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题目 除了学习我别无选择 600字

 我来答
云沧雨
2015-09-08 · TA获得超过501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65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88万
展开全部
我是诗人杨过,曾经写过流传千古的名句:“面朝雪山,冬暖夏凉,从明天开始做个幸福的人。”但我过的每一天都是今天,所以一直不太幸福。
在雪山上,我认识了洪七,他手执打狗棒,一直吹嘘他的武功。我很想笑,因为江湖传说他好吃,有一次贪吃误事,一怒之下挥刀自宫,做了太监,所以被人们称为洪七公公。因为叫起来麻烦,还特别像日本人,于是大家就省了一个字,叫他洪七公了。
我忘记了自己为什么来到雪山,或许是在桃花岛惹了师妹郭芙吧,或许是欺负了大小武吧,或许是激怒了全真教的牛鼻子们吧,或许是姑姑不喜欢我了吧。总之,在雪山上,我认识了洪七———ADE,岛上的桃花们;ADE,古墓边的蜜蜂们。
洪七喂了很多蜈蚣给我吃,我不得不吃,因为我饿,又打不过他。
吃了蜈蚣,洪七硬了起来,浑身都硬,变成了一具尸体。雪山缺氧,我惟一记得起来的,是洪七让我守着他的尸身三天。如果真守三天,我自己也会变成尸体,所以我决定做点什么。
我脱下手套,开始给洪七按摩。
后人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为了便于流传,用的是儿歌体,他们是这样写的:
你拍一,我拍一,雪山上面救洪七;你拍二,我拍二,洪七硬得像膝盖;你拍三,我拍三,舍己救人不简单;你拍四,我拍四,杨过面红耳又赤;你拍五,我拍五, 按完脑袋按屁股;你拍六,我拍六,看了考题很难受;你拍七,我拍七,高考作文乱出题;你拍八,我拍八,雪山按摩顶刮刮;你拍九,我拍九,如此救人古罕有; 你拍十,我拍十,搞笑赛过周星驰。
总之,按照出题老师的规定,我居然把洪七按摩活了———登山家谢烟客告诉我这种情况下脱手套等 于自杀,但他错了,按老师给出的材料,我的手指头完好无损———他一醒过来就破口大骂:“你乱按什么?骨头全被你按坏了,走不动了,5555,蓉儿答应让 我吃她的烧豆腐也吃不成了。”
在洪七骂我的时候,我爹欧阳锋从后山走出来,跟洪七打了一架。
小时候,奶奶问:“你爹他好不好?”我说:“爹好。”奶奶又问:“奶奶好不好?”我说:“奶奶好。”
奶奶说:“孩子,你爹他不是你的亲爹啊,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说完还唱了一段“八年前大祸从天降”,我最怕老旦唱了,尤其她还坐着唱,就没怎么听。我喜欢的是用布套了头扮老虎。
我亲爹早被郭靖黄蓉搞得人不人鬼不鬼死拉死拉地很多年了,这个爹是外国人,叫欧阳锋。洪七不敢跟我爹动手,便让我学了招数,和我爹虚打。具体经过参见金庸 草堂出版的《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大半是编的,但关于洪七和欧阳锋利用我来比武是真的,只有结果不对。小说里说我爹和洪七都死了,实际上死的只有洪七 一个人。事实是,洪七的骨头被我按坏了,打不过我爹,气急败坏而死。
我和我爹就相互搀扶着下山了。
据我所知,事情就是这样,我按摩了一个,搀着另外一个下山。我不喜欢洪七,谁会喜欢一个让自己吃蜈蚣的人呢?
所以,我别无选择,即使老师逼着我把洪七按活,我也不会搀着他下山的
我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的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父亲在我不满三岁时就去世了,当时我妹妹刚出生两个月。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母亲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来维持,那时的生活非常艰难。

在我的人生中,我最感谢的是母亲,她不仅给了我强健的身体,而且教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衫的身影,扛着柴禾在山路上蹒跚而行的脚步,还有那掩饰不住辛酸的苦笑,都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里。为了减轻母亲肩上的重担,从七岁开始,我就拿起了镰刀和绳子上山砍柴,一担担柴禾由我嫩弱的肩膀挑回家,砍伤了手,压弯了背,一直到现在,刀疤还清晰可辨,背也没有直过来。

家里虽然贫穷,母亲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让我能读书成才。在上学的头天晚上,母亲用她的一件旧上衣,给我赶做了一个裤头,第二天早晨,我美滋滋地用布带子系上,光着上身,赤裸着双脚,空着两手上学去了。母亲又趁着中午休息时间,走到十里外的供销社,卖了十个鸡蛋,买回来二尺布和几个笔记本,我就这样背上了母亲给我做的小书包。

13岁时,我考上了离家50里地的公社中学,周六下午,我步行爬山回家;周日下午,我再背着粮食返回学校。在校住宿,放学后不必上山砍柴了,自然比上小学时轻松了许多,但我知道,我每月3元钱的伙食费,是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母亲用一个个舍不得吃的鸡蛋换来的,所以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当我在考试后把成绩告诉母亲时,她只是微微一笑,做一顿稍好的饭菜,作为奖励,然后对我说:“咱可不能骄傲,门门都是一百才好。”在母亲看来,无论是第几名,不是 100分就不算是好成绩。

由于我的学习成绩好,又能吃苦耐劳,初一时,我在班里第一个加入了共青团,后来,我又多次被评为县三好学生,地区三好学生。

初中毕业时,根据我的学习成绩,校长和老帅们都劝我考重点高中,以后再考重点大学,而我所憧憬的路也是如此。可是我没有勇气开口。我知道,因过度劳累母亲已是疾病缠身,她舍不得那几分钱的药片,咬着牙硬挺着下地干活,她把苦涩的泪水趁我们睡熟时默默地咽下,而在我们面前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为了给我凑开学的费用,母亲拖着劳累到极点的身子到处采药,每次我接过母亲给我的一毛毛的钱时,我觉得接过来的是母亲一滴滴的血。我知道,如果我上高中,妹妹就要辍学务农,否则母亲无力承

担我们两个人的费用。怎么办?要想继续学习,还有一条路:上中等师范学校,这样可以不用交学费、书费,还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助学金,妹妹也可以继续读书了。于是我报考了中等师范学校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情愿而又不情愿的选择。

1984年9月12日,我怀里揣着卖了一口生猪得来的钱,扛着行李走进了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

入中师刚半年多,一天上午,我们正在上课,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出教室,递给我一封电报:“母病危速归。”当我下了火车,又在夜间步行70里赶回家时,我那操劳一生从未享过一天福的母亲已在一天前闭上了眼睛。悲痛和自责煎熬着我的心,母亲走了,而我那曾无数次设想过的如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希望,在这瞬间破灭了。

流尽了眼泪,也没能把母亲唤醒。妹妹摇着我的手,可怜巴巴地说:“哥,咱俩怎么办呀?”当时我16岁,正读小学的妹妹13岁,我们靠什么继续生活、读书呢?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我像一个大人一样,卖掉了全部家产,还完埋葬母亲用的花费,还剩下600元钱。这点钱根本无法保证我和妹妹的上学花费,怎么办?都说人生是漫长的,但最关键的只有几步。读书,再艰难我也要读书!于是我把妹妹寄宿在亲戚家后,急忙赶回了学校。从此,我们兄妹两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开始了。

中师的第一个暑假,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同情我的境遇,安排我做打更的工作。学校也从此成了我们兄妹临时相聚的家。从亲戚那拿来一些小米,把饭盒当做锅,在宿舍里支起了生活的一角。我买了1斤肥肉,熬成油,撒上盐,每次做菜时放一点儿。一个月过去了,我接过老师给我的报酬――58元5角钱,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劳动挣得的钱。我让妹妹带着50元钱返回学校,留下了八元五角钱自己用。

助学金仅能维持我的吃饭,而日常需要的花费和妹妹的费用还不能解决,于是在课余时间,我就到附近的菜场运菜,到车站当小扛,到建筑工地当抹灰工,这样每月都能挣一些钱。当时我担任班长,在做工的同时,还要开展班里的工作,所以我每天五点起床,不浪费一分钟,在课堂上力求把所有学习内容消化。我没有星期日,也没有节假日,工作没有耽误,自己每学年的成绩都名列第一,连续四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1988

年1月25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次的选择,阳关大道固然车水马龙,然而崎岖小路上也不乏心甘情愿者。

转瞬间,四年的中师生活结束了。辽宁省每年都以2%的名额选拔中师优秀毕业生保送到高等师范院校学习。根据我的学习和工作成绩,学校把我排在保送之列。当时正好有一个各种待遇都很高的省属企业到我们学校要一名学生,校领导考虑到我的经济状况,征求我的意见,一些老师和同学也劝我:“你参加工作,正好可以供你妹妹读高中。”我知道,如果我上大学,妹妹读高中,费用比以往要更多,我和妹妹都要继续过艰苦的生活。但我知道我是从家乡的山沟里第一个靠读书走出来的孩子,现在的水平仅仅能当一名小学的教员,这只是我人生追求的第一步,我不想这么早就结束我的求学之路。继续走下去会更苦更累,可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那掩藏着苦涩的微笑,于是我终于选择了上大学的路,我想母亲会为我的选择而欣慰的。

1988年9月12日,我进入了从小向往的大学校园,成为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一名学生。

首先面对的挑战是外语,我只有初中的点底子,中师又扔掉4年,我只能从零开始。每天早晨,同学们还在睡觉,我悄悄地爬起来,躲到墙角里一遍一遍地朗读,甚至背下来。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由第一次期中考试全班最后一名,到顺利地通过东北三省三级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时我有一种体会:所谓的可望而不可即,有时是你毫无根据地强加给自己的,一旦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愉悦时,过去的高不可攀之感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一直偏爱理科,但中师保送生必须进文科系。对于古典文学,我的基础很差,为了缩短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我就把《文选》上的诗从头到尾往下背,一年多过去了,我才隐隐约约望见文学殿堂伯金碧辉煌。于是我开始学习写作,偷偷地往报刊投稿,当同学们看到我发表在《沈阳日报》上的第一篇影视评论时,都投来惊讶的目光。

入大学后,我担任班长,后来双担任了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工作。但除了学习和工作,在我肩上最沉重的担子依然是生活,我必须为生活而奔波。入学后的第二周,院团委和系团总支书记热心地给我联系了家庭教师的工作,每周两个晚上去上课。我辅导的第一个学生以前语文成绩从未超过80分,我辅导了半年后,期末成绩98.5分,家长乐了,学生也乐了,我心里也有了一份安慰。这之后,我又担当了两个家教,这了我和妹妹的生活,我每周一、三、六晚上和星期日一整天都要出去讲课,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少了。但我已学会了利用每一分钟,第一学年结束时,我的学习成绩名列第一,获得了一等奖学金。我把奖学金的半作为班费,四分之一作为寝室活动费用,剩下的寄给了妹妹。

自从母亲去世后,我是妹妹的唯一依靠。在妹妹眼里,我是什么事都能办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她的生活费用全部由我来负担。妹妹在县里的中学住宿,每逢假期来到我身边,积攒了一年的孤寂、苦恼,这时便从她幼小的心里倾泻出来。看着流泪的妹妹,我想起了苦难的母亲,心里酸疼,我也想和妹妹一起哭,可我是哥哥,我不能这样,我擦去她的眼泪,自己则像当年的母亲一样悄悄地咽下酸涩的泪水。我在妹妹面前装得大手大脚,不缺吃的,不少花的,唯恐她发现我手头拮据。我平时不舍得花钱买的菜,这时也给她买来。每次临走时,妹妹都流着泪不愿意走,我便狠着心训斥她。可送走妹妹从火车站回来,我的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流淌下来,我下决心要照顾好妹妹,以兄长之情弥补她失去的母爱。

我整日忙忙忙碌碌,为了生活,为了学业,为了工作。我失去了许多青年人的浪漫,可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把握住现在的一切。这就是属于我的生活。

我不会低头,多少痛苦我都熬过来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奋斗,为了我所热爱的生活,为了给了我无数关怀的老师和同学,为了我的妹妹,更为了备尝艰辛养育了我而没有享受我一丝报达的母亲""""""
郑国民 1967年12月出生,辽宁建平县人,汉族,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博士学位,专业是教育史,研究方向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语言文学学士。
1998年7月留校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曾担任的社会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核心成员,负责“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2002年7月在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了“中国语文教育百年暨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
从2001年至今承担教育部语文课程改革和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全国各地讲座80余场次,直接听众达5万多人。在中央电视台做语文课程改革专题节目(“当代教育”、“读书时间”)。
主编的教育部规划实验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开始出版),现有百万学生使用。
2000年7月受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的邀请和委托,为澳门语文教师做《语文课程的设计与评价》等培训。(以我校教科所的名义)
2002年受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的邀请,为香港教育统筹局等单位做关于教学语言的咨询报告和语文教科书发展的学术报告。
不好意思,复制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