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内的电解质有哪些
人体内的电解质有:
1、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iknow-pic.cdn.bcebos.com/9213b07eca8065382407a35a99dda144ac34828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213b07eca8065382407a35a99dda144ac34828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213b07eca8065382407a35a99dda144ac34828d"/>
扩展资
人体内电解质的作用
1、渴感的作用。下丘脑视上核侧面有口渴中枢,使这个中枢兴奋的主要剌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因为这可使口渴中枢的神经细胞脱水而引起渴感。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抗利尿激素主要是下丘脑视上核神经细胞所分泌并在神经垂体贮存的激素。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3、心房利钠多肽的作用。心房利钠多肽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其中也包括人的心房肌细胞的细胞浆中。急性的血容量增加可使心房利钠多肽释放进入血中,从而引起强大的利钠和利尿作用。
4、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是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它能促进肾远曲小管的集合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钠、钾和碳酸氢根的重吸收。甲状旁腺激素还能促进肾小管对镁的重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电解质紊乱/8146543"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电解质紊乱">百度百科-电解质紊乱

2024-11-08 广告
fluid)。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质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称为电解质(electrolate)。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体液的含量、分布、渗透压、pH及电解质含量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电解质在体液中的分布及含量
电解质在细胞内外分布和含量有明显差别。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以Na+为主,其次为Ca2+。阴离子以Cl-最多,HCO3-次之。细胞内液阳离子主要是K+,阴离子主要是HPO42-和蛋白质离子。含量(见下表)。
无论是细胞内液还是细胞外液,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因而体液都呈电中性。表中Na+、CI-、HCO3-含量值最常用。
人体由消化道摄入水和电解质。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消化道分泌大量消化液,成年人达8000m1/日,消化液完成消化功能后几乎全部重吸收。从表2-4可知道,消化道各段分泌液所含电解质不同,胃液中主要含Cl-、HCO3-为零呈酸性;小肠中胰液、胆汁、肠液主要含Na+
、HCO3-为碱性;各阶段消化液中所含K+和血桨相近甚至明显高于血桨。在疾病状态下,如呕吐、腹泻、引流、造瘘等均会丢失大量消化液,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人体水、电解质平衡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这种调节主要通过神经,激素控制水的摄入量和肾的排出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