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生死疲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生死疲劳》是莫言2005年以喷涌般的气势创作的一部重构宏大叙事艺术的长篇巨著。说它长,是因为它四十三万字的篇幅在莫言四十三天的挥毫中,洋洋洒洒、傲气逼人地铺展开来。四十三年的积累,在四十三天的四十三万字中一下子、又缓慢地炸开了。
概括的话,在这个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西门闹一家和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闹、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生死疲劳》最打眼的就是它古典章回体式的类型和不断变化的叙事角度。这是它的皮毛,也是它珊珊可爱的一味。莫言在小说形式上总是变化多端的,他对形式的摆弄甚至是可以单独列下来玩赏的。《生死疲劳》从目录上看,分为了五部,分别是:第一部--驴折腾,第二部--牛犟劲,第三部--猪撒欢,第四部--狗精神和第五部--结局与开头。除去第五部,每一部均是例如“受酷刑喊冤阎罗殿遭欺瞒转世白蹄驴”这样子的,颇有一番古典风味,这也是民间叙事的传统。小说最开始,就是以西门闹的死,即是蓝千岁的角度开始叙述的。地主西门闹在地狱中身受酷刑,但是却并未向阎王爷低头,原因就是他是被冤死的。在地狱中,西门闹在喊冤中向读者说明了他的悲剧“想我西门闹,在人世间三十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东北高密乡的每座庙里,都有我捐钱重塑的神像;东北高密乡的每个穷人,都吃过我施舍的善粮······我不服,我冤枉,我请求你们放我回去,让我去当面问问那些人,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从这段话中很容易看出,那个时代人人憎恶的地主其实并非都是压榨人民血汗的恶霸。但是从这还不足以很鲜明地说明那个时代人性的被蒙蔽和缺失的造成的对善良及良知的摧残。莫言在第一章结尾部分对临死前细节的描写和第二章“西门闹行善救蓝脸白迎春多情抚驴孤”里对捡回蓝脸并收养他长大的描写,更加深化了这种悲剧带给人的大悲悯:西门闹的二姨太迎春和三姨太秋香对他的死无动于衷,秋香甚至为了保命,污蔑白氏和西门闹。而黄瞳,在西门闹交出了所有财产后还对其酷刑逼供,最后将西门闹枪毙在了石桥。在西门闹死前的种种回忆中,强烈地反差加剧了西门闹和他的原配白氏带给人的痛心疾首,和当时民众的疯狂地报复。
所有的人物都预示了小说里的一句话“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这句话是莫言给蓝脸写的碑文,是照应蓝脸后人遵照蓝脸遗嘱讲缸里的麦子、绿豆和口袋里的谷子、荞麦以及梁上吊着的玉米抛洒到他的坟墓中,也说明所有该回归的,都会回来,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回到这片土地上。
六道轮回的生死疲劳其实是说不尽的,在这一个庞大的想象力里,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中国农村社会的蜕变,在每一个人物里变成他们的命运,变成了农民对生命的无比执着的颂歌。这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以至于我不能把莫言想要表达的意思诠释出来,也不能把我每次的阅读感受讲诉出来,这是我的毛病,也是莫言冰山一角、引人入胜的表现之一。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看到中国那五十年里的悲欢离合,才能看到人性的变异和本初。
现在来说最开始提到的叙事角度的问题。本小说的五个部分是由大头婴儿和蓝解放两天以互相讲诉的方式来完成的。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这五十年的历史有着不一般的真是感觉,也带出一种人物不能摆脱既定宿命的暗示。而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来讲诉这些故事,更带有不可思议的荒诞魔幻的色彩。
‘我的故事,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那天讲起······’
可以说蓝千岁,也就是西门闹最终转世成人,就是蓝脸碑文的兆示,也因为西门闹转世成人,也才有了这些讲诉的开始。其实就蓝千岁的外貌来看,很容易就知道蓝千岁其实就是莫言自己。这样,莫言就以隐藏的讲述者的身份融入了《生死疲劳》的显示中来了。
莫言说:“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这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那么《生死疲劳》就已经有了它作为长篇小说的尊严了。
总之,《生死疲劳》是一部很好的书,应该看看。
概括的话,在这个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西门闹一家和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闹、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生死疲劳》最打眼的就是它古典章回体式的类型和不断变化的叙事角度。这是它的皮毛,也是它珊珊可爱的一味。莫言在小说形式上总是变化多端的,他对形式的摆弄甚至是可以单独列下来玩赏的。《生死疲劳》从目录上看,分为了五部,分别是:第一部--驴折腾,第二部--牛犟劲,第三部--猪撒欢,第四部--狗精神和第五部--结局与开头。除去第五部,每一部均是例如“受酷刑喊冤阎罗殿遭欺瞒转世白蹄驴”这样子的,颇有一番古典风味,这也是民间叙事的传统。小说最开始,就是以西门闹的死,即是蓝千岁的角度开始叙述的。地主西门闹在地狱中身受酷刑,但是却并未向阎王爷低头,原因就是他是被冤死的。在地狱中,西门闹在喊冤中向读者说明了他的悲剧“想我西门闹,在人世间三十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东北高密乡的每座庙里,都有我捐钱重塑的神像;东北高密乡的每个穷人,都吃过我施舍的善粮······我不服,我冤枉,我请求你们放我回去,让我去当面问问那些人,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从这段话中很容易看出,那个时代人人憎恶的地主其实并非都是压榨人民血汗的恶霸。但是从这还不足以很鲜明地说明那个时代人性的被蒙蔽和缺失的造成的对善良及良知的摧残。莫言在第一章结尾部分对临死前细节的描写和第二章“西门闹行善救蓝脸白迎春多情抚驴孤”里对捡回蓝脸并收养他长大的描写,更加深化了这种悲剧带给人的大悲悯:西门闹的二姨太迎春和三姨太秋香对他的死无动于衷,秋香甚至为了保命,污蔑白氏和西门闹。而黄瞳,在西门闹交出了所有财产后还对其酷刑逼供,最后将西门闹枪毙在了石桥。在西门闹死前的种种回忆中,强烈地反差加剧了西门闹和他的原配白氏带给人的痛心疾首,和当时民众的疯狂地报复。
所有的人物都预示了小说里的一句话“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这句话是莫言给蓝脸写的碑文,是照应蓝脸后人遵照蓝脸遗嘱讲缸里的麦子、绿豆和口袋里的谷子、荞麦以及梁上吊着的玉米抛洒到他的坟墓中,也说明所有该回归的,都会回来,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回到这片土地上。
六道轮回的生死疲劳其实是说不尽的,在这一个庞大的想象力里,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中国农村社会的蜕变,在每一个人物里变成他们的命运,变成了农民对生命的无比执着的颂歌。这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以至于我不能把莫言想要表达的意思诠释出来,也不能把我每次的阅读感受讲诉出来,这是我的毛病,也是莫言冰山一角、引人入胜的表现之一。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看到中国那五十年里的悲欢离合,才能看到人性的变异和本初。
现在来说最开始提到的叙事角度的问题。本小说的五个部分是由大头婴儿和蓝解放两天以互相讲诉的方式来完成的。以这样一种方式使得这五十年的历史有着不一般的真是感觉,也带出一种人物不能摆脱既定宿命的暗示。而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来讲诉这些故事,更带有不可思议的荒诞魔幻的色彩。
‘我的故事,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那天讲起······’
可以说蓝千岁,也就是西门闹最终转世成人,就是蓝脸碑文的兆示,也因为西门闹转世成人,也才有了这些讲诉的开始。其实就蓝千岁的外貌来看,很容易就知道蓝千岁其实就是莫言自己。这样,莫言就以隐藏的讲述者的身份融入了《生死疲劳》的显示中来了。
莫言说:“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这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那么《生死疲劳》就已经有了它作为长篇小说的尊严了。
总之,《生死疲劳》是一部很好的书,应该看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