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明明有很多赵光义后裔,赵构却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55岁的宋高宗赵构以“倦勤”为由禅位给太子赵昚,他自此终于可以安心得当一个“与世无争”的太上皇了,而他在太上皇的位置上一直坐了长达二十五年。并且,太子赵昚并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那么,赵构为何选择传位给与自己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呢?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可能:
第一、赵构无子嗣及其他近亲
这个情况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宋高宗赵构虽然很长寿,但是他一生中仅仅生育过一个儿子,那就是元懿太子赵旉。赵旉在著名的“苗刘兵变”中曾经被叛将拥立,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但是没过多久他就不幸夭折了,当时年仅两岁多。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赵构自此就算是绝后了。所以他只能收养义子来充当南宋的皇位继承人。
而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赵构挑选养子肯定是首选与自己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但是大家知道,“靖康之变”北宋亡国之后,宋朝绝大部分的皇室宗亲都被金国俘虏北上,宋徽宗所有儿子中只有赵构一人侥幸逃脱,宋钦宗的子嗣则全部被俘,其余幸免于难的则基本上都与赵构的关系很疏远(比如嗣濮王赵允让一支)。
第二、濮议事件的影响
北宋曾经出现过皇帝本人无子而传位给养子的事件,那就是宋仁宗传位给了养子赵曙(即后来的宋英宗)。赵构在宣布将要收养义子的诏书中曾经提到:“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但是他说自己要“法仁宗”的话却是违心的,因为宋英宗即位之后就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濮议事件”——宋英宗的亲生父亲是濮安懿王赵允让而并不是宋仁宗赵祯,于是宋英宗坚持要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但这着实惹怒了注重礼法的大臣以及皇室,因为他们(王珪、司马光等)认为既然当今皇帝是先皇的养子,并由先皇处得来皇位,则先皇自然是他当然的父亲,而赵允让只能是他的“皇伯”。这一事件一直持续折腾了长达十八个月之久,最后大臣们做出了妥协——允许追封赵允让为“皇考”。
赵构当然不想让濮议事件再次上演——外患还无法解除呢,怎能再增加内忧?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便是从民间选择一个缺乏根基的宗室当养子。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1、从没落皇族暴得大位已经会让这位养子对皇帝感恩戴德了,不会提出其他过分的需求。
2、没落皇族不会有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对南宋皇室不会产生威胁。
第三、大臣及赵构本人的意愿
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传给了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原因是千古疑案,此处不展开讨论),此后宋朝皇位一直在赵光义一脉中传承,但是宋朝朝野都知道这对太祖是不公平的,于是此时还位大宗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枢密院事李回及其他大臣都曾经上书“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参知政事张守则说:“艺祖诸子,不闻失德,而传位太宗,过尧、舜远甚”,最打动赵构的则是上虞丞娄寅亮,他说:“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大臣们的上书表达了三层意思:
1、太祖当年以天下为公传位给太宗,现在应该把皇位还给太祖一脉,以“昭格天命”。
2、陛下此时能传位给太祖后裔,其功德堪与太祖乃至尧舜比肩。
3、之前宋室太对不起太祖后裔了——他们本应受到优待,但实际上却“仅同民庶”,这就惹怒了太祖皇帝的在天之灵,他不再保佑大宋,这也正是“靖康之难”爆发的重要原因。
《宋史》记载,赵构在读完娄寅亮的上书之后“大感叹”,随即下诏书:“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并宣布将从太祖后裔的“伯”字辈(太祖七世孙)中选择皇位继承人,最终赵伯琮和赵伯玖被选入宫。
赵伯琮因其性格恭顺,博学多才而在绍兴三十二年被册立为太子,并改名赵昚,不久之后,在位三十六年的赵构宣布禅位太子,自称太上皇。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赵构这一次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赵昚成为史学界公认的,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第二、濮议事件的影响
第三、大臣及赵构本人的意愿
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传给了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传弟不传子的原因是千古疑案,此处不展开讨论),此后宋朝皇位一直在赵光义一脉中传承,但是宋朝朝野都知道这对太祖是不公平的,于是此时还位大宗的呼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