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老子》五章里的任一章的感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无”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现在的道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称修道之德为“玄德”。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政策”,也对。但从整章的意思来看,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治国的需要。现在的人们要求一个人从娘胎里就要学习,历经学前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本乃至研究生、博士生,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子却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范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贴近老子:“这段话的标点,历来之学者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自己的解释陷入困境,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必须和前面一章连起来看,才能明白……。”(《老子心解》35页)老子不仅要“为道,日损”,他甚至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当然老子也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差不多一致。这是修道中的养德。得道之后,养德也非常重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条,除了得道后的“圣人”可以做到,一般的“凡人”是很难做到的。善良的人我对他也善良这条能做到,但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对他善良就很难做到.守信用的人我对他也守信易做到,但不守信的人我也要对他守信就很难做到,读后感《《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老子把这两条列为“德”的高度来认识,说明对得道后的“圣人”要求很高。“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这些都是对得道后的“圣人”之“德”的高要求。其三才是怎样修道。老子关于如何修道的总纲只有老生常谈的两句话: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一句话讲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这是自然法则,与第二句话相对应也称为“顺”,象溪水一样从高处到低处顺流而下。第二句话讲的是“反”也就是“返”、是“逆”、是“倒”或称“颠倒”,是道的法则。也就是说,把第一句话给它“反”过来、“逆”过来、“倒”过来、“颠倒”过来,就能得到真一混沌之气,也就是能得“道”。正如古人所言:“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只要在中间这个地方颠倒过来,凡人就能成仙人。在具体谈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温习一下老子的第四十一章。老子把人们对“道”的态度上分为三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前两种“上士”、“中士”不必多言,这第三种“下士闻道,大笑之”。笑什么?是开怀大笑?微笑?还是嘲笑?好像不是赞许的笑,应该是嘲笑,至少是冷笑。为什么笑?因为老子的“道”太可笑了,原来是这么个玩法,根本不可能!简直是耍笑天下人!怎么笑都无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是看看老子是怎么说的吧。其实,老子的“反”、“逆”、“颠倒”的那个“中间”正在人体的中间,也就是性器官的位置。老子在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玄牝之门”有很多译法。前面提到的河上公说是“口、鼻”为玄牝,不靠谱;现代有人译成“奥妙母性的生殖之门”,后者比前者显然进步了不少,似乎也不对。在这里老子的话并不隐晦,直译过来就是“玄牝之门,说的是天根和地根”,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玄牝之门”说的就是男根女根,即男女性器官。第三十二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顺”。我们知道,人类可以通过性达成人类的生息繁衍,古人认为,男人虽然为阳,但不是纯阳,阳中有阴,名真阴,藏于肾;女人虽然为阴但也不是纯阴,阴中有阳,名真阳,也藏于肾。这就是“负阴而抱阳”。男女交合时,真阴随精入女体,与女体真阳相遇,遂成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冲气以为和”。遇真一混沌之气的男女双方瞬间挣脱宇宙的一切束缚进入虚空,呈无人无我、天人合一;实现《道德经》第廿五章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状态。甘露者,真阴真阳也。平民百姓人人可得。这也是老子所谓“二生三”的过程。孕育后所产婴儿因秉父母真一之气,虽属凡胎,但其在婴儿未孩之前真一之气充盈,精之至、和之至也,也就是老子所言“含德之厚”这一时期,婴儿舌抵上腭,骨弱筋柔而双手握固----正在练功呢!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是不敢螫、不敢据、不敢抟也。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能勃起,整天嚎哭而嗓子不哑。此乃小神仙也。后来,父母,再后来,亲人,教他说话,让他懂得大人的意思……,再后来,学会认字,学会数数,逐渐有了知识,有了智慧,“为学,日益”。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从婴儿之已孩开始,由于智慧不断提高,知识面的不断扩展,真一之真阳之气渐减,阴气渐升,男16岁,女14岁左右,阴阳各占一半,人也进入成年。再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阳气又减,阴气又升,阴盛阳衰……,当阳气消耗殆尽的时候,便变成一团阴气随风而去。这就是“顺”。“逆则仙”,就是在男女交合的时候,男人的真阴之气不送给女体,反过来把女人之真阳之气设法“盗”过来,故有“道”者“盗”也之说。男人遂得先天真一混沌之气,这就是得“天下母”,这就是得“一”,得“朴”,得“道”。于是乎便可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于是乎便会觉得人类的智慧是何等渺小;于是乎会看到人类的能力是何等有限;于是乎会觉得自己是何等自在、何等神通……等等,等等。其具体做法老子没有详细论述,故不敢饶舌。但有一条必须说明:绝不是“房中术”。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