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什么等于2?

 我来答
在龙门涧仰头的春风
2019-01-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63
展开全部
1+1=2 是初等数学范围内的数值计算等式。

当某个原始人第一个意识到1+1=2,进而认识到两个数相加得到另一个确定的数时,这一刻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时刻,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可加性。这个性质及其推广正是数学的全部根基,它甚至说出数学为什么用途广泛的同时,告诉我们数学的局限性。

人们知道,世界上存在三类不同的事物。一类是完全满足可加性的量。比如质量,容器里的气体总质量总是等于每个气体分子质量之和。对于这些量,1+1=2是完全成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ome无名氏00
2016-06-19 · TA获得超过3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0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15.9万
展开全部
1。这是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在1889年提出的自然数公理,建立的自然数序数理论的规定。有兴趣可查看初等数学研究方面的书。
2。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1
+1问题)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 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 M 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630362089
2011-01-14 · TA获得超过2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哥德巴赫猜想
我们容易得出:

4=2+2, 6=3+3,8=5+3,
10=7+3,12=7+5,14=11+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其实,后一个命题就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M.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从20世纪20年代起,外国和中国的一些数学家先后证明了"9+9""2十3""1+5""l+4"等命题。

1966年,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成功地证明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这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轰动。"1+2"也被誉为陈氏定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双法根g
2019-09-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小学书上的一加一等于二,依稀还记得是一个苹果加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对,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现实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如石头,就算大小形状一模一样,但是如果规定第一个石头是一,那么相加只能无限接近2而不可能等于二,人也一样。要是规定你是一个人,那我就可能是0.99988888976489496......个人或者1.0040010489404054648......个人,世界上的物质世界没有一加一,只能说自己加自己,一加一只是人类的想象而已,可能会有人问分子呢,原子呢?他们相加不是一加一吗?不不不,就算是再小的单位也会像天上的繁星一般有很多差距,人类的想象之中,比如钱,一块加一块等于一块,对,但那只是想象之中的,现实的纸币还是有差距的,所以,
一加一不存在单个的物质世界,或许存在在平行宇宙之中,但,至少目前,我们只能用一加一等于二,去寻找那些未知的东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维络小熊
2019-07-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41
展开全部
个人认为,1+1=2就是最早给出这个数学定义的原始群体或个人定义的。假如你会穿越,穿越到人类知道1+1=2之前,把2和3互换,你定义了1+1=3,1+3=2,后人也会延续这样的数学事件下来。就像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她当时如果不叫它镭,叫“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那到现在我们也会把居里夫人发现的这个新元素叫“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是个哲学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