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痛觉吗?
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其本质是化学感受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引起组织损伤,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K+、H+、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兴奋痛觉感受器,使之产生换能作用,随后产生传入冲动,沿传入通路抵达皮层第一感觉区、第二感觉区等部位,产生痛觉。
分类编辑 播报
1.皮肤痛
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引起疼痛,皮肤痛可分为快痛和慢痛两种。
(1)快痛:又称第一痛或急性痛,属于生理性疼痛。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疼痛产生和消失快、定位清楚、分辨能力强。
(2)慢痛:慢痛属于病理性疼痛,又称第二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持续时间长,产生和消失慢,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和内脏反应。
2.内脏痛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器官可引起内脏痛。内脏痛通过自主神经内的传入神经上行,与躯体感觉的投射途径相同。与皮肤痛相比较,内脏痛具有以下特征:
(1)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定位不精确和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
(2)常可出现牵涉痛。
(3)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活动和情绪反应。
(4)内脏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敏感,对刀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
3.牵涉痛
某些内脏疾病常可引起体表某一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牵涉痛。牵涉痛定位明确,可先于内脏痛出现。临床上可根据牵涉痛出现的部位协助早期诊断内脏疾患,如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可出现左肩、左臂内侧、左侧颈部和心前区疼痛,胆结石时则可出现右肩胛部疼痛,肾结石时可出现患侧脊肋角、腰部或上腹部疼痛,有时可以放射到下腹部、大腿根部和会阴部,阑尾炎常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脐区疼痛。
反应编辑
牙痛、头痛、胃痛、腰痛等如此种种,五花八门。痛是人生的磨难之一,据医学专家的调查和研究,痛有1000多种。有的痛,如牙痛、动手术痛等,虽然当时很可怕,但病好了,痛也就过去了。然而有些痛却不会过去,长年累月地折磨着人。
疼痛实际上是一个警告性的信号,告诉人们疼痛的部位出了毛病,应该赶紧躲避或处理。
皮肤下面的神经末稍是感受痛觉的部位。神经末梢遍布全身,无处不在,所以全身没有任何一处感觉不到疼痛,但轻重有别,舌、唇、手指尖神经末梢密集,所以敏感,而上肢则分布较稀疏,所以不如指尖敏感。
不但皮肤有痛觉,内脏也有痛觉,只不过内脏的痛觉常是模模糊糊的钝痛,部位也不那么精确。
痛觉从神经末梢向内传到脊髓,在脊髓内它立即从左侧交叉到右侧,自然右侧来的交叉到左侧,然后向上传到大脑顶叶的中央后面,在这儿把来自身体表面的信号综合成为“疼痛”,并能指出疼痛的部位.。
上面医学资料比较枯燥,让我们一起认知了身体痛觉是神经末梢传递到大脑反应出来的感觉。
痛的程度依各人的感受而异。
我是个对疼痛很敏感的人,曾经经历的几次手术,都是要求医生做全身麻醉。即使麻药对身体有负作用,还是以最小的疼痛作交换。
痛觉其本质是化学感受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引起组织损伤,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K+、H+、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兴奋痛觉感受器,使之产生换能作用,随后产生传入冲动,沿传入通路抵达皮层第一感觉区、第二感觉区等部位,产生痛觉。
疼痛是一种警戒信号,表示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即将遭受损伤,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防御反应,保护机体避免伤害。另一方面,剧烈的疼痛也能危及生命,如果疼痛长期持续不止,便失去警戒信号的意义,对机体将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会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降低生活质量,这时疼痛就没有积极意义,需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疼痛也可以是恐惧的信息或者是求助的信号。疼痛可能成为焦虑、抑郁症的突出症状,并没有组织损害的证据,如果不了解这种心理意义,只把疼痛看成与组织损伤有关,就会造成诊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