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今,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日趋完善,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这一时间在学生、家长和老师间引起了轰动。那么,中学生到底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呢?
该。
1现在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大部分时间靠在工作上这也就减少了关心孩子的时间。如果孩子能随身带着手机,外出或上学等能随时给父母报个平安,这既减少了父母的忧虑,也节省了很多时间,非常方便。
2现在的经济条件,大多数家庭都有了提高,基本能养活孩子的手机,再说,现在带手机的同学或有手机的同学已经很多了。据一位老师说:他们班里50名同学,40名同学手机,可见这个可怕的数字足以说明带手机的普遍性。
3只要学校能制定好一些相关制度,学生不影响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带着手机。
可以便于学生多角度交往'学习及时,及时了解一些新闻消息等。
不应该。
1手机对人尤其是学生的辐射能力很强,时间长了会有损大脑,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学生的防范意识还比较弱,加上由于贪玩,所以手机很容易丢失。另外,很有可能随时会成为不发分子的猎物,在适当的时机被不法抓住、盯住,轻者可能被恐吓、逼威;重者则有可能遭受暴力逼迫,甚至是生命危险这对自己的成长和家庭会带来很大影响。
2容易引起同学间互相攀比,造成不良风气。尤其对于很多农村或农民工在城市读书的子女,有的甚至还会带来家庭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习成绩下降。
3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对学生来说极容易造成一些不健康行为。比如上课偷发短信、聊天、玩游戏、考试作弊、偷拍甚至是上网,会成为同学间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介,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纪律。另外,也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校规中明令不准带手机、mp3、文曲星等进入校园。而《中学生守则》的第2条就明确提出“遵守校规校纪”。另外,《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也有提到:不互相攀比、不互相作弊、不浏览、不制作和传播不良信息。
5就算真有事,我们完全可以借学校的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用一下,或者买一张IC卡随身携带,既安全又便。
不过,这个问题的最终定论还是应该看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反应,甚至是国家、政府施行的一些条例。现在不是有了专门儿为学生准备的只能通电话的小灵通了吗?这个应该可以考虑。但是,我个人认为,当前,最好还是不带,以上反对条例全是理由。
该。
1现在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大部分时间靠在工作上这也就减少了关心孩子的时间。如果孩子能随身带着手机,外出或上学等能随时给父母报个平安,这既减少了父母的忧虑,也节省了很多时间,非常方便。
2现在的经济条件,大多数家庭都有了提高,基本能养活孩子的手机,再说,现在带手机的同学或有手机的同学已经很多了。据一位老师说:他们班里50名同学,40名同学手机,可见这个可怕的数字足以说明带手机的普遍性。
3只要学校能制定好一些相关制度,学生不影响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带着手机。
可以便于学生多角度交往'学习及时,及时了解一些新闻消息等。
不应该。
1手机对人尤其是学生的辐射能力很强,时间长了会有损大脑,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学生的防范意识还比较弱,加上由于贪玩,所以手机很容易丢失。另外,很有可能随时会成为不发分子的猎物,在适当的时机被不法抓住、盯住,轻者可能被恐吓、逼威;重者则有可能遭受暴力逼迫,甚至是生命危险这对自己的成长和家庭会带来很大影响。
2容易引起同学间互相攀比,造成不良风气。尤其对于很多农村或农民工在城市读书的子女,有的甚至还会带来家庭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习成绩下降。
3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对学生来说极容易造成一些不健康行为。比如上课偷发短信、聊天、玩游戏、考试作弊、偷拍甚至是上网,会成为同学间传播不良信息的媒介,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纪律。另外,也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是,现在很多学校的校规中明令不准带手机、mp3、文曲星等进入校园。而《中学生守则》的第2条就明确提出“遵守校规校纪”。另外,《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也有提到:不互相攀比、不互相作弊、不浏览、不制作和传播不良信息。
5就算真有事,我们完全可以借学校的电话或者老师的手机用一下,或者买一张IC卡随身携带,既安全又便。
不过,这个问题的最终定论还是应该看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反应,甚至是国家、政府施行的一些条例。现在不是有了专门儿为学生准备的只能通电话的小灵通了吗?这个应该可以考虑。但是,我个人认为,当前,最好还是不带,以上反对条例全是理由。
展开全部
可以,但是必须要在家长允许下玩,不可以把手机带到教室或者课堂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学生“手机热”的成因与反思
摘 要
在当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随身物品。中学生使用手机表达自我,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与同辈群体进行情感交流。此外,手机也是中学生反抗来自学校、家庭主流社会文化的一种武器。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需要家长、老师等进行反思,避免手机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关键词
中学生 手机热 自我 反思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创新和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将手机称为继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已经高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相对于其他群体,中学生群体更为频繁地使用手机,也是最为充分利用手机各种功能的人群。
笔者每周定期去北京市某中学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课程,在接触并深入了解他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每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且手机几乎不离开自己,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手机的痴迷程度。为什么当代中学生对手机如此着迷,他们有什么需求,想要获得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亟需回答。
一、“手机热”问题概述
1.手机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手机这种新的媒体正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占据自己的地盘,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是以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等为主。3G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已然成为了手机主要的媒介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1)便捷性
手机的便捷迎合了当代中学生的知识、娱乐需求。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通过它获得大量的信息,例如,查阅单词、百度概念、阅读新闻等。此外,手机体积小,易于随身携带。
(2)情感互动
手机不仅满足了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还满足了他们生活中的情感需求。手机丰富了他们与朋友交流沟通的方式,通过手机的某些功能,让中学生打开了交往之门。中学生目前正处于需要朋友情感支持的阶段,手机成为一种沟通情感的媒介。
(3)满足自我实现
手机的出现为中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观点的空间。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高涨,他们通过手机可以尽情地表现自我,张扬自我的个性。例如: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发表自己对某些事的观点等。
2.“手机热”的表现
(1)学校中人手一部手机
进入21世纪以来,无线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走在中学的校园中,会发现人人手中拿着一部不错的手机,这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时时事事依靠手机
手机不再仅有通讯功能,听音乐、看视频、拍照、上网等功能集于一体,让中学生事事依靠手机,使手机同时具备学习功能和娱乐功能。
3.以往研究的不足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手机研究方面,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对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很多研究从手机的负面作用出发,说明手机过度使用对青少年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较少从中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内在深层原因。本研究试图说明当代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内在需求与动力,从而为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提供借鉴。
二、中学生出现“手机热”现象的原因
1.利用手机建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自我认同
手机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对于中学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在现代社会,手机号码已经成为维持社会关系的一种个体代号,一个或两个手机号码就代表一个特定的个体,个体通过这些号码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维持社会关系。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还没有充分地融入社会网络,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交往的圈子,他们需要用手机来维持并扩大这种圈子,以增加自己的资源储备,为以后完全进入社会做准备。与其他人群相比,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社会关系网络容易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频繁地建立和中断社会关系。[2]在很大程度上,手机的虚拟交往正好可以弥补中学生群体间直面接触的缺失,姓名与号码紧密连接,以至于个人身份仅仅作为数据空间中的一个东西存在于手机通讯录之中。虽然手机号码作为一种存储空间上的磁性模式呈现出一种物质表现,它的真实性却体现在数字定义的空间领域中。
以下是一位中学生的访谈记录:“我觉得手机中认识的网友远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可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今天可能很亲密,明天就是‘仇人’。在家长、老师、同学面前,有时必须伪装自己,扮演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角色,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主动权不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安排,稍有反抗就会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在手机上,我可以自己选择认识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放弃什么样的朋友,往往不会出现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渐渐地,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就形成了,在这个网络中,我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肯定的声音”。
由此可以看出,虚拟交往可以被看做中学生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中,中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3]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发展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社交圈,提高中学生社会网络的支持性,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进而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交往氛围。中学生可以在虚拟交往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到朋友的赞许,获得自信,从而有助于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建立。同时,中学生在建构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他们也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与朋友交往中确立并完善个体的自我认同。
2.利用手机实现中学生身体“在场”、意义“缺场”
“场”的概念广泛应用在各个学术领域,最初是出现在物理学领域中,主要有磁场、电场、力场等,随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卡夫卡提出了“心理场”和“物理场”的概念,与“场”在物理场、心理场中的意义有所不同的是,社会学家们关于场域的理解更强调关系和意义。迪尔凯姆提出了把社会事实放在场的领域里来综合把握,去挖掘存在和影响它们的各种社会联系。对场域做出系统的阐释当属布迪厄。有关在场与缺场的界定,更多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作案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在场与缺场的判定更倾向于一种物理的、身体的区分。对于缺场这个概念,布迪厄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后来的学者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例如,马维娜指出,在场不仅指物理的在场,是物理和意义的相互融合。而“缺场”并非物理的缺场与身体的不在场,更多的是指“物理即身体的在场和意义的不在场,表面在场实际不在场”。具体到本研究中,中学生在课堂上屡屡出现玩手机的现象其实是身体的在场和意义的不在场。虽然他们身在课堂,但是不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过程,即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玩手机是一种重要的意义缺场的表现。在课堂场域下,中学生进入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同时,他们作为一种实物存在在课堂的现实空间中,而出现在另一个空间,所以,这也意味着他们精神相对于实物而言,已经缺场。
以下是来自一个中学生的访谈:
笔者:你上课总是迷迷糊糊的,怎么回事呀?
被访者:其实,我在课上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我只是坐在座位上,老师就不会找我的茬,至于我在干什么,老师也不管,所以嘛,无聊了就玩手机。
他们运用这种方式,将注意力从当下的场域中分散,表现出与当下的隔离,暗示他们精神是不在场的。这其实也是中学生用他们自己建构的语言告诉人们,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就更加需要成年人进行反思,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与中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3.利用手机构造新意义,获取新权力
中学生手机亚文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手机已有的物品体系和意义系统,譬如流行音乐、影视欣赏、网络冲浪、小说阅读、电子游戏、偶像崇拜等已经存在的文化系统,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移植和对意义的篡改来构造属于自己的手机亚文化。例如,流行音乐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手机应用上,流行音乐以手机铃声、彩铃等形态呈现。个性化手机铃音的响起成为青年自我风格和个性品位的彰显。中学生较多选择自我喜欢的流行音乐、动漫音乐或是搞怪音响作为自己的铃声。原来学生们想去观赏影片需要去电影院,阅读小说需要捧着厚厚的书,如今,他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开展这些行为。
此外,手机这种媒介向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学生在表达自我立场时获得了极大的释放。借助手机的力量,中学生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相迥异的亚文化,致使这种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在家庭、学校生活中,成人总是在控制着主流的话语权,中学生总是充当被规范、被服从的角色,手机恰恰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场域”,在课堂上把教师排除在外,在家庭中家长同样也被排除在外,他们一旦要进入这个场域,必须相应表现出与该场域相符的行为,以及使用该场域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构造出一种特殊的与传统主流文化相异的文化氛围。这其实是中学生用一种“弱者的武器”表达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力。
三、对“手机热”现象的分析思考
1.国家出现的各种禁机令
针对国内外学校普遍出现的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各国都出现了一定的禁止手机的规定。美国在2000年规定,美国各州的学区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2007年,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日本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政府教育恳谈会”拟订关于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的草案,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日前,这份草案已获得日本政府批准。此外,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国内有些地方学校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但是仍然能看到学生手中拿着手机的现象。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帮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然而,单方面的举措可能不会使这种现象缓解,学生在校外仍然可以使用各种途径获得手机。因此,想要使这种现象得到缓解,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不是单靠出台一些规定就能使这种现象得到根除,首先应该深入到中学生的世界中,探究他们为什么对手机如此痴迷,他们从手机中获得了什么需求,否则,可能导致中学生和成年人的关系进一步僵化。
2.反思
随着中学生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强化,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之间得到自信和归属感,手机满足中学生对他人沟通交流的便捷性、及时性的需求,通过短信、微信等聊天的工具进行情感互动。同时,由于中学生处于一个基于知识获得社会关系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更乐于通过手机网络建立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的经营中逐渐获得自我认同。此外,他们通过手机建立自己的微博、个人空间,充分表达自己,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手机虚拟空间中建立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语言符号,从而在这个群体中占有话语权。
综上所述,中学生对手机的喜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家长、老师而言,他们可能更注重的是手机的使用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却忽略了手机可能带给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特殊的需要。作为成年人来说,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从这样一个现象中反思,而不是盲目地采取制止的措施。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只是一个暂时的目标性行为,而不是真正深入了解中学生需求的明智方法。如何让成年人换角度去看中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他们所谓的“问题”需要长期努力。
摘 要
在当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随身物品。中学生使用手机表达自我,构建社会关系网络,与同辈群体进行情感交流。此外,手机也是中学生反抗来自学校、家庭主流社会文化的一种武器。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需要家长、老师等进行反思,避免手机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关键词
中学生 手机热 自我 反思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创新和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将手机称为继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已经高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相对于其他群体,中学生群体更为频繁地使用手机,也是最为充分利用手机各种功能的人群。
笔者每周定期去北京市某中学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课程,在接触并深入了解他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每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且手机几乎不离开自己,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手机的痴迷程度。为什么当代中学生对手机如此着迷,他们有什么需求,想要获得什么?对于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亟需回答。
一、“手机热”问题概述
1.手机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手机这种新的媒体正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占据自己的地盘,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是以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等为主。3G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已然成为了手机主要的媒介形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1)便捷性
手机的便捷迎合了当代中学生的知识、娱乐需求。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通过它获得大量的信息,例如,查阅单词、百度概念、阅读新闻等。此外,手机体积小,易于随身携带。
(2)情感互动
手机不仅满足了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还满足了他们生活中的情感需求。手机丰富了他们与朋友交流沟通的方式,通过手机的某些功能,让中学生打开了交往之门。中学生目前正处于需要朋友情感支持的阶段,手机成为一种沟通情感的媒介。
(3)满足自我实现
手机的出现为中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观点的空间。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高涨,他们通过手机可以尽情地表现自我,张扬自我的个性。例如: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中发表自己对某些事的观点等。
2.“手机热”的表现
(1)学校中人手一部手机
进入21世纪以来,无线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走在中学的校园中,会发现人人手中拿着一部不错的手机,这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时时事事依靠手机
手机不再仅有通讯功能,听音乐、看视频、拍照、上网等功能集于一体,让中学生事事依靠手机,使手机同时具备学习功能和娱乐功能。
3.以往研究的不足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手机研究方面,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对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很多研究从手机的负面作用出发,说明手机过度使用对青少年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较少从中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探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内在深层原因。本研究试图说明当代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内在需求与动力,从而为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提供借鉴。
二、中学生出现“手机热”现象的原因
1.利用手机建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自我认同
手机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对于中学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在现代社会,手机号码已经成为维持社会关系的一种个体代号,一个或两个手机号码就代表一个特定的个体,个体通过这些号码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个体维持社会关系。对于中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还没有充分地融入社会网络,但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交往的圈子,他们需要用手机来维持并扩大这种圈子,以增加自己的资源储备,为以后完全进入社会做准备。与其他人群相比,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社会关系网络容易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频繁地建立和中断社会关系。[2]在很大程度上,手机的虚拟交往正好可以弥补中学生群体间直面接触的缺失,姓名与号码紧密连接,以至于个人身份仅仅作为数据空间中的一个东西存在于手机通讯录之中。虽然手机号码作为一种存储空间上的磁性模式呈现出一种物质表现,它的真实性却体现在数字定义的空间领域中。
以下是一位中学生的访谈记录:“我觉得手机中认识的网友远比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可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今天可能很亲密,明天就是‘仇人’。在家长、老师、同学面前,有时必须伪装自己,扮演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角色,我觉得那不是真正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的主动权不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安排,稍有反抗就会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而在手机上,我可以自己选择认识什么样的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放弃什么样的朋友,往往不会出现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渐渐地,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就形成了,在这个网络中,我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肯定的声音”。
由此可以看出,虚拟交往可以被看做中学生交往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中,中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3]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发展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社交圈,提高中学生社会网络的支持性,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进而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交往氛围。中学生可以在虚拟交往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到朋友的赞许,获得自信,从而有助于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建立。同时,中学生在建构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他们也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与朋友交往中确立并完善个体的自我认同。
2.利用手机实现中学生身体“在场”、意义“缺场”
“场”的概念广泛应用在各个学术领域,最初是出现在物理学领域中,主要有磁场、电场、力场等,随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卡夫卡提出了“心理场”和“物理场”的概念,与“场”在物理场、心理场中的意义有所不同的是,社会学家们关于场域的理解更强调关系和意义。迪尔凯姆提出了把社会事实放在场的领域里来综合把握,去挖掘存在和影响它们的各种社会联系。对场域做出系统的阐释当属布迪厄。有关在场与缺场的界定,更多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作案动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在场与缺场的判定更倾向于一种物理的、身体的区分。对于缺场这个概念,布迪厄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后来的学者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例如,马维娜指出,在场不仅指物理的在场,是物理和意义的相互融合。而“缺场”并非物理的缺场与身体的不在场,更多的是指“物理即身体的在场和意义的不在场,表面在场实际不在场”。具体到本研究中,中学生在课堂上屡屡出现玩手机的现象其实是身体的在场和意义的不在场。虽然他们身在课堂,但是不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过程,即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玩手机是一种重要的意义缺场的表现。在课堂场域下,中学生进入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同时,他们作为一种实物存在在课堂的现实空间中,而出现在另一个空间,所以,这也意味着他们精神相对于实物而言,已经缺场。
以下是来自一个中学生的访谈:
笔者:你上课总是迷迷糊糊的,怎么回事呀?
被访者:其实,我在课上根本不知道老师讲的什么,我只是坐在座位上,老师就不会找我的茬,至于我在干什么,老师也不管,所以嘛,无聊了就玩手机。
他们运用这种方式,将注意力从当下的场域中分散,表现出与当下的隔离,暗示他们精神是不在场的。这其实也是中学生用他们自己建构的语言告诉人们,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就更加需要成年人进行反思,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与中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3.利用手机构造新意义,获取新权力
中学生手机亚文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借助手机已有的物品体系和意义系统,譬如流行音乐、影视欣赏、网络冲浪、小说阅读、电子游戏、偶像崇拜等已经存在的文化系统,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移植和对意义的篡改来构造属于自己的手机亚文化。例如,流行音乐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手机应用上,流行音乐以手机铃声、彩铃等形态呈现。个性化手机铃音的响起成为青年自我风格和个性品位的彰显。中学生较多选择自我喜欢的流行音乐、动漫音乐或是搞怪音响作为自己的铃声。原来学生们想去观赏影片需要去电影院,阅读小说需要捧着厚厚的书,如今,他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开展这些行为。
此外,手机这种媒介向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学生在表达自我立场时获得了极大的释放。借助手机的力量,中学生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相迥异的亚文化,致使这种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在家庭、学校生活中,成人总是在控制着主流的话语权,中学生总是充当被规范、被服从的角色,手机恰恰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场域”,在课堂上把教师排除在外,在家庭中家长同样也被排除在外,他们一旦要进入这个场域,必须相应表现出与该场域相符的行为,以及使用该场域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构造出一种特殊的与传统主流文化相异的文化氛围。这其实是中学生用一种“弱者的武器”表达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力。
三、对“手机热”现象的分析思考
1.国家出现的各种禁机令
针对国内外学校普遍出现的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各国都出现了一定的禁止手机的规定。美国在2000年规定,美国各州的学区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2007年,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日本教育专家、社会学家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政府教育恳谈会”拟订关于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的草案,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日前,这份草案已获得日本政府批准。此外,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法规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国内有些地方学校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但是仍然能看到学生手中拿着手机的现象。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帮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然而,单方面的举措可能不会使这种现象缓解,学生在校外仍然可以使用各种途径获得手机。因此,想要使这种现象得到缓解,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不是单靠出台一些规定就能使这种现象得到根除,首先应该深入到中学生的世界中,探究他们为什么对手机如此痴迷,他们从手机中获得了什么需求,否则,可能导致中学生和成年人的关系进一步僵化。
2.反思
随着中学生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强化,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之间得到自信和归属感,手机满足中学生对他人沟通交流的便捷性、及时性的需求,通过短信、微信等聊天的工具进行情感互动。同时,由于中学生处于一个基于知识获得社会关系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更乐于通过手机网络建立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的经营中逐渐获得自我认同。此外,他们通过手机建立自己的微博、个人空间,充分表达自己,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手机虚拟空间中建立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语言符号,从而在这个群体中占有话语权。
综上所述,中学生对手机的喜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家长、老师而言,他们可能更注重的是手机的使用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却忽略了手机可能带给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特殊的需要。作为成年人来说,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从这样一个现象中反思,而不是盲目地采取制止的措施。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只是一个暂时的目标性行为,而不是真正深入了解中学生需求的明智方法。如何让成年人换角度去看中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他们所谓的“问题”需要长期努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