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第一战区,第二战区,第三战区等都是哪里
首次划分:
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下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
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司令长官为阎锡山,下辖第六、七、十八集团军(八路军);
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司令长官为冯玉祥(后改由蒋介石兼),下辖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团军;
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司令长官为何应钦,下辖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后改为李宗仁),下辖第三、五集团军;另将西南各省部队编为一、二、三、四四个预备军,随时听候调遣。
第五战区为连接南北两战场而设,具有“中枢”地位,作战区域为苏北及山东,司令长官为李宗仁,韩复集副之,辖韩复集、顾祝同2个集团军
最后一次划分:
第一战区胡宗南代,辖陕甘宁及豫西,计6个集团军;
第二战区阎锡山,辖晋西,计5个集团军;
第三战区顾祝同,辖浙南、赣东、闽北,计3个集团军;
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改编为第二方面军;
第五战区刘峙,计2个集团军;
第六战区孙连仲,辖鄂西和湘西,计3个集团军及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吴奇伟部、湘鄂川黔边区清剿总指挥傅仲芳部;
第七战区余汉谋,辖赣南粤北,计1个集团军及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香汉屏部;
第八战区朱绍良,辖陕甘宁青绥,计4个集团军;
第九战区薛岳,辖赣西南,计2个集团军又4个军(含新四军);
第十战区李品仙,辖鄂豫皖边界,共3个集团军。
扩展资料: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是时局转变的关键。蒋介石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初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在停止“剿共”的内战政策后,开始集中精力对付日本的侵略。
作战区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所划分的各战区,最初所辖范围为长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为主,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及日军占领区域,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战区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