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不使用压路机战术抵抗德军的闪电战术?
苏军中并没有“压路机战术”这一说法,在战争后期苏军为突破德军的防线时,一般会在主攻方向上集结强大的兵力兵器,以尽可能的对防守的德军形成绝对的优势,一般来说,只有3:1以上的优势下苏军才会发起进攻,这个优势随着德军全面转入战略防御而愈加增大,到1944年以后帆饥苏军基本可以在突破地域上形成7~10:1的绝对优势,所以即便是构筑了纵深防御阵地的德军在没有足够战役预备队的支持下,也无法抵挡住优势苏军的持续突击。人们一般所说的“压路机”就是指苏军的集中突破战术,事实上集中兵力在狭窄的正面进行突破是非常常见的进攻战术,苏德两军都经常使用,只不过由于苏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因而能实施高密度的兵力集结,给人造成一种“泰山压顶”或者说是“不可阻挡”的感觉。
苏军直到1942年底才具备战略反攻的能力,在主要突破地段上形成明显的兵力优势,尤其是在关键的坦克和火炮数量上,此前无数失败的经验表明,苏军要想正面突破德军预设的防御阵地,必须得到充分的炮火掩护,坦克也要对步兵实施直接的支援,另外还要为进攻部队配属强大的防空部队,如歼击机和防空火炮,抵抗德国空军的轰炸。而在1941年苏军并不具备上述的这些条件,德军在1941年发起的是全面进攻,而不是1942那样的重点进攻,再加上德军占据了突袭的优势,对苏军造成的打击是全面而又惨重的,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有数个方面军级别的苏军战略兵团遭到歼灭或者重创,使苏军在总兵力上已经少于德军,直到秋冬季才有所改善。到1942年以后苏军才具备了明显的数量优势,总兵力维持在900万人渣轮左右,对德军形成了2倍的优势,具备了集中优势兵力反击的可能。
1941年的德军实施的是全面进攻,苏军需要处处设防,没法通过削弱其它战线的兵力来在局部方向上形成明显的优势,加上苏军在总兵力上也不具有优势,所以根本不可能实施战役甚至战略级的反攻,这一时期苏军在主要进行防御作战的同时,实施了大量的战术反击,以迟滞德军的推进。直到1941年冬季德军在全面转入防御时,苏军才开始了空前规模如轿信的反攻,以莫斯科反攻为开始蔓延到整条战线,当时苏军过高了估计了自己的进攻能力和低估了德军的防御能力,选择了在宽大的正面上实施全面反攻,结果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遭至了远超过德军的损失,此后苏军才开始注意进攻的战术问题,应适当的缩小进攻正面以期达成集中兵力的目的。
到了战争后期苏军在集中兵力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了,除了技巧上的优势,从战略上来看,德军已经无力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只能选择被动的防御,战场主动权已经转到苏军手中,苏军因而可以自由的调配兵力在任意方向上发起进攻。苏军经常由筑垒地域部队来代替苏军野战部队执行必要方向上的防御任务,从而将主要兵力集结到突破方向上,形成绝对优势。这些筑垒地域部队兵力较少,但是装备大量的重火力,如机枪和火炮,因而给德军造成当面苏军兵力并没有被削弱的错觉。这也是为什么苏军在总兵力只有2-3倍的优势下,却能在局部主攻方向上形成10倍左右的决定优势,使防御的德军感到空前的绝望,仿佛苏军拥有不尽的步兵和坦克,以及无数的大炮提供掩护。只有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一方才能具备实施集中优势兵力突击的能力,这也是为何苏德两军都不愿意轻易放弃战场主动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