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人物形象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舍身取义精神的革命家,性格温顺、聪颖睿智。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是一位为人民争取利益的勇士。
拓展资料
1919年,闻一多和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一起,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他被选为全校学生领导机构“清华学生代表团”的成员,分工负责文书工作,参与起草了许多文件,其中包括清华在这次运动中的最早实录——《清华学生代表团开会记录》。
这年7月,他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到上海出席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议期间,聆听了孙中山先生的讲演。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时的闻一多受蔡元培“美育代替宗教”观点影响,相信文化改造可以提高民众的素质。
为此,他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等,联合发起了研究具形艺术的团体“美司斯”,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生命底艺化”进行社会改良。他的新诗创作,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他的第一部新诗集《红烛》,大部分作品便写于此时。
闻一多在家塾里,白天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每夜从家塾中回来,又跟父亲读《汉书》,常把家塾中学到的历史知识,引来与《汉书》比较。闻一多的聪敏,大得其父亲的喜悦,从此父亲每夜都给他讲述《汉书》中名人的故事,使他从小就受到古代优秀文化的影响。
闻一多小时候性格温顺,文质彬彬,他很少和别的孩子打闹。当别的孩子们到外面游玩淘气的时候,他却常常一个人独自躲在一边读书或画画。他从小就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善于临摹,姑婶们要绣个什么花儿,都叫他来画,甚至剪个枕花鞋样,也都找他,深得姑姑婶婶们的欣赏。
他读书时,常常是全神贯注,忘掉周围的一切。有一次,闻一多在屋外看书,一条大蜈蚣爬到他的鞋上,他一点也役有觉察。家人看见蜈蚣就咬到他的脚时,忙上去把他推倒,把蜈蚣踩死。
这时闻一多才从书本中”醒悟”过来。但是当别人正替他方才的情景啧啧担心时。他却不在意地说:”一条小虫,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说完,站起身来,又回到屋里读书去了。
闻一多整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留连忘返。看到他这股迷念书本的劲头,家里人都管他叫”书呆子“。由于他勤学苦练,闻一多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能文善画。显示出了他聪敏的才智。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学士,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舍身取义精神的革命家,闻一多先生对 《周易》、《诗经》、《庄子》及楚辞的研究,被郭沫若先生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出版,成为现代诗坛上的经典之作,闻一多也成为饮誉一时的“狂放”诗人。
自从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诗》、《周易》、古代神话、《庄子》、楚辞、金石、甲骨文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并著有《天问疏证》、《九歌·九章解诂》、《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书。
拓展资料
他于1944年夏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
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
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闻一多热爱祖国,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生,最后把他引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经有过迷茫、失误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2017-03-0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