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什么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思想的具体内容:
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基础上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步步推进。世界上很多国家发生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
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对内改革主要包括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政治体制。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处在开放世界里要学习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0多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未来征途上,我们要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制定出明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愈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1、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要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物质基础搞雄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始终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决定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2、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是当代中国刻不容缓的紧迫课题。
我国经济在创造30多年连续增长奇迹的同时,进一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也在加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也正基于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来加以突出,强调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这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
《决定》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首先强调并充分阐述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有人把承载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看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阻碍,把矛头指向国有企业和公有制主体地位。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其根本性质和功能与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国有企业当然也需要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为了动摇它、削弱它,而是为了增强它、发展它;公有制也需要完善,在当前情况下,就是要探索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决定》鲜明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愈益强大的依靠力量。
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最广泛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1、在深入改革中才能有效贯彻共同富裕原则,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共同的事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凝心聚力共创伟业的根本寄托。在当代中国,我们讲全国各族人民已结成了理想信念一致的政治共同体、精神追求一致的价值共同体、根本前途一致的命运共同体,说到底都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点的;离开了这个基点,人民群众的任何共同体都确立不起来,也维持不下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贯彻共同富裕原则、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强调要通过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前瞻未来,随着以人民共同富裕为取向的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必将愈益自觉地以主人翁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2、在深入改革中才能更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正是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汇聚起的磅礴力量,我们才能成功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和考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破浪前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政治领域改革越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愈健全,就越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只有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愈益坚实的价值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人民福祉,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支撑。新形势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需的价值支撑才能愈加牢靠。
1、全面深化改革是创造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大众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在发展。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使各项政策制度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人民愿望,使各项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人民期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顺应民意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眼点,强调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着眼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着眼于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按照《决定》的要求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必将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空前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满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人民大众人生价值的必要前提。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面向未来、把握未来、赢得未来的前瞻视野,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高价值理想变为现实的社会实践,这是经天纬地的伟大创举,始终需要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从实际情况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创造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也需要创造相应的精神文化条件;既需要提供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机制,也需要提供诚信友爱的和谐交际环境;既需要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需要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理想贯注于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毫无疑问,改革开放越深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越能成为现实,社会主义相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优势就越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就越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