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乘坐的飞船是神舟几号?
神舟五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许,杨利伟乘坐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发挥了里程碑式的作用。2018年1月25日,他和其他11名宇航员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模范”荣誉称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这是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第三次将人类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个里程碑。
扩展资料
飞船信息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2003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主要任务:完成首次载人飞行试验;在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有效载荷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确保航天员和回收的有效载荷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地面;
在飞行过程中,一旦遇到重大故障,在其他系统支持和(或)航天员的参与下,能自主或人工控制返回地面,并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飞船的轨道舱留轨进行空间应用实验。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
神舟五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9时许,杨利伟乘坐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发挥了里程碑式的作用。2018年1月25日,他和其他11名宇航员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模范”荣誉称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这是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第三次将人类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个里程碑。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我国“神舟”飞船的技术特点:
第一、空间最大,起点很高。我国神舟飞船越过了单人飞船、双人飞船的发展阶段,直接采用多舱段组成的飞船,飞船内空间较大,可同时容纳三名航天员。我国神舟飞船是目前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个头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飞船。
第二、一船多用,多方收益。国外的飞船上或者使用一次性电池,电能消耗完后,就失去了供电能力,飞船就失去动力,返回舱返回地面,而轨道舱则变成太空垃圾,而美国的“水星”飞船就是这样的。
我国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具有留轨的能力。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由于神舟飞船的轨道舱上有太阳翼,不必依靠推进舱上的电能,为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工作提供足够的电能资源,可以保证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可以在太空中工作半年以上。
第三、不载动物,直接上人。“神舟”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前,不进行载动物试验,而用模拟人进行太空轨道飞行试验,利用模拟人身上携带的科学装置,提供舱内温度、湿度、空气含量、人体温度、心跳速度、血液循环、呼吸等各种数据。
第四、边试验,边科研。我国从第一艘神舟飞船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这种把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试验和空间科学实验同步的做法,也是神舟飞船所独有的。边试验、边科研的做法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自己的发展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利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杨利伟乘坐的是神舟五号飞船。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杨利伟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0月15日,晋升上校军衔。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利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五号
杨利伟乘坐的飞船是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2003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主要任务:完成首次载人飞行试验;在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有效载荷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确保航天员和回收的有效载荷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地面;在飞行过程中,一旦遇到重大故障,在其他系统支持和(或)航天员的参与下,能自主或人工控制返回地面,并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飞船的轨道舱留轨进行空间应用实验。[2]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详细介绍: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中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道运行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在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00秒,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竞争激烈、回报丰厚的新兴产业,它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今后我国还将建立更为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
2022-07-16 · 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