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得知关羽被杀后哭晕了过去不知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一员大将,更是因为关羽之死使得刘备失去了荆州,失去了三国战局的一大优势。而张飞之死,早已在刘备的预料之中,张飞不似关羽,为人莽撞,与手下人的冲突时有发生,所以张飞死后,刘备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唉,飞死了”。
桃园结义时,有一个时下著名的段子,就是关羽面对刘备许下誓言,而张飞只能激动的吐露一句“俺也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画面,但足以看出张飞在三人之中的位置,刘备作为大哥自然不必说,但出谋划策刘备却也不会指望张飞,也因此张飞排在了关羽的后面。同时,桃园三结义其实也是三兄弟打算打天下的开始,只是从桃园开始,就注定了他们都是刘备手下的棋子。
仅仅只是因为张飞缺乏文化吗?当然不是。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曾经在曹操手下避难。在曹营期间,也是关羽斩华雄使得刘备能够被曹操高看,之后曹操对于刘备的怀疑进一步加深,刘备兄弟三人不得已出逃曹营。也是关羽牺牲了自己使得刘备、张飞两人得以逃离曹营。也是这样使得刘备的心中对于关羽更重视一些。
至于刘备哭关羽,我更倾向于刘备不止是哭关羽,而是哭荆州,失去荆州也就意味着夺取天下的筹码又少了几分,而刘备这一哭更是坚定了手下士兵对于东吴的仇视,事实上刘备之后攻打东吴失利也有心急的原因,但刘备哭关羽绝不仅仅是关羽,还有关羽失掉的荆州。至于张飞之死,刘备或许早就预料到了吧。
同是兄弟,为何刘备对两位弟弟的死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简单来说,关羽死于意外,张飞死于意料之中,所以刘备有了心理准备后,反应就不会太夸张了。
关羽在刘备心里很是重要,曹操曾经款待关羽,想收服于关羽,可关羽不但没有追随曹操,反而一直在寻找刘备的下落,关羽此人重情重义,有恩必报之人,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也念昔日之恩惠放走了曹操,如此忠义之人谁能不爱。
刘备入川拿下了益州称汉中王,留关羽看守荆州,刘备是信任关羽能堪此重任,可没想到关羽去攻打曹魏营寨,让东吴趁机拿下了荆州,东吴吕蒙执意追杀关羽,曹魏也步步紧逼,最后导致被东吴所杀,关羽死后刘备知道后,伤心欲绝,昏倒过去,那是因为刘备,很看重关羽同时也看重荆州,所以才会出现那种情况。
关羽死后刘备一直想为他报仇攻打东吴,可遭到了诸葛亮赵云等等的反对,就暂缓攻打东吴的事,同时刘备也称了帝,可张飞见刘备迟迟没有攻打东吴的军令,张飞心里一直盼着为关羽报仇,张飞脾气比较暴躁,也经常喝酒喝醉,喝醉了就鞭打士兵,张飞令手下将领,制造白袍白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手下将领说时间太短制造不出来,张飞本来也心情不好加上关羽死后脾气更加暴躁,就鞭打了范疆张达二人。
他们二人挨了军棍,心里也是很不舒服,怕这样下去会被张飞打死,二人就商量对张飞下杀手,刚好那天也是喝醉酒了,最后就这样被他二人给杀了,他二人拿着张飞人头投靠了东吴,张飞死后刘备知道后就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张飞死刘备可能是在意料之中,毕竟张飞脾气暴躁常常醉酒鞭打士兵,张飞死后谁也拦不住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心,在攻打的过程中遇到了陆逊,一把大火烧掉了刘备的几十万大军,刘备也退回白帝城,从那之后刘备一病不起最后也死掉了,死前叫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受了重托也是当然不样。
张飞死后,刘备得知后,说道“三弟休矣!”。
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蜀国起事时的三个元老,因此情深义重,在征战的过程中,三人积累下了过命的交情和友谊。即便后人人马日多,但他们三人才是最能抱团的亲信。
尤其关羽,在刘备的开疆拓土事业中,关公是排名第一的大将,没有关羽,刘备集团根本没有任何实力。
包括后来的诸葛亮投主刘备,也是看中了关羽的实力和仁义,因此关羽是刘备实实在在的臂膀,他和诸葛亮一样,是刘备不能缺少的助力,缺之,则刘备早就死无所归。
因此听到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的伤心是发自肺腑的,一方面出于老哥们的情深义厚,一方面也是感觉到缺少了胳膊大腿般无助。
再者,关羽的死是因公殉职,死在了为蜀地奋斗的路上,因此,刘备对二弟的死不能接受,悲痛欲绝,理所当然。
张飞死后,刘备并非无动于衷,他曾昏倒在地,绝食数日。但悲痛程度远不及关公。
这里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张飞性格有缺陷,暴躁易怒,不受管控,且张飞之死,是因为自己无端让下属范疆、张达二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就要杀人,这等于是官逼民反的节奏。
一个是张飞稳重不如关公,在刘备征伐过程中,诸葛亮没有出山前,遇到事情,关公是唯一可以托心又有智谋的人。而张飞犹如孩童一样,动辄打杀,性格的不成熟,是张飞不如关羽的又一方面。
有关羽死讯在前,悲伤的心情已经降到谷底,张飞死讯传来,就没有初闻关羽死讯时的激烈。
其实,无论关羽还是张飞,刘备都十分看重,刘关张三人的友谊,堪称兄弟之楷模,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人们赞美。
公元220年初,荆州陷落,关羽被擒杀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叫一声,昏绝于地。这只是演义中的相关描述,正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刘备听闻关羽被杀的真实情况,想必也是非常伤心的。然而,他在听闻张飞死讯后,仅仅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这是为什么呢?
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关羽是第一个死去的兄弟,没有心理准备,而张飞已经是死去的第二个了。
早在公元184年,关羽和张飞就追随刘备了,虽然没有演义中的桃园结义,也是几十年的老战友了,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他们三人经过了剿灭黄巾军、讨伐董卓、与曹操、吕布逐鹿北方等这么多风风雨雨,都安然无恙,都挺过来了。想当年,关羽于千军万马之中取河北上将颜良首级,如探囊取物,而现在,他却死在了东吴的宵小之辈手中。
刘备难以接受啊,他认为关羽是当世的有名战将了,很少有人能够打败他,即使关羽战败,也不会轻易被杀。因此,关羽的死,对刘备打击很大,他这才昏绝于地。张飞死时,是在关羽死后一年多以后,此时,刘备早已接受了自己最得力的部下也会死去的事实。有了关羽被杀的打击,再来一个张飞的死讯,刘备也就容易接受了。
其二,关羽不是一个人死的,还损失了数万精兵及荆州。
在公元211年刘备入川,213年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后,关羽独自一人镇守荆州,成了荆州的最高统帅。刘备对于老部下关羽,是非常放心的。“你守荆州,我放心!”这句话并非什么夸张的话。可是,现在却出现了意外,曹操与孙权联合,夹击关羽,导致关羽进退失据,败走麦城,于临沮被擒杀。
关羽的死,刘备就损失了一员大将了。而关羽还丢失了荆州及数万荆州精锐部队,使蜀汉实力锐减。这更加是刘备所不能忍受的,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南郡,如今却丢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备伤心的不只是关羽之死,更多的是荆州的彻底丢失。
而张飞是被他的两个手下半夜刺杀的,这两个人叫范强、张达。他们两位在杀死张飞后,带着张飞的首级,连夜逃到江东。因此,张飞的死,只是损失一员得力上将,对于阆中,对于整个蜀汉,损失并不是太大。
其三,关羽之死,是一个意外,而张飞之死,刘备早有预见。
在诸葛亮离开荆州,入川支援刘备夺取益州时,他给留守的关羽定下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八字方针。如果关羽能够真正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贯彻执行这八字方针,荆州多半是不会丢失的。因此,刘备和诸葛亮对关羽镇守的荆州很放心,他们认为即使汉中丢失,荆州也不会丢失的。因为汉中附近,有关中的曹操大军,虎视眈眈,而荆州方面,除了曹军外,还有强大的盟友东吴。如果曹军大举来袭,东吴是不会坐视不管的,理应派出援兵,救援关羽。
当时,关羽讨伐曹操,包围曹仁的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想要迁都。正当关羽顺风顺水的时候,东吴背信弃义,私自撕毁湘水定立的盟约,背后动刀子,奇袭荆州。关羽在徐晃和吕蒙的联手夹击下,兵败如山倒,最后身首异处。这是刘备和张飞事先没有想到的。
张飞的死,刘备早有预料的。刘备有一项特异功能,那就是他看人眼光很准,他对手下两个得力干将的评价为“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就是关羽优待士兵,却不卑躬屈膝讨好士族,而张飞恰恰相反,敬重士人,不爱护手下。刘备为此,常常劝告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然而,张飞没有把刘备的话当回事,还是一意孤行,最后真的被手下范强、张达所杀。因此,刘备听闻后,虽然感到悲伤,却并不吃惊。
结语:
刘备在听到关羽和张飞两人的死讯时,反应不同,主要是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总体来说,关羽的死,对刘备的打击很大。关羽不是一个人死的,还丢失了荆州及大量部队。而张飞也只是刘备丧失了一个兄弟,逃走两个手下,阆中还在,军队还在。
东汉末年乱世,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所有关于兄弟情的想象。世事难料,关羽被杀后,刘备当时就昏过去了。而张飞的死讯传到刘备时,他只说了一句“噫!飞死矣。”相比之下,刘备的反应不同,主要是因为三点:一是张飞后去世,二是张飞的地位差一点,三是张飞的性格爱好特殊。
刘关张三位兄弟,总会有人先去世,关羽成了第一个。这件事对刘备、张飞二人都有较大的影响。二哥的去世,让张飞变得更加暴躁。刘备对这件事的反应,更多的是世事无常,让他对死亡有了一个准备。所以,当张飞死时,他就没有第一次地震惊了。
关羽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除了忠义千秋,还有他的武力值。吕布死后,关羽堪称独步天下了。诸葛亮把荆州交给关羽,足见关羽的军事能力,单刀赴会更见其胆略。相比之下,张飞的实力就差一点了,刘备带兵讨伐袁术将徐州留给张飞镇守,他硬是酒后打将军,让吕布占了徐州。这一来,刘备又成了没有地盘的流寇。综合来说,张飞在刘备的心中,还是差了一点。而且,张飞快人快语,文化差一点,也没少得罪刘备。
最后再说,张飞的特殊爱好——喝酒。还是要说,他独自镇守徐州时,刘备曾给他定下三条军令:一是不能过量饮酒,二是不能随意鞭打属下,三是不能乱发脾气。刘备一走,他全抛在脑后,吕布趁机夺了徐州,刘备只得暂住小沛。所以,张飞喝酒打罚士兵的事情肯定是屡见不鲜。在战争年代,一个主将也随从关系不好,丢性命的事情很多件。这也是刘备对张飞的死,有心理准备的重要原因。
总之 ,张飞去世的时机、原因、个人性格,都决定了刘备对此事的心理变化和反应。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