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刚到荣国府的时候,你觉得她是怎么看待王熙凤的?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整部作品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上门打秋风,是为了家中生计,就带着外孙板儿上贾府去找王夫人。
在周瑞家的牵线搭桥下,刘姥姥见到了王熙凤,一个掌握着荣国府管家大权的美貌少妇。
王熙凤出身于四大家庭的金陵王家,自幼被当作男孩子来养,性格爽朗泼辣。见到这个风尘仆仆来求助的老人,又带着一个小孩子,这个乡下老妪虽然衣裳破旧,但言语朴实,未经雕琢,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王熙凤虽然出身贵族,但自小浸淫在骨子里的教养和风度,让她在接待刘姥姥时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感觉,也没有侍强凌弱。
她礼数周到地接待刘姥姥,并且极为照顾刘姥姥的自尊,见刘姥姥实在张不开口,就善解人意地让她不要再说了,以免窘迫。
得知刘姥姥和板儿天还没亮就往这里赶,又急忙命人准备饭菜招待,也是极为周到了。等到刘姥姥吃完饭,她又以给孩子做冬衣为由,赠送给刘姥姥。
不得不说,王熙凤的这种做法十分温馨。
一是照顾了人的自尊心,二是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感,而让刘姥姥原本打秋风这种忍耻而来的行动变成了走亲戚,串串门,非常有温情。
在刘姥姥临走时,王熙凤客气地让她没事时来逛逛,虽然只是一句客套话,但也是礼数周到,并且还特意给了一吊钱,用意也很明显,就是心里明白,刘姥姥肯定是舍不得雇车回家的,所以给点零钱让他们不至于走回家去。
可以说,在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上门打秋风之际,王熙凤的表现,可以打满分,既温暖又顾及人尊严。
然而,在荣国府下人眼里,王熙凤却是一个贪婪狠毒之人,“脸酸心硬”, 为什么她会对刘姥姥这样好呢?
刘姥姥因为不好意思张口要钱,就指着板儿对着凤姐一口一个“你侄儿”,周瑞家的实在看不下去,不停提醒也不管用。
且不说这门亲戚原本就认得十分牵强,又多年不相互往来走动;况且今天又是第一次见面,刘姥姥贸然从嘴里蹦出个你侄儿,这样称呼,实在突兀。
并且刘姥姥一发而不可收。听见王熙凤叫苦,感叹家大业大开支大,以为不会给她钱了,于是就一连串地说了一大堆不得体的话。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当着众人,面对凤姐这样一个才20岁左右的娇俏小媳妇,刘姥姥又是“寒毛”,又是“粗腰”,只顾自己嘴上痛快,完全忘记自己处于什么场合了。
奇怪的是,平日里对下人非打即骂的凤姐,听了这话丝毫没有责怪,也不生气,而是 “笑而不睬”,表现得很大度。
王熙凤自幼当作男孩子来养,并且王家是世代军功出身,并不是什么诗书之家,所以王家的女儿几乎都不识字。王熙凤的生活环境,应该在没出嫁时是很宽松的。等嫁到了贾家,在文化方面,王熙凤就有些与荣国府格格不入了。
贾府的女孩子们都上学读书,吟诗写作,风花雪月,贾家是诗书之家,这和王熙凤自身强烈的烟火气,也就是所谓的“地气”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只有王熙凤可以俗语连篇,贾府的这些小姐妹们有谁会说出这些充满着乡土气息的话呢?怕是听到没听过。
李纨讽刺王熙凤破落户儿,其实也就是她平日里言行里与大家闺秀的不匹配感。对于不读书不识字,王熙凤自己一点儿也不在意。
按照她自身性格,平日里她被“二奶奶”的身份所拘谨,说话并不能完全放松,而是要时刻端着,顾忌着二奶奶和儿媳妇、孙媳妇的身份。
仔细观察,凤姐对着自己比较亲近的人,她说话简直是有些粗俗的,比如她经常骂贾蓉 “放你娘的屁!”,言语十分接地气,不是文绉绉的。
刘姥姥带着板儿上门认亲,说话让王熙凤感受到了久违的气息,虽然言辞粗鄙,但带着难得的鲜活气息。
因此,虽然阶层相差甚远,还是第一次见面,但凤姐内心深处还是很喜欢刘姥姥这种说话方式的。
天天见面的人,即使见得再多,像她和宝钗,也不投缘。而刘姥姥则让她感到莫名的亲切。
就是那句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