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3+1+2什么意思?
高考改革3+1+2的意思是“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是注意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高考改革3+1+2的总分是:750分,具体分值分配如下: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以下城市陆续开始迎来高考3+2+1改革:
1、2017年北京、 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2、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成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3、截止2020年,福建、河北、 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采用的是“3+1+2”的模式。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不同。
“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1门;
“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2门。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选择性考试科目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考试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