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家军所向披靡,战胜了倭寇却为何败给了蒙古?
戚家军所谓的所向披靡只是相对于倭寇而言,对于蒙古军来说戚家军是屡战屡败。之所以戚家军面对倭寇能够胜利,而对蒙古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主要还是因为倭寇其实并不是什么正规的军队,只是一方为了生活奔波的商人或者海盗而已。而蒙古军则是地地道道的真正的军队,并且是那种经历过大大小小战争洗礼的精锐部队。
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倭寇。单就“倭寇”这个称谓来看,很多人可能以为他们是来自海外的入侵势力。其实不然,这股倭寇,大部分都是原本在海上贸易的商人,在明朝禁止海上贸易之后,这些商人失去了谋生的手段。
然而人活着就得吃饭,朝廷断了他们吃饭的路,他们便改头换面冒着违法的危险偷偷的进行海上贸易。于是这股海上的商人逐渐的称谓了为了利益而来往于海上各国的“倭寇”。这才是倭寇的真面目。
既然选择了与朝廷作对,那么他们手中自然有些许势力,但是这些实力也只能对平民百姓起到一些威胁作用,当面对朝廷的正规军的时候,那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这也就成就了所谓了戚家军的百战百胜。
而当时明朝的国力已经衰弱不堪,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可以拿得出手,所以一股消灭“寇”、“匪”的军队就成为了朝廷宣传的资本,同时这种夸大的宣传也成为了当局者的自我安慰。他们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之中,认为明朝仍然鼎盛,军队仍然天下无敌。这也成为了他们继续贪图享乐的借口。
当面对蒙古方天然的马上骑兵时,此时的明朝才显露出真面目,戚家军先显露出了其本身的战斗力。双方都是属于一国的正规军,但是一方是经历百战的精锐军,一方是腐败不堪的农民军,其最终惨败的结果可以说是已经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