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共有几部作品?他写的第一部小说叫什么?最满意的是哪一部!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
《越女剑》
1955
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金庸」笔名首次出现
1956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1957 写《射雕英雄传》连载于《香港商报》
1959 《神雕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
《雪山飞狐》连载于《新晚报》
1960 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
1961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3 为《东南亚周刊》撰写《连城诀》
《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5 创作《侠客行》
1967 创作《笑傲江湖》
1969 创作、发表巅峰之作《鹿鼎记》
1970 写《越女剑》。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2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年代排序——
一.春秋时期
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
二.北宋后期
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
三.南宋中后期
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
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计是明朝中期
因为有武当派,而且书中官职是明朝的,并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还
有在《鹿鼎记》中澄观老师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侠客行》:明朝
因为有武当派,并且书中好象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
8.《碧血剑》: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从10岁到20岁)
六.清朝
9.《鹿鼎记》:公元1670年-1689年
鳌拜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为1670年,韦小宝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归隐,那是1689年
10.《书剑恩仇录》:公元1756年前后
因为《飞狐外传》中赵半山曾对小胡斐说过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红花会抓住过
11.《飞狐外传》: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飞狐》推算,从胡斐13岁到17岁
12.《雪山飞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阴历)
书上开头就写了“这是乾隆四十五年叁月十五”
13.《鸳鸯刀》:清朝
书上倒数第二段写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连城诀》:清朝
这个没什么大道理,因为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有辫子,这可是金庸授权的,而且从
官职、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马啸西风》
金庸先生一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每一部都堪称经典。这十五部金庸武侠小说分别是:《 书剑恩仇录》、《 碧血剑》、《 射雕英雄传》、《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鸳鸯刀》、《 越女剑》。
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此时的金庸江湖中还没有“内功”这个概念,陈家洛闯荡江湖靠的是招式和速度。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越女剑》,写于1970年。这是一部短篇小说,书中的越女阿青最后一人一剑挑翻了两千重甲侍卫,其武功已经接近仙侠水准。
金庸对自己作品的看法:“遇到初会的读者时,最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自己哪一部小说?’这个问题很难答复,所以常常不答。单就‘自己喜欢’而论,我比较喜欢感情较强烈的几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又常有人问:‘你以为自己哪一部小说最好?’这是问技巧与价值。我相信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所进步: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不过许多读者并不同意。我很喜欢他们的不同意。”
(郭靖剧照)
那么有如此多优秀作品作为基础,又有庞大的读者群体,为何金庸没写第十六部作品呢?或者说他心中还藏着没说出来的故事可以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他都已经构思好了第十六部作品,连主角都设定好了,最终却因为惧怕读者不怕而没将其创作出来。
一、没被写出来的故事
熟悉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故事都被设定了时代背景,除了《越女剑》被设定在春秋时期之外,那两句诗文中的十四部作品都是发生在北宋哲宗时代之后,而这些故事基本覆盖了从北宋至清朝时期,这段时间的武林故事即便谈不上是“说透了”,也算是交代得比较清楚了。
所以金庸如果要创作第十六部作品,那么自春秋时期往下,一直到五代十国之间都是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创作的。
比如金庸曾经在《笑傲江湖》中提到李靖破解了《易筋经》,而这人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他明显可以以李靖为主角创作一部作品。
(华佗剧照)
又比如《天龙八部》中提到了段誉的祖先段思平,慕容复的祖先慕容龙城,这些角色都足以支撑起一部五代十国题材的故事。
但在这些金庸没有创作的朝代中,呼声最高的还要数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文臣武将数不胜数,金庸是否有想过以此题材创作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原本要写的第十六本书就与三国有关。
二、金庸与三国
金庸的武侠体系中存在与三国有关系的人物吗?答案又是肯定的,他曾在《倚天屠龙记》中借谢逊之口提到过三国时期的一位宗师,华佗。
原著道:“突然之间,谢逊骂起武林人物来,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可是他倒也非一味谩骂,于每家每派的缺点所在却也确有真知灼见,贬斥之际,往往一针见血。只听他自唐而宋,逐步骂到了南宋末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骂到了郭靖、杨过,猛地里骂到了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
甭管华佗的武功水平如何,至少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他是被视为武林中很重要的一位宗师,也就是说金庸要创作三国故事的话,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不过金庸构思的第十六部作品并不是以华佗为核心,而是以东吴的视角,他设定的主角是孙策和孙权还有顾雍。
(孙策剧照)
在《 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中他就提到自己对三国题材故事的畅想:“孙坚、孙策、孙权那些人是我的浙江同乡富阳人(汉时为富春县,郁达夫的故乡),我甚至想过要写一部以东吴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主角自然是周瑜和陆逊、陆抗,次主角是孙策、孙权、顾雍(此人是大政治家)以及美人大乔、小乔。然而这是和全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对,后果必定不佳,很快就放弃这个意图。”
如此看来,金庸是将这作品扼杀在摇篮中,不过若真写出来,读者会不满吗?
三、金庸的顾虑
金庸的顾虑是“是和全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对,后果必定不佳”,他指的这个传统思想是什么?在笔者看来,无非就是《三国演义》珠玉在前,而《三国演义》是以蜀国的视角来展开,多数人似乎认定蜀国势力是主角,是正义的,曹操是大反派,东吴也是反派,这是一种错误的成见。
(金庸)
金庸这顾虑虽然不无道理,但在笔者看来,其实他在创作《越女剑》的时候就已经做出过尝试,《越女剑》中的“西子捧心”和“三千越甲可吞吴”都被加以武侠化的润色,读者反响其实也是不错的,可见如果金庸以东吴视角来创作三国故事应该也不难让人接受。
奈何只能尊重金老的想法,这第十六部作品就这么永远地留存在金老的脑海中,对于读者来说这的确是个遗憾。
您好!金庸先生(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是我国武侠小说的大宗师。
金庸先生于三十一岁时(一九五五年)创作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庸作品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就收录了金庸先生的全部15部武侠小说,及若干其他文字。
除此之外还有《金庸散文集》,该书是中国内 地惟一一本得到金庸先生授 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金庸对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还有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
据说在金先生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是《射雕英雄传》。但金庸本人对自己的创作曾说过“长篇比中篇短篇好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些”的一句话(见《鹿鼎记·后记》)。这样算来,《鹿鼎记》该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了。
金庸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