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海拔(Elevation),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解放后,从1956年起,统一改用青岛零点作为各地计算海拔高度的水准零点。所以,我们计算的海拔高度都是以青岛的黄海海面作为零点算起。
测量方法
测绘专家们通过在沿海设置验潮站的办法。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
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
具体测量方法:测量队将同时使用3种测量方法,分别是,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程拟合法和GPS大地水准面精化法。最后公布的结果以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为准,时间也主要花在这种测量上。另外两种方法对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参考,以求进一步缩小误差。
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是指从位于青岛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开始,每35米设立一个标杆,用水准测量仪计算两边海拔高度的变化。沿着某山的山脊一步步往上测量,一站站地将高度差累加起来,直到峻极峰顶。水准测量仪的标尺长度只有3米,每次能够测量的高差也只有2米多。
在平原,测量人员每天推进至少8公里。但在山区,随着山势坡度的加大,测量难度也会加大,每天能够完成的测量高度也会越来越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测量到山顶后,还要再从山顶往山脚测量一次,完成整个测量过程。
对生物的影响
一、人类
医学认为,海拔超过1,500米(4,900英尺)开始影响人类,并且没有记录表明人类生活在海拔5500-6,000米(18,000-19,700英尺)以上的高度超过两年。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这会通过降低氧气的分压来影响人类。2400米(8,000英尺)以上的氧气不足会导致严重疾病,例如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
海拔越高,严重影响的可能性越大。人体可以通过更快地呼吸,具有更高的心律并调整其血液化学成分来适应高原。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适应高海拔。但是,在8,000米(26,000英尺)以上(在“死亡地带”),高度适应是不可能的。
高海拔地区的永久居民的总体死亡率显着降低。此外,在美国,海拔升高与肥胖症患病率降低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此外,最近的假说表明,高海拔地区可能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来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病,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响应缺氧而释放的一种激素。
二、其他生物
氧气供应的减少和温度的降低使高海拔地区的生活充满挑战。尽管存在这些环境条件,但许多物种已成功地在高海拔地区适应。动物已发展出生理适应性,以增强氧气的吸收和向组织的输送,这些氧气可用于维持新陈代谢。
动物适应高原的策略取决于它们的形态和系统发育。例如,小型哺乳动物由于体积与表面积之比小而面临在低温下保持体热的挑战。由于氧气被用作代谢热产生的来源,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的低压缺氧是有问题的。
总的趋势是,由于氧气分压较低,在高海拔地区,体型较小,物种丰富度较低。这些因素可能会降低高海拔生境的生产力,这意味着可用于消费,生长和活动的能源将会减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