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特点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自然界物质的自然运动大体上可分为平缓和急剧两大类运动。一般来说,平缓运动不会使人类社会遭受多大的额外损失,但急剧运动往往超越了人类的抵御能力而造成损害。这样的自然事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潜在性
灾害事件发生(物质急剧运动)前,往往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能量积累或能量转换过程,直到突破原来的平衡,突然暴发成灾。这个过程可延续数天、数年甚至数百年,不易被人们所觉察,或没意识到它会突破临界限度,因而对之无法设防。地表物质的急剧运动多数情况下是势能转换为动能,并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突发性
由于其他因素的触发,处于临界状态的静止物质突然进入高速位移运动,如崩塌、滑坡等,而触发因素往往是随机的、不易预测的。如触发因素地震难以预测。
3.急剧性
物质一旦开始运动便来势凶猛,瞬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令人防不胜防,无法抵御甚至来不及躲避。灾害源往往在短短的几秒或几分钟内释放出巨大无比的能量,并给人类以毁灭性破坏,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龙卷风、风暴潮等。
4.偶发性
由于灾害事件发生的因素十分复杂,触发因素本身也带有十分明显的随机性,因此,除了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某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如潮汐)外,灾害发生时间往往无法确定,纯粹是偶然的,此类灾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5.有限性
自然灾害潜伏期能量积累越多,急剧运动时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越大,但灾害的范围和灾损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有限度的,不会引发全球性或无限期延长的自然灾害。
6.伴生性(灾害链)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多种灾害或同一灾种大量地在同一地区在短期内并发,造成该地区的经济崩溃和社会混乱。这就是自然灾害的伴生性和群发性。
灾害伴生性或称灾害链是指某种灾害发生时或之后又诱发一连串其他种类的自然灾害。在这其中前者是后者的主要诱发因素,后者是前者的延续。最常见的有大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暴雨等。它们造成的灾害链分别如下:
自然灾害学基础
7.群发性
原指某一灾种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地同时并发,实际往往有其他灾种同时伴生,由于数量巨大,使该地区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原生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次生自然灾害的组合类型,具体表现为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不同、数量多寡也不同。如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引起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火灾;1739年1月3日银川8级地震火灾最严重,因而造成无数人员被冻死饿死。次生自然灾害组合类型的差异在于各地自然灾害发生基础不同,包括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因此在减灾工作中必须查清该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基础,事先建立好自然灾害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8.周期性
自然灾害史统计结果发现,往往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周期性出现某种自然灾害。如我国重大洪涝灾害的出现似乎具有不十分严格的11a、22a的周期。近千年来,中国地震活动也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相距时间大约是 100a 左右,等等。这些灾害事件的周期性可以用天文现象的周期性来解释,如太阳黑子峰年周期为11a,八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参数变化与千年尺度的自然灾害群发期和百年尺度的自然灾害相对频繁期有同步演变关系,等等。自然灾害周期性出现为灾害预测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根据自然灾害的本质可知,自然灾害实质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们更多的提法是减轻自然灾害而不是根治自然灾害,也就是说必须力争以较少的损耗来抵消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大得多的损害。换句话说,应尽可能改变自然界物质的能量结构,避免、削弱或推迟致灾物质运动所必需的能量积累,或控制其释放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如人们可以在洪水的汇流、滞聚和保护堤坝等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削弱或控制洪灾的发生。
2019-10-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