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贾樟柯获奖众多,电影是不是“只要是贾樟柯出品、就一定是精品”?
2013年以前,贾樟柯在内地观众印象中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虽然真正了解电影的人都知道贾樟柯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在国外各大电影节屡屡获奖。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直到《天注定》的出现得到了改善。
贾樟柯早前成立了个人电影制作公司,于是伴随着电影市场的景气,将自己工作一部分转向扶持新锐导演上来,叫做“添翼计划”。由此贾樟柯也拥有了另外一个身份,那便是制片人。那么贾樟柯出品的电影是不是都是精品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贾樟柯出品的电影有哪些?
韩杰的作品《hello!树先生》出现在了影院,王宝强与谭卓等艺术电影的缪斯人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不同于主旋律的乡村片,一个更加真实的乡村世界。那里有乡村迷信,也有时代的变迁,有展示人情的冷漠也有人性的光辉。《忘了去懂你》选择了贾导热衷于呈现的山城重庆,很多人将关注的焦点聚集于亲情伦理的是非对错,而忽略了权耿所真正表达的人生存的某种困境,同时将充满生活化气息的重庆小镇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这些电影当中,《后会无期》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这在当年都是一部现象级电影,有很多的观众冲着韩寒首次拿起导筒进了电影院,效果格外的好,也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里面三叔的扮演者贾樟柯。这是中国公路片的一次尝试,吸引更多高质量观众的目光。同时《后会无期》中韩寒的幽默以及模糊的人生哲思,在现在也为人所津津乐道。
贾樟柯“添翼计划”扶持的这些新导演,除了宋方是科班的以外,他们大多是从其他的行业转到导演。权耿与韩寒最初都是小说作家,而韩东是中国后现代诗人中的佼佼者,韩杰最初是贾樟柯的摄影师。值得注意的是,贾樟柯监制的作品中,女导演占据不小的比重,而中国电影导演从业者中,女性是罕见的,可见贾樟柯对于电影艺术多元化的重视。
二、贾樟柯出品影片的艺术特点
贾樟柯从不同的角度给与他们影响与帮助。贾樟柯作为一位深受国外电影艺术影响的学院派导演,他的作品呈现出的影像世界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远远不同于中国电影院线中看到的商业片。如果说主流商业电影关注的是经过华丽衣服装扮过的花花世界,那么贾樟柯所影响下的影片关注的是粗糙的原生的,不经过修饰的真实,虽然这种粗糙让很多的观众无法欣赏,而这种真实却让很多人发人深思。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生活的原生态,这些影片具有浓厚的贾樟柯印记。影片多数聚焦农村,聚焦被社会忽略掉的弱势群体,聚焦被严重压抑的人物处境,煤矿,方言,广播、电视新闻都是贾樟柯影片的重要标识。这些影片用类似与纪录片的镜头将社会底层的杂乱不堪,人物在时代进步洪流中的无所适从,人性的冷漠与温情进行展示。
现实农村与城市是什么样,镜头里面的影响符号集便是什么样。让我们不得不想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像拍摄风格。所以当大量的观众将贾樟柯的作品视为底下的时候,他实质上却代表世界最高雅的艺术手法。
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对人生存的哲思,有些学者将这类电影称为状态电影。在这些影片中,经常会出现广播,广播中播报的内容往往都是时代的主旋律,经济的蒸蒸日上,生活的逐渐圆满。但镜头的内容却是人们在现实中的窘迫处境,他们得不到作为人的尊严,衣食上也会捉襟见肘,做着社会最底层的工作,高楼大厦是一种消失的存在。
有人说这种电影只反映社会的阴暗面,但事实上却是对常规电影的一种补充。即使是极度具有个人风格的《后会无期》,我们也能找到人物在时代洪流中具有的迷失感与失落感。当岛上楼房倒塌的那以瞬间,便再无归途,而分离便再无相聚,让然联想到贾导的影片《三峡好人》。
当然在现行环境下,艺术电影还没有真正的能够为广大的观众喜欢,所以贾樟柯出品的这些作品也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但不能否认,这些电影随着观众审美的提升也更加收到欢迎。
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要说贾樟柯,他应该算是最懂中国乡村审美的导演了。他的电影有拍的不错的,但是也有拍的一般的。所以不赞成贾樟柯出品,必属精品这样一个说法。
贾樟柯生于中国山西汾阳,一位来自基层的民间导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电影《黄土地》之后,便激发了内心对电影的热爱。拍摄的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就获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随后又开始了他的成名作《小武》。在这部片子里他的独特视角与感情方式第一次有了完整与深入的表达。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这部电影也得了不少奖,随即贾樟柯一举成名。
他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特立独行,更善于用镜头去描绘巨大的社会转型时期,作为普通人所要付出的代价和经历命运时发生的一些转变。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或者说是对小城生活的描写。感觉他只要不沾大都市生活,就能交出水准以上的作品。
拍的一般的电影,就说最近的这部《江湖儿女》看过后除了有些许压抑,就没有太多的感想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又没蕴含什么深意。曾经试图揭穿现实的的贾樟柯,似乎变成了一个执迷于过去江湖的人了。电影中的故事很写实,也能顺利的引起一些人的共鸣,有人评价说这部电影应该是山河故人版的江湖儿女。这部影片似乎与山河故人甚至还能串联起来,倒像是他下了一盘大棋,也许正如网友所说的,贾樟柯应该算是最会致敬自己的导演了吧,总之这部《江湖儿女》就算不上精品。
一定是精品未免太过绝对,虽然贾樟柯拍出了许多佳作,但是在他的作品之中仍然是存有一些富有争议的作品。
翻看贾樟柯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竟然拍出了这么多高质量的影片,像是《三峡好人》、《站台》、《小武》、《山河故人》、《天注定》、《任逍遥》等作品,都是评分高,口碑好的作品,如今正在热映的《江湖儿女》反响也是不错。归结原因,抛开贾樟柯的导演素养不谈,他毕竟是一名文艺片导演,他的片子里不存有那些多余的商业元素,影片自然更加完整,艺术性自然更高。
但在他的作品中,仍然不乏存有一些"异类",像是金砖五国的合拍片《时间去哪儿了》,就被观众吐槽到:时间都浪费在看贾樟柯的电影上了。还有《Hello,树先生》、《世界》、《小山回家》等片,口碑都是一般,很多观众表示影片枯燥乏味,欣赏不来。
贾樟柯是一位善于捕捉中国式社会景观的导演,人文感十足,他的镜头包罗万象,尤其善于拍摄乡村和低层人物的生活现象,而且他的拍摄风格一直没有较大改变。如果你喜欢他的电影风格,自然会是觉得他部部都是精品,但从一名中立的观众来看,定是会有些欣赏不来的作品。所以说贾樟柯出品的作品都是精品是不确切的,毕竟就连斯皮尔伯格、诺兰、昆汀这样的好莱坞大导演在这句话面前都是不符合的。
2019-10-17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个人不太认同「只要是贾樟柯出品、就一定是精品」
这一观点
虽然贾樟柯早期的作品《小武》,《站台》,《三峡好人》这些作品都非常不错,但对于他的《山河故人》个人认为就不能算是一部精品之作。
具体来说《山河故人》中贾樟柯将电影聚焦一个家庭二十多的情感变迁,而于此中以1999年的昨天,2014年的今天,2025年的明天三个节点为展开,在1999年的昨天里女主赵涛徘徊于煤矿主与矿工的三角之恋,最终选择了煤矿主,2014年的今天,昔日的矿工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事,如此情节,无非就是想在电影中寄予时代感,在西方彰显出自我敢于呈现古难的电影斗士形象,实则其所作只是如同一个怨妇无知的埋怨命运的无常,敷衍了事的剧情缺乏内在深层次的攫取。
当时间到了 2025年的明天,这个被贾樟柯虚构的未来,煤矿主孩子移民澳大利亚的展开,更充斥着狗血的噱头,一段老人与孩子的不论之恋,令人乍舌,这种未尝有何奠基的情感,大尺度的激情戏,彻底破坏了这部电影仅存的那一丝山河故土的乡愁,胡编滥造的天雷滚滚,却又在此时还在妄以寄予探讨何情感的传递,为人所见只是写实的镜头下填充了虚无的情感,如此娇柔造作的假大空,令人不可思议他是那个昔日能拍出《站台》《三峡好人》这般真正深谙时代的贾樟柯。
面对这样的一部作品,虽然他的《江湖儿女》中又有着不错的发挥,但仍旧让人很难说他的电影都是部部精品的佳作。
个人觉得贾樟柯出品不一定就是精品,但贾樟柯的片子一定是受国际电影节认可的佳片,有角逐各项国际大奖的实力。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命题,我想在许多支持贾樟柯并且大声赞扬的观众里,怕是有不少并没有仔细看过他的片子。有些人只是被他在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影片争光,获得的各种荣誉而折服。
个人关点,贾樟柯的作品都是非常用心也很有现实意义的片子。他没有被市场所绑架,一直拍自已觉得有意义的题材,一直在做自已风格的事情。这在名导里是非常难得的,毕竟这个社会商业市场的诱惑实在太大。他从《小武》、《站台》开始就获得了国际认可,《三峡好人》更让他封神,影迷颇多,论口碑来看,他是没有烂片的。
不过,客观来说贾樟柯的作品观赏性未必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也不少。大家认可他的品质同时,未必会去支持他的票房,因为他的作品太多看过后会觉得消极、”堵“。他与某报主编的争论我也曾围观过,虽然我非常讨厌那位主编,但是不得不说那位主编说出了不少观众心里话。影片所反应的现实问题,是我们都意识到的,但有很多人更希望能通过片子得到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你继续让他意识到问题。当然,也许是我觉悟太低,未能理解到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