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区域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世界各国在三大岩类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岩浆岩区的岩石学研究
由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以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使岩浆岩岩石学的研究从岩石的宏观、微观描述阶段,岩石成因和岩石化学及成岩试验阶段,发展到把岩浆作用产物与地质构造环境相结合研究的新阶段。其新的研究方向有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对火山岩按结构环境进行分区;其二对花岗岩按板块构造观点进行分类等。如1974年澳大利亚A.J.R.怀特和B.W.卡佩尔首先提出了关于I型和S型花岗岩分类意见,1982年英国W.S.佩切尔提出按大地构造环境划分了五种类型花岗岩类;并将与板块俯冲带相关的岩浆“双带”和热力学、流变学成功地引进到岩石学研究中,深入探讨岩浆生成机制和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的关系等。同时,在花岗岩区地质填图的原则及方法亦有了重要变化。如前苏联学者以岩浆建造学说为基础,提出了岩浆建造和岩浆省、火山-深成建造的理论和有关的填图方法原则。英国学者在秘鲁海岸岩基带建立了岩基段超单元-单元的填图方法,建立花岗岩的等级单位体制。这一方法得到了北美地层命名委员会(NACSN,1983)和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1987)的肯定。他们运用应变分析方法对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填图,研究岩体的变形构造,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和侵位成岩过程研究岩浆运动的性质和花岗岩定位机制。利用以上成果美国学者对内华达山脉岩基进行了侵入体-岩簇-岩套三级等级划分的填图方法研究。
2.变质岩区的变质、变形研究
特别是针对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已由过去偏重于岩石学研究的岩性描述阶段、同位素测年阶段,进入到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及年代构造格架探讨地壳演化和地壳结构模式研究阶段。提出了编制相系、变质带的概念,把区域变质作用与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阶段产生不同的变质作用类型以及用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方法来研究大陆地壳生长、时代划分、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等,同时认识到与大型构造带(如推覆构造、韧性剪切带等)活动有关的变形和变质作用,对于复杂的区域变质带形成及其展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还开展了对地质事件的变质作用的p-T-t轨迹以及变质体演化过程的研究,进而建立区域地质事件的演化序列和分析地壳演化规律。同时,变质岩区的填图方法也从单一的岩性法填图,发展到岩石-地层法、构造-地层法和构造-岩石法填图,后者也就是在采用岩石-地层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原岩性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复杂褶皱区、岩性单一而厚度巨大的假单斜地区和滑断构造发育区,甚至需要采用从构造到地层的相反程序方法。这一转变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即已完成,前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才意识到这个问题,随后也进行了这一转变。目前俄罗斯对中-深变质岩区的1:5万填图已采用对变质杂岩体进行建造填图的方法。
3.沉积岩区的地层学研究
从地层叠覆原理发展到沉积层侧向堆积原理的认识和从传统的统一地层划分概念发展到多重地层划分的概念,成为现代地层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而产生当前世界上两种中、大比例尺地质图,一种是以年代地层单位的系为制图单位测编的系图;一种是以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为制图单位测编的组图,而后者能更好地反映客观地质体,更具实用性。因而,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填制组图。
1976年国际地层划分分会(ISSC)出版了《国际地层指南》,对多重地层划分原理、地层术语的定义、地层命名和地层程序规则、正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使用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可以说是地层学发展的里程碑。现代沉积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沉积建造、沉积相、沉积体系以至相模式的概念,并且把沉积作用与大地构造环境联系起来,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对全球的沉积盆地进行分类和分析不同构造环境中沉积盆地的沉积作用特征,以恢复盆地的演化历史。这就大大地丰富了沉积岩区的研究内容,并对地质填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20世纪80年代层序地层学的提出,为全面综合研究百万年级地层沉积旋回提供了理论格架,是岩石地层学与沉积学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地层学和沉积学相结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沉积岩区地质填图方法的改进有着实际意义和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地质科学的进步,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地质填图方法。但是,值得提出的是,把地质科学领域里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区域地质填图中,真正形成一套新填图方法的研究,在国外也只有少数国家在进行。有的国家虽然较早开展这种研究,但只在少数地区试验,有的还处于研究总结之中。如花岗岩基区的岩基段-超单元-单元的详细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秘鲁海岸岩基进行地质填图,通过10年的工作才进行总结,提出了花岗岩等级体制划分概念。而且,有关原则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和北美内华达山脉的Ⅰ型花岗岩研究基础上,在S型花岗岩中能否建立等级体制,尚未见到成功的案例。而把花岗岩体变形和定位机制的研究运用到区域地质填图中,国外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变质岩区填图方法,虽然许多国家已从单一岩石类型划分转变到岩石-地层法和构造地层法。但是,由于变质作用十分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多样,变质热事件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如何?变质建造填图的意义如何?这些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沉积岩区的地质填图,尽管新理论、新观点不断涌现,但如何运用到区域地质填图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等等。
这一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当代地质大学生的矢志求索和承担。不久的将来,我国区域地质填图的各项指标都会位于世界前列,因为我国的地质构造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有着造就引领世界级的地质学家的氛围。当然1:5万区域地质基础研究也在其中之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国家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期待我们当代地质大学生们以“才以用而胜,思以引而不竭”作为座右铭,到大自然去见风采,去作为,去实干。
章节要点
1.1:5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的基础地质工作。
2.区域地质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填制1:5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及各种地质体特征,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工环调查、地质科研与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3.部署在成矿远景区带上的1:5万区调的主要任务是: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研究区域成矿条件(规律),着重解决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质问题,为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和确定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依据。
4.1:5万区调工作涉及的工作范围虽较小,但调查研究程度更深、质量要求更高,具有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服务领域广的特点。
5.区域地质调查分为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中比例尺(1:25万~1:10万);中、大比例尺(1:5万~1:2.5万)和大比例尺(1:1万~1:2000)等不同项目。
6.区域地质调查可分为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提交归档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7.区域地质调查(填图)的工作阶段分为:准备(踏勘)、剖面测制、地质调查(填图)、室内综合整理及野外验收、报告编写及验收和成果提交五个阶段。
思考复习题
注:标有“*”号为重点思考复习题(下同)
2.试述区域地质调查的特点。
3.试述区域地质调查分类有哪些。
注:标有“*”号为重点思考复习题(下同)
2024-10-27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