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社会中常会显示出一种互相矛盾的两面性,它既现代又传统,熙熙攘攘却又异常孤独。餐馆和酒吧人满为患,但是当你走近就会发现,里面的大部分食客都在独自用餐。大街上也是这样,不论什么时候,总能在街上发现显得精疲力尽的白领。”(摄影师麦卡·艾兰,《隐蔽人士:那些从社会蒸发了的人》)
这是不久前奇点糕看到的一篇描写日本“蛰居族”的文章中讲到的一句话,这些人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工作、不社交,把自己关在家中。
虽然不知道国内这样的现象多不多,不过摄影师麦卡·艾兰的这段话倒是让奇点糕很有感悟,我们总说“人是群居动物”,社交是正常的生存需求,可是奇点糕身边倒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社交,宁可最大程度的与人群和社会“隔离”。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吗?
在《细胞》最新发表的研究[1]中,加州理工学院David J. Anderson教授的团队发现,持续一段时间缺少社交会让大脑中一种活性物质的水平升高,影响大脑的多个区域和神经通路。在小鼠中,2周缺少社交的日子让它们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面对环境的刺激或威胁更敏感,却也表现得更“呆滞”。(啊,这个形象,奇点糕忍不住脑补出了一个宅男......)这种物质的分泌机制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在人的大脑中同样存在。
David J. Anderson教授
今年62岁的Anderson教授是神经科学领域的老资格了,2007年时就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目前是加州理工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的主任和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天桥大家知道吧?盛大网络的创始人,2016年年底向加州理工捐赠1.15亿美元成立了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院,当时还引起了一些口水战,不过确实业内人士认为“神经科学+加州理工+David J. Anderson”这个组合还是值得投资的,感兴趣可以搜一哈)
Anderson教授的研究团队近些年一直致力于理解情绪行为在大脑中相关的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动态特性。几年前,他们在研究动物的攻击行为时发现,被孤立的果蝇攻击性会增加,在这些果蝇的大脑中有数百个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明显差异[2]。而之后他们又发现,一种名为速激肽的活性物质至少部分增加了果蝇的攻击性,同时对求偶行为不产生影响[3](果然什么都不能耽误找对象)。
不过果蝇嘛,小脑袋就那么点儿大,虽然和人类一样,大脑中都能产生速激肽,可是它毕竟是昆虫纲生物,和人类差得太远了,所以研究人员把眼光放到了和人类同为哺乳动物的小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