伦次。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情况,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吾口说我心,吾笔写我事,吾言表我情”的境界,现场习作是一种极好的训练方式。
现场习作,就是老师根据习作的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如参观、访问、现场表演、有意创设的障碍和考验、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情境中的人和事、人与物的种种动态与静态,倾听情境中的种种声音,亲身感受现场的气氛,揣摩人物的心理,然后,趁热打铁,即时指导,适当发挥自己的想像,引导他们有条有理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集表演、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于一身,既解决了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习作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笔者认为,现场习作符合课标提出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减少束缚,自主拟题,有创意表达。”“在实践中练写,在自改互改中提高”的要求,可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补充。
要想成功地指导好现场习作,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巧妙创情境
创设能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情境,是指导学生写好现场习作的关键。创设的情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生的体验兴趣,学生的创作火花被点燃了,习作时自然兴致高涨,不吐不快。
比如,近段时间,天气反复无常,学生有时带了伞,天空却是万里无云;没带伞,突然又是风雨交加,学生万般无奈,无法回家。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时,我听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能让我们提前知道今天会不会下雨该多好啊!”我了以后,产生了一个设想。
下周的活动课时,我就同学们提出的话题,上了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事物能让我们预先知道天气变化,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这些天气变化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课外去认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在下雨前会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或小制作,来验证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
第二周的汇报课上,我是这样指导的:
师:上一周,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什么任务?
生:老师让我们自己设计小实验或小制作,来提前知道天气的变化情况。
师:刚接受任务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生1:我当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我觉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生2: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我还想去试一试,看看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现在,你觉得你成功了吗?
生3:我成功了。我用小实验知道今天不会下雨,所以,今天我没带伞。
生4:我也成功了。我的小制作告诉我今天不会下雨,我也没带伞。
师:能告诉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方法吗?
生:(有的说他看到盐会溶于水中,就想到用盐来验证下雨前,空气中的湿气大,水分多,盐会不会变湿;有的说他认真地观察了家里养的小金鱼,下雨前,它会在水面游;有的说,他制作了会预报天气的花,下雨前,花会变色……)
师:你们很会想办法,能说说你们的实验或制作过程吗?
(生说了自己的实验和制作过程)
师:大家的实验和制作成功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很高兴。
生:很激动。
这里,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一个能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扣人心弦的情境,学生由于亲身经历了观察和实践,在交流“怎样做,怎样想,心情怎样”时,自然是跃跃欲试,滔滔不绝。
2.过好观察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的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观察和认识吗?”情境满足了学生好玩、爱动、好奇的心理,如果没有学生的细致观察,再好的情境也还只是孩子的一个游戏,也还是无法调动学生思维与表达欲望。俗话说“观察是作文的源泉”,“观察又是认识的基础”。刚开始时,学生往往不知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时,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倾听人物的对话或自白,由他们的动作和神态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了解和掌握事情的发生起因、发展态势、最后的结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做好观察指导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适当做些记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3.训练说话关
习作是学生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任何作文都离不开说话训练。指导学生说话,是将学生观察到的场景,经过大脑的思维、归类、分析、综合、整理后进行表达的过程,解决学生说话没有顺序、写不具体、说不通顺的问题。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引导学生按照观察顺序,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情境中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想法及由动作、神态、对话中揣摩到的人物内心活动说具体,把句子说通顺。由于现场习作是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他们的创作激情就能在实践和体验中被激发出来,他们就能兴致勃勃、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请看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观察、实验和制作做得很成功。谁能把你是怎么做的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分享你的成功呢?
生1:我回家之后,呆呆地坐在床边,想了很久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忽然,妈妈叫我了:孩子,这些天天气潮湿,放在柜子里的盐都化了,赶快去帮我买盐去!我猛地一拍大脑,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盐一遇水就湿,下雨前天气潮湿,盐会返潮的!如果我把棉花用染了色的盐水浸泡后晒干,做成花,下雨前,天气湿度大,盐返潮了,花的颜色就会变深,不就知道会下雨了吗?我就能提前准备好雨伞了,不会再淋雨了。想到这些,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说干就干,我找来了棉花,泡了盐水,先把棉花浸湿,再晾干,然后找了一块纸板,画上我最喜欢的梅花图案,把晾干的棉花贴好,做成了一朵会预报天气的梅花。大家看,这就是我制作的会预报天气的梅花。(说着说着,这位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态。)
师:他真聪明!能从妈*的话中得到启发,做出了会预报天气的梅花。听了他的话,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2:他的方法我也想到了,只是我是从妈妈给我买的《十万个怎么办》这本书里看到的。(他拿出这本书,翻到介绍怎样预知天气变化的那篇文章)
生3:他说的非常好!不但把他怎样做成会预报天气的梅花的过程说清楚了,还详细地介绍了他做之前的不知所的心理和做成后的激动心情。
师:还有谁要说的?
生4:回到家里,我的心里烦透了,心中暗暗骂道:这老师布置的什么任务啊!这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嘛!可我仍想试试,看看自己会不会想出什么好办法。于是,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拼命地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我找到了!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下雨前,蜘蛛会把网织得更结实,织的网丝会更密。于是,我就天天去观察家门前桂花树上的蜘蛛,果然,前天,我看到蜘蛛又在忙着修补蛛网,那天就下雨了。当时,我高兴地喊了起来:我发现了!我发现了!把妈妈吓了一跳,连忙跑过来问这问那,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呢。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这样吧,我们把自己的观察、实验或制作写下来,要求:不但要写清过程,还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想法或心情、感受,好吗?
4.重视自改关
课标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虽然学生的习作是亲身经历,印象深刻,但毕竟还只是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稚嫩,还是无法真正做到文通句顺,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引导他们通过自读自改、同学互改,让他们在修改习作的实践中交流思路,领悟习作技巧、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在交流中互相学习,领悟和体会写作的技巧,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每次写完后,我总是要求学生:先自己用普通话认认真真地读上一遍,读完后想想,每句话是否都能读得通顺,是否写清楚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否写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再认真地找找有没有错别字;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让他们说说是否能听清楚自己的文章写了什么,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先后顺序是否正确,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后,根据找出来的不足之处,自我修改,同学互改。还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优秀习作、问题比较明显的习作),一起讨论,互学互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