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之巅。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2、 宝塔山 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山上有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的宝塔,有古时为抵御外来入侵之寇所用的“烽火台”和“望寇台”。由于望寇台建筑于山之最高峰,势若高悬,星辰逼临,故又称摘星楼。山上有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山下有建筑规模宏伟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成形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穿过子午岭,经过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等县境的秦直道,是建于一千二百多的前的大型军事通道,它从关中平原出发向北直抵内蒙河套,路基宽阔平坦,气势壮观。站在延河桥边,遥望巍巍宝塔,常使游客思绪万千。.
3、 清凉山 清凉山隔延河之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山势高耸峻峭,目前山上尚存完好的建筑物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类石窟、石刻、石雕艺术。四座石窟之中1号窟为最大,窟内四周墙壁上雕刻有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洞。山顶有太和庙、西有尸毗岩、桃花洞、山腰有诗湾、水照延安、月儿井、琵琶桥、定痂泉、仙人洞、琉璃塔等名胜。延安时期的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解放日报社均设于山上。
4、万花山 万花山位于延安城西南15公里处的杜甫川中,万花山满山遍布珍稀名贵的原始牡丹(延州红)和青松翠柏,山间有多处亭台廊榭,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墨宝,现为旅游胜地。旅游区内建有人工湖、花木兰陵园、万花山庄、府君庙等。乘1、2、3、9、18路至南桥换乘10路车直达。开放时间:全天,门票9元。
5、钟山石窟
子长县钟山石窟博物馆 —— 钟山石窟,又名普济院,石宫寺。位于子长县西十五公里处的钟山南麓,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内外开放。绝对保护范围19250平方米。一般保护范围4400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80公顷.
石窟始建于西晋太和年(公元366年)。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沉举。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万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体态丰满,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排列紧凑,协调有致,场面富丽,奇伟生动,工艺精细,活灵活现。泥金彩绘,保留千年,经久不衰。不愧为:“神工鬼斧,巧夺天工”。保留完好的碑、碣题记,不仅为我们研究考证钟山石窟提供了佐证,同时又是书法佳作。完整的惠善法师浮图塔,松岩法师浮图塔、塔林、砖塔、石牌坊、肃寺宫等,均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6、 壶口瀑布 位于宜川县仕望河口北10公里处,距延安城178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并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旅游四十佳”景点。该处黄河水面从400余米的宽度突然缩窄为40米,在壶口处骤然下跌30米左右,后沿“十里龙槽”直去。黄河壶口瀑布气势宏伟,四季晨昏晴雨变无穷。瀑布、十里龙槽、孟门山、明清一条街、圪针滩、蟒头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景点组成了黄河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河系列自然景观。
7、 延安民俗文化村 延安民俗文化村座落在风光秀丽的木兰故里——万花乡村源屯村,毗邻万花山庄,距延安城十五公里。该村群山环拱,溪水清流,野生牡丹簇拥,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荟萃延安各区、县民艺术、陕北窑洞、民俗风情、民间服饰、饮食娱乐等于一村,是新建的大型文化游览区。延安民俗文化村,从不同角度,不同年代反映了延安民俗文化、生活习俗,游客在文化村除了可领略不同时期的延安窑洞、民居建筑外,还能欣赏和参与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民间工艺品生产和民间风味食品制作的表演,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8、 洛川民俗博物馆 洛川民俗博物馆奉献给您的是黄土高塬古今风情的完整画卷。黄土高塬风情展,古代社会生活展,珍展石刻造像展,古代宗教画像展四个陈列古朴典雅,是您入乡问俗的窗口,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黄土高塬风情展主要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动态、静态相补充的陈列方式,展示黄土高塬独特的民俗活动。老式织布机可供你操作,皮影戏台为你演戏,如有兴趣,你还可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工艺品制作。古代社会生活展从民俗学的角度,对精选的二百余件(组)文物进行编排组合,从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兵戈相争、民族融合、宗教艺术等方面,勾勒黄土高塬古代社会生活的概貌,它和近现代民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黄土高塬古今风情的完整画卷。珍贵石刻造像展展出从北魏到隋代的佛教造像碑数十通,造像精美,被称为建国以来北朝造像碑的最大发现。古代宗教画像展,展出绘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十余幅宗教人物画,此画设色用永不退色的矿物颜料,至今仍鲜亮如故,将使您尽情领略民间画师高超的绘画技巧。
9、 安塞县文化文物馆
安塞县文化文物馆现为三馆合一(即:安塞县文化馆、安塞县文管所、安塞县博物馆),有职工12名,有业务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850平方米。馆内设民间剪纸、现代民间绘画、文物三个展厅及一个接待室。我馆充分利用黄土文化资源优势,闯市场、创收入,走出了一条“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截止目前,共举办民间艺术创作学习班18期,培养民间艺术人才300多人。现在馆内共收藏民间剪纸作品12000余幅、民间绘画作1500幅、刺绣300件、泥塑1300件。其中50多幅作品分别获全国、全省一、二、三等奖。我馆先后在美国、法国、日本、奥地利等国及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等地举办展览、展销,扩大了安塞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共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数万名专家、学者及游客.
10.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7月1日,占地150余亩,位于延安市城西北延河之滨的王家坪。是全国解放后成立最早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内容最为丰富的党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全国享有特殊的地位,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型革命纪念馆,现有《延安革命史》、《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西北革命斗争简史陈列》三个基本陈列,展出面积6900平方米,展线700米,馆藏文物35000多件,图书13000余册,历史照片18000余张,资料卷百余册,同时还管理着革命遗址130余处。对外开放的有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等5个革命遗址建筑群。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延安的一个重要窗口,担负了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受到了各级各方面的赞誉和肯定。1961年国务院把延安革命遗址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延安革命史》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十大精品陈列提名奖;1998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等旧址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百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9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先进旅游景区,同时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五星级单位”;2000年至2003年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创佳评差先进单位,到2003年,连续九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2年国家旅游局批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旧址为“4A”级景区,杨家岭旧址为“3A”级景区,王家坪旧址、凤凰山旧址为“2A”级景区。
11.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是中共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陕甘宁边区政府 、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中共中央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是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杨家岭。
12.杨家岭旧址
中共中央旧址――杨家岭,占地面积101亩,1953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共展出文物772件。位于延安城西北3公里处。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运会、妇委、青委等单位均设在这里。党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领导了大生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43年10月,中央书记由此迁驻枣园,中央其他单位仍留住这里。
13.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枣园
占地面积80亩,1953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共展出文物815件,位于延安城西北15华里处。是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开放参观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的旧居及书记处小礼堂、幸福渠等。书记处在这里继续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并领导全国军民争取民主、和平、同美蒋反动派进行了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毛泽东旧居
14.王家坪旧址
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坪,占地面积60亩,1956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共观共展出文物291件。位于延安城西北3华里处,是军委和总部1937年1月1947年3月的所在地。开放参观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人的旧居及军委礼堂和会议室。军委和总部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期间指挥西北战场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同时又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八路军总司令部。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音律,演算数,平定战乱,统一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桥山,总面积为8500余亩,下有沮水环绕,南与印台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黄帝陵园面积10余亩,陵前设有祭亭,内立郭沫若亲书“黄余陵”碑。陵冢高3.6米,陵园周长48米。园内古柏参天,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聚集桥山,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高数10米,拾级而上,县城、东湾尽收眼底。桥山东麓有轩辕庙,庙内沿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城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龛内有用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院东碑廊内矗历代古碑50余幢,多是以北宋以来的“御制祝文”与重修碑记。庙内有古柏13株,有高18米的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和群柏之奇的“汉武帝挂甲柏”,院内还有“黄帝脚印”和“夸父追日石”等景观。孙中山、毛泽东、蒋中正及当代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的题文碑刻分布于院内及碑亭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98年、2000年清明节,由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及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在庙内落成揭彩,为庙院增添新的景观。
石窟始建于西晋太和年(公元366年)。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沉举。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石窟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万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体态丰满,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排列紧凑,协调有致,场面富丽,奇伟生动,工艺精细,活灵活现。泥金彩绘,保留千年,经久不衰。不愧为:“神工鬼斧,巧夺天工”。保留完好的碑、碣题记,不仅为我们研究考证钟山石窟提供了佐证,同时又是书法佳作。完整的惠善法师浮图塔,松岩法师浮图塔、塔林、砖塔、石牌坊、肃寺宫等,均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