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古代人称呼还有字
中国人的姓名
名字与姓氏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另外,中国人除了有名字以外,以前的人还经常有字。
古代中国人一般是在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这个正式名称为“大名”。但是事实上,也有满月命名,周岁命名,以及在生下来以前先把大名取好的。取“大名”前则会用乳名(或称童名、儿名、幼名、小字)称呼,但有些人的乳名可以持续整个童年时期,甚至长大后父母仍然这样叫。
除了名之外,中国传统上还流行取表字,一般是在成年礼(男性行冠礼、女性行笄礼,)时取字。礼仪上,名通常仅长辈可唤之,平辈或晚辈一般仅称字,不称名。
中国传统,人除了有名与表字之外,有时亦会为自己取“号”,又称“别号”。“号”是较正式的别名,以言意托志。在儒家文化圈地区中,直呼别人之名为无礼。故称呼别人时,对有字之人多呼其字,对有号之人则多呼其号,而不敢直称其名。
中国名人的其他称呼
以孙中山为例
1 谱名: 孙德明
2 幼名: 孙帝象
3 名: 孙文
4 字: 孙载之
5 号: 1. 孙日新
2. 孙逸仙,(1886)
3. 中山樵,(1897)
-荣誉称号 :
6 尊称: 国父
姓名
诸葛亮
字
孔明
号
卧龙先生
封爵
武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