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国的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规模很小、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简单落后、生产收益低的经济形态,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的特点主要有:
其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决定了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形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农民个人在其家属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主要产品的
全部的生产过程,一般没有外部协作,属于个体劳动的性质。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
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为维持温饱,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产品,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农民的生产通常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
式。人们在田间劳作充其量是解决一家的食物,而穿戴没有着落,这就有产生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的必然性。所以在空闲时间里,人们就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手工业
生产,以解决一家的穿着衣戴。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白居易的《朱陈村》中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这些词句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在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同时,农民还经
营家庭畜牧、瓜果种植及布帛麻丝等家庭副业,以满足生活的其他需要和缴纳赋税。
其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下农民在自己有限和贫瘠的土地上,一年勤勤恳恳生产出的产品也就是满足自己
衣食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缴纳国家的赋税,基本没有剩余进行商品交换。“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是对农民的长年劳累辛苦的描写;“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是农民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的产品有一定的剩余,才会去市场出售,所以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其四,稳定性和脆弱性。
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在比较贫瘠的自然
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一个农民,只要他不是太懒惰,只要年景不是有什么旱
涝灾害,只要家中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如重大疾病,就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缺乏积累和储备的能力,经不起风
吹浪打,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封建国家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以及封建地主的兼并等条件下,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
流亡。所以,小农经济又是很不稳定的,具有脆弱性。如西汉晃错《论贵粟疏》中所言“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这充分说明了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其五,封闭性和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除盐铁之外,
一般不必外求,生活比较稳定,一辈子不和外界来往也可以生活,安土重迁,知足长乐,所以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生活封闭,与外界交流的少,缺乏进取和忧患意识,
苟且偷安,缺乏竞争意识,意识思维比较狭隘,思维模式单一,具有落后性。“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
正体现出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其六,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徭役和
兵役的根本保证,所以小农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小农的兴盛就是国家的兴盛。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封建王朝前期明君
都注意保护小农经济,保护农业生产,以维护封建统治。如西汉初年的“修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时减
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有一定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保证农民的生产
时间,轻摇薄赋,劝课农桑,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其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决定了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形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农民个人在其家属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主要产品的
全部的生产过程,一般没有外部协作,属于个体劳动的性质。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
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为维持温饱,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产品,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农民的生产通常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
式。人们在田间劳作充其量是解决一家的食物,而穿戴没有着落,这就有产生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的必然性。所以在空闲时间里,人们就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手工业
生产,以解决一家的穿着衣戴。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白居易的《朱陈村》中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这些词句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在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同时,农民还经
营家庭畜牧、瓜果种植及布帛麻丝等家庭副业,以满足生活的其他需要和缴纳赋税。
其三,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下农民在自己有限和贫瘠的土地上,一年勤勤恳恳生产出的产品也就是满足自己
衣食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缴纳国家的赋税,基本没有剩余进行商品交换。“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是对农民的长年劳累辛苦的描写;“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是农民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的产品有一定的剩余,才会去市场出售,所以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其四,稳定性和脆弱性。
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简单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在比较贫瘠的自然
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一个农民,只要他不是太懒惰,只要年景不是有什么旱
涝灾害,只要家中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如重大疾病,就可以做到衣食无忧,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缺乏积累和储备的能力,经不起风
吹浪打,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封建国家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以及封建地主的兼并等条件下,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
流亡。所以,小农经济又是很不稳定的,具有脆弱性。如西汉晃错《论贵粟疏》中所言“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
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这充分说明了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其五,封闭性和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除盐铁之外,
一般不必外求,生活比较稳定,一辈子不和外界来往也可以生活,安土重迁,知足长乐,所以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生活封闭,与外界交流的少,缺乏进取和忧患意识,
苟且偷安,缺乏竞争意识,意识思维比较狭隘,思维模式单一,具有落后性。“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
正体现出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其六,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徭役和
兵役的根本保证,所以小农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小农的兴盛就是国家的兴盛。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封建王朝前期明君
都注意保护小农经济,保护农业生产,以维护封建统治。如西汉初年的“修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免除若干年徭役……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时减
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有一定土地进行农业生产,保证农民的生产
时间,轻摇薄赋,劝课农桑,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展开全部
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和落后性
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地买卖频繁
小农经济,属于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此外现代的小农经济的概念有所扩展,还包括了小型农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本课在讲到小农经济时,文中明确罗列了三个特点即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如果教师把课中和课后的两则材料加以运用,还会总结出小农经济的其他特征。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两则材料,教师可稍加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解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则体现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描述的是官府赋税沉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则是自耕农的长年劳累辛苦;“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又是自耕农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则表明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也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和土地买卖频繁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撇开材料而仅仅谈论文中列举的三个特征,显而易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加以好好利用为教学服务,不能视而不见。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够培养成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两则材料,教师可稍加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解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则体现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描述的是官府赋税沉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则是自耕农的长年劳累辛苦;“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又是自耕农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则表明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也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和土地买卖频繁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撇开材料而仅仅谈论文中列举的三个特征,显而易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加以好好利用为教学服务,不能视而不见。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够培养成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在新课程四种历史教材中,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征描述不尽相同,有的甚至不甚了了,比如《大象版》、《人民版》等。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有哪些?现以岳麓版<<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课为例说明。
本课在讲到小农经济时,文中明确罗列了三个特点即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如果教师把课中和课后的两则材料加以运用,还会总结出小农经济的其他特征。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两则材料,教师可稍加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解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则体现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描述的是官府赋税沉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则是自耕农的长年劳累辛苦;“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又是自耕农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则表明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也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和土地买卖频繁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撇开材料而仅仅谈论文中列举的三个特征,显而易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加以好好利用为教学服务,不能视而不见。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够培养成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本课在讲到小农经济时,文中明确罗列了三个特点即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如果教师把课中和课后的两则材料加以运用,还会总结出小农经济的其他特征。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这两则材料,教师可稍加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自己解读,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反映了安居乐业的“男耕女织”式的经济生活情景。而“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则体现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描述的是官府赋税沉重;“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则是自耕农的长年劳累辛苦;“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又是自耕农自给自足生活的真实写照。“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则表明小农经济的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也说明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和土地买卖频繁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如果撇开材料而仅仅谈论文中列举的三个特征,显而易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加以好好利用为教学服务,不能视而不见。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也能够培养成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