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西周的时候叫“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蒿京的合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隋朝随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郡公”,因而长安在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改名为“奉元城”。
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西安由此而来。
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