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差异
展开全部
东西方思维的差异
概括来说,东西方思维差异体现在如下8点:
1. 关注和感知的模式:东方人关注环境而西方人关注物体,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喜欢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很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分别让京都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学生观看了八张彩色的生机勃勃的水下虚光照,其画面上都有一条鱼或多条鱼处于“焦点”位置,比画面上其他的东西体积要大、颜色更鲜明、运动得更快。每个画面中还有运动较为缓慢的动物,有植物、岩石、水泡等等。这个画面持续了大约 20 秒。然后又放映了一遍。在第二次放映完之后,参与者们要回答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有同样多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提到了处于焦点位置的鱼。但是 60%以上的日本人都提到了背景成分,包括水,岩石、水泡以及无生命的动植物。另外,日本的参与者的第一句话往往指的是环境(“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池塘”)。而美国参与者的第一句话有三倍的可能是指处于焦点位置的鱼(“那儿有一条大鱼,可能是鲑鱼,向左边游去了。”)
因此的结论是:东方人比西方人相对来说更关注背景。也就是说,西方人相对来说看不到一定背景中物体的变化,也看不到物体间关系的变化,而相应的我们也可以说西方人比东方人能够更快地捕捉到前景中物体的变换。
从另一面来说,中国人不愿意做手术是由于中国人对和谐与各种关系的看法,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健康有赖于身体各种力量的平衡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关系。
而中国人倾向于研究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可以体现在过去请看风水这样的习惯上。
2. 关于世界构成的基本假设:东方人看到的是物质,而西方人看到的是物体。
看一块儿木头,中国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无隙的整体或者是几种物质水乳交融而构成的整体,希腊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微粒组成的物体。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人,世界本质的背景图式是物质的整体,而不是互不关联的物体的集合;而在希腊哲学中的背景图式里物体是孤立的。
对于世界构成的不同理解,贯穿了下述的许多表现。
3. 对环境的控制能力的认知:西方人比东方人更相信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20世纪心理学家提出证据说经济和社会因素会影响感知习惯。赫尔曼·威特金提出「场依存」,指对一个物体的感知受到其所出现的背景或环境的影响程度。举例来说,人们从复杂背景中发现指定的简单图形时间越长,场依存程度越深。
有的人在工作中很少与他人相互密切协作,比如狩猎、采集,与这些人们相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对场有更强的依赖性。传统的农民比生活在工业社会里的人们有着更强的场依存性。
中国作为东南亚文化的母体文化发源地,同样也是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受到农业的影响较西方更深,在下一部分我会详细说明农业究竟是如何左右国家进程的。
对于环境的控制能力的认知,同样体现在了“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上。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兰格把“控制的幻想”定义为对个人成功的期望超出客观可能性所能提供的保证。
如果生活是简单的,你只要机灵小心就会获得成功,那么生活就是可控制的。如果生活是复杂的,要接受命运变幻的裁判,那么生活就不太容易掌握。研究证明亚洲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充分的信心来把握自己,亚洲人不是努力来控制形势而是极力地要适应形势。
对于亚洲人来说,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从整体理解世界比片面地看世界要好理解得多,亚洲人更喜欢集体控制而不是个人控制。
对于西方人来说,世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地方,是由孤立的物体构成的,理解这些东西不用考虑它们的背景,西方人高度倾向于个人控制。
4. 对静止和变化的看法:西方人看到的是静止而东方人看到的是变化。
虽然公元前6世纪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明世界是变化的,但是到了公元前 5 世纪,巴门尼德用几个很简单的步骤“证明”变化是不可能的,认为世界是静止的这一观点隆重登场,受到西方主流的认同。
而中国人的人生观是由三种哲学:道家、儒家以及后来的佛教融合塑造的。每一种哲学都强调和谐,大部分都反对抽象的思辨,比如道家的阴阳、《道德经》的福兮祸之所伏、或者著名的塞翁失马的典故,这个故事表现了东方人的人生态度,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且充满了矛盾。要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就要从该事件存在的对立面来把握,现在真实存在的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概括来说,东西方思维差异体现在如下8点:
1. 关注和感知的模式:东方人关注环境而西方人关注物体,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喜欢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
有一个很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分别让京都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学生观看了八张彩色的生机勃勃的水下虚光照,其画面上都有一条鱼或多条鱼处于“焦点”位置,比画面上其他的东西体积要大、颜色更鲜明、运动得更快。每个画面中还有运动较为缓慢的动物,有植物、岩石、水泡等等。这个画面持续了大约 20 秒。然后又放映了一遍。在第二次放映完之后,参与者们要回答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有同样多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提到了处于焦点位置的鱼。但是 60%以上的日本人都提到了背景成分,包括水,岩石、水泡以及无生命的动植物。另外,日本的参与者的第一句话往往指的是环境(“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池塘”)。而美国参与者的第一句话有三倍的可能是指处于焦点位置的鱼(“那儿有一条大鱼,可能是鲑鱼,向左边游去了。”)
因此的结论是:东方人比西方人相对来说更关注背景。也就是说,西方人相对来说看不到一定背景中物体的变化,也看不到物体间关系的变化,而相应的我们也可以说西方人比东方人能够更快地捕捉到前景中物体的变换。
从另一面来说,中国人不愿意做手术是由于中国人对和谐与各种关系的看法,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健康有赖于身体各种力量的平衡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关系。
而中国人倾向于研究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可以体现在过去请看风水这样的习惯上。
2. 关于世界构成的基本假设:东方人看到的是物质,而西方人看到的是物体。
看一块儿木头,中国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无隙的整体或者是几种物质水乳交融而构成的整体,希腊哲学家看到的是由微粒组成的物体。也就是说,对于中国人,世界本质的背景图式是物质的整体,而不是互不关联的物体的集合;而在希腊哲学中的背景图式里物体是孤立的。
对于世界构成的不同理解,贯穿了下述的许多表现。
3. 对环境的控制能力的认知:西方人比东方人更相信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20世纪心理学家提出证据说经济和社会因素会影响感知习惯。赫尔曼·威特金提出「场依存」,指对一个物体的感知受到其所出现的背景或环境的影响程度。举例来说,人们从复杂背景中发现指定的简单图形时间越长,场依存程度越深。
有的人在工作中很少与他人相互密切协作,比如狩猎、采集,与这些人们相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对场有更强的依赖性。传统的农民比生活在工业社会里的人们有着更强的场依存性。
中国作为东南亚文化的母体文化发源地,同样也是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受到农业的影响较西方更深,在下一部分我会详细说明农业究竟是如何左右国家进程的。
对于环境的控制能力的认知,同样体现在了“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上。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兰格把“控制的幻想”定义为对个人成功的期望超出客观可能性所能提供的保证。
如果生活是简单的,你只要机灵小心就会获得成功,那么生活就是可控制的。如果生活是复杂的,要接受命运变幻的裁判,那么生活就不太容易掌握。研究证明亚洲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充分的信心来把握自己,亚洲人不是努力来控制形势而是极力地要适应形势。
对于亚洲人来说,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是由连续不断的物质构成的,从整体理解世界比片面地看世界要好理解得多,亚洲人更喜欢集体控制而不是个人控制。
对于西方人来说,世界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地方,是由孤立的物体构成的,理解这些东西不用考虑它们的背景,西方人高度倾向于个人控制。
4. 对静止和变化的看法:西方人看到的是静止而东方人看到的是变化。
虽然公元前6世纪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明世界是变化的,但是到了公元前 5 世纪,巴门尼德用几个很简单的步骤“证明”变化是不可能的,认为世界是静止的这一观点隆重登场,受到西方主流的认同。
而中国人的人生观是由三种哲学:道家、儒家以及后来的佛教融合塑造的。每一种哲学都强调和谐,大部分都反对抽象的思辨,比如道家的阴阳、《道德经》的福兮祸之所伏、或者著名的塞翁失马的典故,这个故事表现了东方人的人生态度,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且充满了矛盾。要理解事件的一种状态就要从该事件存在的对立面来把握,现在真实存在的可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展开全部
(一)思维方式上方面,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分析学”或“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这种思维方式,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老子首创了“体道”说。“体道”,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儒家是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人类自我意识外化的伦理情感的整体来体验的,从中寻找对主体伦理、价值规范的印证。
(二)价值取向方面,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一般把“竞”、“争”当作不好的事情,而提倡“忍”、“让”,缺少对公平竞争的尊重和向往。儒家学说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道家学说强调的是“无为、不争、若水、争雌”,儒道互补,再加上皇权的愚昧与残酷,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比较缺少“竞争”的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但是个人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不强,存在依赖性。
(三)伦理道德方面,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
中国文化在个人取得成就时,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是行不通的。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行为规范方面,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西方国家法治的发展是与人的权利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老子首创了“体道”说。“体道”,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儒家是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人类自我意识外化的伦理情感的整体来体验的,从中寻找对主体伦理、价值规范的印证。
(二)价值取向方面,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一般把“竞”、“争”当作不好的事情,而提倡“忍”、“让”,缺少对公平竞争的尊重和向往。儒家学说强调的是“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道家学说强调的是“无为、不争、若水、争雌”,儒道互补,再加上皇权的愚昧与残酷,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比较缺少“竞争”的观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但是个人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不强,存在依赖性。
(三)伦理道德方面,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注重谦虚谨慎,不偏不倚。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
中国文化在个人取得成就时,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是行不通的。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行为规范方面,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西方国家法治的发展是与人的权利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这些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宇宙观、政治制度、伦理信条、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民主制度, 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那么这样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或许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探 究一番,因为在思维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循环,使得二者能够相互生成。正是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从而使中西 方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特征。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中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均按照各自的文化精神、宇宙观来思考和理解这个 世界。
(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思维。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喜欢妇女的语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具体的。”“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揭开自然界之谜”,这些话虽然极端,但不乏几分道理。中国自古以来逻辑学不发达,不 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抽象水平很低。我们把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几何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进行比较,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 “平”等概念,而欧氏几何则形成“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显然“点”比“端”、“线”比“尺”、“面”比“区”,要抽象得 多,已经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经验概括和抽象概念的区别,端、尺、区仍停留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层次上。今天许多人写文章仍喜欢用比较形象的 词语表达深奥抽象的理论。如写作理论把直截了当的开头称为“单刀直入”,把巧妙地指出文章的主题叫“画龙点睛”,把轻描淡写称为“蜻蜒点水”。中国的形容 词、成语特别多,几乎每个词都有一个意象,而抽象名词又特别少,这样使得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诗歌、散文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往往失去了原来的韵味;而西方的科学论文翻译成中文,又很难找到相近的词语表达,以致近现代一些翻译家不得不大量创造一些新的词汇适应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 中国传统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先直觉到某一真理,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阐述。如论证“阴”和“阳”普遍存在,举出天地、日月、男女、君 臣、气血等作以说明。这样一来,可能会产生出许多天才的联想,但却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西方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爱因斯坦把西方科学思维归结为形式 逻辑和实验。形式逻辑使概念确定,实验使概念具有数学定量化的公式,并有一最终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评判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我国古代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哈雷慧星的观察记载,但计算出哈雷慧星的周期、轨迹的反而是哈雷和牛顿。
(二)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 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 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善于从客观的具象出发,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寻 求其普遍性。这种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包括从个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一般,从一般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体的思考,因此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 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可是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这些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宇宙观、政治制度、伦理信条、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民主制度, 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那么这样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或许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探 究一番,因为在思维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循环,使得二者能够相互生成。正是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从而使中西 方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特征。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中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均按照各自的文化精神、宇宙观来思考和理解这个 世界。
(一)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思维。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喜欢妇女的语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具体的。”“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揭开自然界之谜”,这些话虽然极端,但不乏几分道理。中国自古以来逻辑学不发达,不 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抽象水平很低。我们把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几何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进行比较,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 “平”等概念,而欧氏几何则形成“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显然“点”比“端”、“线”比“尺”、“面”比“区”,要抽象得 多,已经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经验概括和抽象概念的区别,端、尺、区仍停留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层次上。今天许多人写文章仍喜欢用比较形象的 词语表达深奥抽象的理论。如写作理论把直截了当的开头称为“单刀直入”,把巧妙地指出文章的主题叫“画龙点睛”,把轻描淡写称为“蜻蜒点水”。中国的形容 词、成语特别多,几乎每个词都有一个意象,而抽象名词又特别少,这样使得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诗歌、散文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往往失去了原来的韵味;而西方的科学论文翻译成中文,又很难找到相近的词语表达,以致近现代一些翻译家不得不大量创造一些新的词汇适应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 中国传统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先直觉到某一真理,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阐述。如论证“阴”和“阳”普遍存在,举出天地、日月、男女、君 臣、气血等作以说明。这样一来,可能会产生出许多天才的联想,但却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西方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爱因斯坦把西方科学思维归结为形式 逻辑和实验。形式逻辑使概念确定,实验使概念具有数学定量化的公式,并有一最终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评判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我国古代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哈雷慧星的观察记载,但计算出哈雷慧星的周期、轨迹的反而是哈雷和牛顿。
(二)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横向铺开,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 向深入,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 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善于从客观的具象出发,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寻 求其普遍性。这种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包括从个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一般,从一般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体的思考,因此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 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可是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偏向形象思维,西方偏向抽象思维
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中国的孩子从启蒙阶段开始,就会接触到大量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古诗词、中国寓言和成语故事等。在小学阶段,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更多,如形声字、描写类作文的学习等。抽象思维在中国低年级教学中占比则相对较少。
欧美等西方国家则偏重于抽象思维。在古希腊时期,逻辑学就十分发达,后来的三段论等推理的理念,也成为西方人思维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也体现在对事物的定义上,和较宏观的、描述性的形象思维不同,抽象思维更多聚焦于微观、概括或概念。
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中国的孩子从启蒙阶段开始,就会接触到大量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古诗词、中国寓言和成语故事等。在小学阶段,形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更多,如形声字、描写类作文的学习等。抽象思维在中国低年级教学中占比则相对较少。
欧美等西方国家则偏重于抽象思维。在古希腊时期,逻辑学就十分发达,后来的三段论等推理的理念,也成为西方人思维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西方人的抽象思维也体现在对事物的定义上,和较宏观的、描述性的形象思维不同,抽象思维更多聚焦于微观、概括或概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