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响里说的失真是什么样的
整个音响系统,从录音采集到放出声音,经过多个环节,结合现代的音响中用的数字技术,采集录音、保存、移动、复制都做的极其完美,失真系数做到1/(2的24次方),一个30克优盘保存的乐曲数量,相当一卡车的录音带。但是这只是音源的技术,音响中的主要问题仍在。这是因为主要问题存在末级两个环节——功放和喇叭。当前的喇叭都没有不失真的,这主要原因,1、是喇叭的结构所至,经过细心研究,给喇叭一个恒定电流,音圈在上下不同位置的力都不一样,音圈运动的幅度越大,力的差别越大,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均是如此。2、是功率放大器,当前人们为追求音质,多从功放入手,因此出现多种功放电路,的确与功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人20几岁就研究功放,而今60几岁,回头看看,40年就没有变化,人们对此也是象无头苍蝇乱闯乱碰撞,有的一直沉迷于甲类放大,有的回头搬起电子管,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实际上,现代的电子元件做出的功放,相比电子管功放好的多,电子管功放的特点,电子管功放属于浅反馈功放,功放输出处于半恒流半恒压状态,晶体管功放属于深反馈功放,属于要么纯粹恒压功放,要么纯粹恒流功放,区别主要在这里。晶体管功放可以恒流反馈,但是恒流驱动喇叭也不行,在fo处出现过激现象,高频相对好,恒压反馈,音圈呈感性,高频上不支。所以电子管适应了。晶体管功放的内部,实际上有两个环节,一个是电压放大一个是电流放大,电压放大在满足频响之后,乘下的就是电流放大了,电流放大级优劣,对音质音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晶体管功放要研究一个理想的电压放大和一个理想的电流放大。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