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是历史最勤奋的皇帝,虽然在他继位的时候,清朝的内部腐败不堪,并且国库空虚,但是在他上位后,进行改革,并实行新政,不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还让国库充盈起来。因为雍正对“九子夺嫡”有很深的感触,所以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就制定“秘密立储法”。为了避免自己突发意外,所以事先就把继承人写在了传位密诏上,并一式两份。
雍正去世后,大臣们就准备找出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密诏,然后共同拆启,让新君上位。不过此时的张廷玉却找另外一份密诏。这份密诏只有鄂尔泰和张廷玉知道。因此就对这些大臣说:“大行皇帝因传位大事亲书密旨,曾示我二人,外此无有知者。此旨收藏宫中,应急请出以正大统。”
原来这份密诏除了写清楚谁是新君外,还提到了四个人,分别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张廷玉、鄂尔泰。应该是借着密诏告诉新君以及朝廷的大臣,这四位是辅政大臣。而雍正为了拉拢鄂尔泰和张廷玉,还把这个密诏给二人看过并说“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事实证明帝王的话并不可信,因为乾隆继位后,虽然遵照遗命,任命这四位为辅政大臣,但是没过多久就对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人进行严厉的打击,其下场也是悲惨的。如果张廷玉是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说不定就不会把这份密诏找出来了。
因为这道密旨除了写了继承人的身份外,还写了四位辅佐大臣,所以说张廷玉才这么积极的去寻找,但是可惜的是张廷玉后来的结局很悲惨,估计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就不会这么积极去找了吧。
那是一份密诏,里面记载这下一位继承人的身份,秘藏在一个匣子里,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他取代了嫡长子继承制,成为清朝的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