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的力学和电学部分最基本的概念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
1.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
3.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
高中物理电学部分:包括静电学、恒定电流和电磁学。
1.静电学主要与力学和运动学结合,涉及电场、电场力、库仑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电势、电势能、电容等。
2.恒定电流的内容和初中的接近,多了闭合回路中的欧姆定律。
3.电磁学主要有磁场, 洛伦滋力,粒子在磁场、电磁混合场中的运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电磁波等。
创远信科
2024-07-24 广告
2024-07-24 广告
作为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团队成员,我们积累了广泛的介电常数数据。这些数据覆盖了从常见物质如空气、水、塑料到专业材料如聚苯乙烯、环乙醇等的介电常数。通过精心整理和分析,我们汇编了介电常数表合集,为客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这些数据不...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创远信科提供
展开全部
一、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
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
(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
(2)特点○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1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3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匀强电场(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AB=-△Ep=EpA-EPB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7、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3两等势面不相交○
4等势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疏弱密强。
○5画等势面时,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3)判断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间的电势差。
三、电场力的性质
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1N/C=1V/m
(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场源电荷○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
(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线
(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
○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
○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
(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四、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
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
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
mg=Eq3、加速问题
(1)由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Eq,粒子的加速度为a=Eq/m,若两板间距离为d,则
(2)由动能定理解释,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3、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带电粒子做类平抛的水平距离,若能飞出电场水平距离为L,若不能飞出电场则水平距离为x带电粒子飞行的时间:t=x/v0=L/v0——————○1粒子要能飞出电场则:y≤d/2————————
○2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3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4粒子出电场的速度偏角:——————
○5由○1○2○3○4○5可得:
飞行时间:t=L/vO竖直分速度:
侧向偏移量:偏向角:
飞行时间:t=L/vO侧向偏移量:y’=偏向角:
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
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
五、电容器及其应用
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S-A: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放电过程S-B: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的比值就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是电容的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
(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pF=10-6μF=10-12F
(5)特点:
○1电容器的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2电容器的电容C与Q和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3在有关电容器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个公式和○3的结论联合使用进行判断○4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一、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 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 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 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 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三、弹力 (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 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 F=kx,k 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 仅与弹簧 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 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四、摩擦力 :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 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 面不光滑。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 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 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3)、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1)、 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 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 ,0<F≤Fm,其中 Fm 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 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 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 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六、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 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七、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 F1 的大小与另一分力 F2 的方向,求 F1 的方向和 F2 的小: 若 F
1=Fsinθ 或 F1≥F 有一组解 若 F>F1>Fsinθ 有两组解 若 F<Fsinθ 无解 。
3)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 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 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 体。
八、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九、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
具体 的方法是:
1. 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 A,与 A 接触的物体有 B、C、D……就应出“B 对 A”、“C 对 A”、“D 对 A”、 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 对 B”、“A 对 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 A 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 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 ,否 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 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 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 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 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 、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 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 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 x 轴和 y 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 Fx 和 Fy,其中: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注意:如果 F 合=0,可推出 Fx=0,Fy=
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 到。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
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
(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
(2)特点○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1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3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匀强电场(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WAB=-△Ep=EpA-EPB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7、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3两等势面不相交○
4等势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疏弱密强。
○5画等势面时,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3)判断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间的电势差。
三、电场力的性质
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m1N/C=1V/m
(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场源电荷○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
(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线
(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
○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
○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
(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四、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
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
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
mg=Eq3、加速问题
(1)由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Eq,粒子的加速度为a=Eq/m,若两板间距离为d,则
(2)由动能定理解释,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3、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带电粒子做类平抛的水平距离,若能飞出电场水平距离为L,若不能飞出电场则水平距离为x带电粒子飞行的时间:t=x/v0=L/v0——————○1粒子要能飞出电场则:y≤d/2————————
○2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3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4粒子出电场的速度偏角:——————
○5由○1○2○3○4○5可得:
飞行时间:t=L/vO竖直分速度:
侧向偏移量:偏向角:
飞行时间:t=L/vO侧向偏移量:y’=偏向角:
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
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
五、电容器及其应用
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S-A: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放电过程S-B: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的比值就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是电容的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
(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pF=10-6μF=10-12F
(5)特点:
○1电容器的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2电容器的电容C与Q和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3在有关电容器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个公式和○3的结论联合使用进行判断○4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一、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
1) 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 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 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 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 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三、弹力 (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 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 F=kx,k 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 仅与弹簧 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 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四、摩擦力 :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 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 面不光滑。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 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 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3)、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1)、 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 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 ,0<F≤Fm,其中 Fm 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 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 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 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六、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 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七、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 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 F1 的大小与另一分力 F2 的方向,求 F1 的方向和 F2 的小: 若 F
1=Fsinθ 或 F1≥F 有一组解 若 F>F1>Fsinθ 有两组解 若 F<Fsinθ 无解 。
3) 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 力分解的解题思路 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 几何问题。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 体。
八、矢量与标量 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九、思维升华??规律?方法?思路
(一)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物体可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是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与周围物体的接触情况来考虑。
具体 的方法是:
1. 确定研究对象,找出所有施力物体 确定所研究的物体,找出周围对它施力的物体,得出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
1)如果所研究的物体为 A,与 A 接触的物体有 B、C、D……就应出“B 对 A”、“C 对 A”、“D 对 A”、 的作用力等,不能把“A 对 B”、“A 对 C”等的作用力也作为 A 的受力;
2)不能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的对象上;
3) 物体受到的每个力的作用,都要找到施力物体;
4) 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后,要检查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出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等) ,否 则会发生多力或漏力现象。
2. 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 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 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 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 、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 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 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 x 轴和 y 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 Fx 和 Fy,其中: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注意:如果 F 合=0,可推出 Fx=0,Fy=
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 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经典力学就是牛顿三大定律来支持的,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的理论,电学是用力学来进行微观分析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中阶段
力学:位移、速度、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力、功、能量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电学: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是电场中的基本概念;电流、电阻、电动势、电压等是电路中的基本概念
力学:位移、速度、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力、功、能量动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电学: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是电场中的基本概念;电流、电阻、电动势、电压等是电路中的基本概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