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国动辄就是几十万人?
春秋战国和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乱世。这两个时代国家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打仗就是家常便饭,往往一言不合就开打。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和军队数量都远远超过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
最熟悉的就是长平之战。两国都投入了四十万人的战争。但是要明确,长平之战一共打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里,大家不断的增兵不断地希望通过一场战争能够战胜对手。所以,军队也就从一开始的20万,缓慢堆积到40万。双方都40万。而在反观三国呢,也就是几万人的战争。
最主要原因是战争前景不同——三国是战争和天灾后的战争,战国是和平酝酿后的战争。三国之前发生什么,黄巾起义(之前旱灾,大难开始),董卓变乱(烧城+瘟疫,伤筋动骨),诸侯抢粮(袁绍,袁术,曹操,吕布都抢过粮,即使抢黄巾贼的,那也是黄巾贼从百姓那里抢来的,百姓易子而食了),等到三大战役打响(军人是和平时期种地,战争才打战,可见百姓基本没了,直到曹丕阿斗时期,人口才有所回升)。战国之前的春秋只是宋郑鲁卫之类的小国灭国战,而且很多是不战而降的,而且连瘟疫都没有,五国在互攻之前都没动手,都是拿小国下菜,最大的一件事是三家分晋(政变而已),基本没有死人的大事情,所以在战国之后,七国都是兵强马壮,蓄势待发,皮痒要打一架,战争规模自然大。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