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雍正皇帝真的是因为修改了遗诏才登上的帝位吗?
当皇帝感到自己时日不多时,就会提前写好遗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遗嘱,一式二份,一份三文(即:满、蒙、汉三种文体书写),一份放于内殿木匣内,一份放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待到皇帝驾崩之时,由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两相对照无误后,宣读确立新君。
不可否认,“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年少英才,确实是出色的将才,然而,他为人心高气傲,处事不够坚韧稳重,康熙实在是力不从心,认为他的确不适合做一个皇帝,而且政治素养远比不上雍正和八阿哥。作为一位相当有眼光和远见的帝王,康熙深知自己晚年遗留的种种弊病,并非十四阿哥这种城府不够的青年皇子所能化解和扭转。
满族是在建立八旗制度之后才逐渐强盛起来的,因此八旗贵族在朝堂上势力庞大,为了避免太子登基时没有足够的势力对抗贵族集团,也为了抑制太子的势力而不至于威胁皇帝,康熙立储采取了中原王朝消失已久的“司马炎模式”。康熙最看好的继位者其实是太子胤礽,毕竟是康熙与皇后赫舍里亲生的骨肉。但是很早就被立为太子的胤礽的确是烂泥扶不上墙,康熙给了胤礽机会但是不中用。
雍正的治国天赋,早早就被康熙看在眼里,他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早年的时候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名士,康熙是非常喜欢他的,不过康熙更加喜欢的是弘历,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清朝的皇子称为皇某子,并且当时繁体字的于应该用於,根本就改不了。再加上用两种文字书写,篡改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可以大胆地排除矫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