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篡魏和曹丕篡汉有本质区别吗,为何多数人不认可前者?
比起曹丕篡汉,司马家族篡魏的行为受到许多人诟病。事实上司马篡位和曹丕篡汉在本质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大多数人并不认可司马家族篡魏的行为,是因为司马家族完全是趁人之危,是小人之举。而曹丕篡汉是经过几代人的精心经营。
当时还是魏王的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曹丕名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帝。曹家在此之前虽然没有篡汉,但是已经将政权掌握在手里,所以当不当皇帝都是迟早的事儿。司马家族一直都是为曹家效力,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旗下收入了许多能人智士,司马懿就是受到曹操重用,而能够接近曹家。在三国鼎立的时代,曹家人经过几代的苦心经营,才能在三国中处于最为强势的地位。虽然司马家族在曹家争夺天下时也做了不少贡献,但是司马家族趁着曹家掌权者相继离世,争夺魏国。
其实曹操在世时就已经怀疑司马懿以后会有二星,但是司马懿当时伪装的很好,并且给曹丕办了不少事,拼命对父亲的劝告选择无视。越来越对司马懿重用,尤其是曹丕称帝之后,给司马懿很大的权力,甚至是依赖于司马懿。然而曹丕却英年早逝,将地位传给尚且年幼的儿子。由于曹丕在位时,将自己亲生兄弟们都排挤于朝堂之外。所以辅佐幼帝的重臣其实都别有用心。司马懿也渐渐将权力掌握在手心,司马家族在魏国的权力越来越大。后来的魏国皇帝都很短命,以至于新帝只有7岁,是司马家族篡夺帝位,将整个魏国囊括手中。
司马家族虽然能人辈出,司马懿为曹操家族的魏国基业做了巨大贡献。但是司马家族的人处心积虑,在曹家新任皇帝年幼之际,将魏国篡夺。这这种成人之危的行为确实是小人之举,所以后人都不认可司马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