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

 我来答
新科技17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59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5.2万
展开全部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1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其中公式这样写: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样就是一个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力臂 力距);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力矩 力臂),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勾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做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尚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省力杠杆

  L1L2,F1

  费力杠杆

  L1

  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杠杆原理公式的理解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2

  杠杆是中学学习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学习中要了解杠杆的定义,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并能够在图中表示出他们,可以画出实际的杠杆简图。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知道杠杆的几种类别,并能列举实例说明。

  省力杠杆:撬杠;费力杠杆:门把手;等臂杠杆:托盘天平。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的考查形式多变,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等,考查的知识点多在:杠杆的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以及杠杆的分类。

  误区提醒

  1、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典型例题】

  例析:

  杠杆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杆仍然在图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关系正确的是(B为OA的中点)

  A.F1>F2=G/2B.F1=F2>GC.F12=2GD.F1>F2>G

  解析:当杠杆OA受两个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绳子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只要比较F1、F2二力关于对支点的力臂的长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关系。

  答案:正确选项为D。

  初二物理知识杠杆原理的重点归纳3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

  ① 一个物体可以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 受到力的作用;② 能绕固定点转动。

  ② 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③ 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杠杆示意图画法:① 确定支点;② 确定动力和阻力,画力的作用线;③ 画力臂;④ 标出各个物理量。

  画图技巧

  力的作用线是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臂用实线表示,在画力臂时,如果力的作用线太短,可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力臂部分要用大括号标出来。

  检验所画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的最简单方法是,看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效果是否相反。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一定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当动力、阻力在支点两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同;当动力、阻力在支点一侧时,它们的方向大致相反。

  确定杠杆支点的方法是根据平时的体验,判断杠杆绕着哪点转动,则这一点就是支点。如:鱼竿、铁锹的支点都在后手的位置上。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

  【实验设计】

  如图,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和天平的调节方法相同),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记下动力、阻力,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 杠杆平衡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F1 /F2=L2 /L1。

  l 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希腊 阿基米德

  【注意事项】

  ①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出力臂的大小。

  ② 多次实验的`原因:只做一次实验,获得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所以要多次实验。

  ③ 不同物理量之间不能进行加、减运算。

  应用: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

  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杠杆平衡的方法:

  ① 计算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计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② 比较两个乘积的大小,若相等则杠杆平衡;若不相等,则杠杆不平衡,杠杆将向乘积较大一方偏转。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变化的方法是:

  ① 找出杠杆的支点和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及力臂;

  ② 依据题意,确定力和力臂中哪些量的大小不变,哪些量大小变化;

  ③ 应用F1l1=F2l2判断出力或力臂的变化。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要使动力臂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 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物理学习方法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

  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物理学习技巧

  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