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叫死海又叫不死海
因为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死海后,会自动漂浮在海面上,淹不死。据说公元70年,古罗马军队占领耶路撒冷城,统帅狄度为了惩罚反抗者,将多名战俘投进死海,想淹死他们。结果战俘无一淹死,全部安全漂回了岸边。狄度认为有神灵在护佑战俘,于是把他们全部赦免了。
普通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而死海的盐度高达300‰,是普通海水的8倍多。据估计,死海海水中含氯化镁220亿吨、氯化钠120亿吨、氯化钙60亿吨、氯化钾20亿吨、溴化镁10亿吨。死海岸边有大量的盐结晶析出。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取决于物体与水的密度比。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入水;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则会漂浮在水面。死海的海水密度超过人体的密度,人落入死海后,自然不会下沉。
扩展资料:
死海命运多舛,原因是多方面的。死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年降雨量仅为5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40毫米,而连续5年的干旱更使这里恶劣的环境雪上加霜。死海的主要水源是约旦河,约旦河沿岸大量的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又截流了宝贵的水源。
此外,近年来,死海地区各种工厂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严重污染了这一地区的环境。同时,超负荷的旅游业发展也让死海不堪重负。人类过多的索取和消耗,致使死海的海岸线不断后缩,过去10年,有些地段的海岸线甚至后退了10多米,原本距水域近在咫尺的宾馆离海滨越来越远了。
死海是地球上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人类难得的人文景观,对它的保护是世界环境和自然保护框架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此,有识之士或积极奔走呼号,或身体力行,纷纷投入保护行动中。
在欧盟的支持下,一个名为“地球之友—中东分部”的环保机构拉开了“让死海活下去”活动的序幕,其宗旨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唤醒人们对死海的关爱与呵护意识,恢复死海应有的水位,救死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更为可喜的是,靠近死海的约旦和以色列不光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还采取了联袂行动。两国有关部门表示将共同出资约8亿美元,用于死海的改造与开发建设。
虽然对具体施工地点尚有分歧,但两国都有意开挖新的运河,向死海注入新的水流,通过提升死海日趋下降的水位来保障它的生命活力。两国还成立了由地质、水利专家和经济学家等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该计划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
作为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的含盐量超过普通海水的7倍,那里的盐可供地球60亿人吃800多年。人们还知道,死海是一道罕见的旅游风景线,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
游人尽情地享受着具有治疗疾病、祛除疲劳和美容健体作用的海水,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悠哉游哉地在水面飘浮。如果不采取得力措施,死海几十年后可能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让死海活下去”
因为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死海后,会自动漂浮在海面上,淹不死。
普通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而死海的盐度高达300‰,是普通海水的8倍多。据估计,死海海水中含氯化镁220亿吨、氯化钠120亿吨、氯化钙60亿吨、氯化钾20亿吨、溴化镁10亿吨。死海岸边有大量的盐结晶析出。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入水;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则会漂浮在水面。死海的海水密度超过人体的密度,人落入死海后,自然不会下沉。
虽说死海淹不死人,但要漂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否则眼睛、鼻子、嘴进水会非常难受,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点。
扩展资料
死海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
1、在板块运动中产生了死海独特的地形,死海是东非大裂谷在小亚西亚的延伸,中间地形比较低,水流只能进不能出,水的唯一外流就是蒸发作用;约旦河是主要注入死海的河流,但其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
2、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达51C,冬季也有14-17C。
3、死海地区的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
由于死海地区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入不敷出,结果死海变得越来越“稠”,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